|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研成果 >> 正文
`
|
|
学校文化——现代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 |
2010-9-27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
|
引自《教育信息报》2010年6月15日
□余姚市舜北小学 万银巨
一所学校要成为社会认可的名校,必须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核心和灵魂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虽是无形的,但可以被感觉到,内隐为一种基本思维模式,一种价值追求,外显为一种已经成为全体师生员工习以为常的、不需要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行为。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先进的学校文化直接决定了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是现代学校持续和谐发展和创建名校品牌的核心力量所在。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熏陶、影响、决定着全体师生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程度。凡能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学校,肯定有一种积极的先进的学校文化,来确保学校质量持续提高,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一、用优质的办学资源凝炼先进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文化的核心因子是价值观,因此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形成先进的价值体系。任何一所学校都有一些可利用的有价值的优质资源,涵盖区域环境、师资队伍、校园建设、社区资源、人文氛围、学校特色、地方传统、学生家庭等,我们可从这些优质资源中探索整合形成最适合自己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在实践中凝炼”、“共性下的个性”的原则。各个学校只有坚持人的价值,真正确立以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自己的被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动态过程,有的是经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而来。广泛地学习,反复地拷问,缜密地思考,充分地论证,坚定地实践,是最终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态度和完整环节。各校在建设中必须努力“百花齐放”,坚持有各自的独特内涵,并以独特语言表述出来,像北京大学的“学术包容”、美国西点军校的“没有任何借口”等。
二、用精致的学校环境培育有文化的学校
学校环境,包括学校文化设施、学校标志等学校文化的物态形式,它们对构建校园文化氛围,提供良好育人环境和丰富校园生活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要根据各自学校的培养目标,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和建设,营造出独特的、个性的校园环境,努力培育有文化的学校。凡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的学校,必定有反映本校特色,内涵丰富的学校标志,如校训、校徽、校歌等,这是随着历史的积淀、教育的发展、文化的创建而逐步形成完善的。像北京师范大学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石碑,清晰、贴切地诠释了学校的核心理念;如台州市路桥三中校园内的大石上前后分别镌刻着“悟”与“乐”二字,凸显学校的追求;如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个性和谐,诗文见长,校训是“做一个充满阳光的人”。
三、用扎实的校本科研培育有文化的教师
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主体作用,要使之具有较好的责任意识、传承意识、吸纳意识和创新意识,就要把我们的教师培育成有文化的教师。这需要学校激发教师内在需要,为他们提供成长和展示的平台,并力求教研创新。
要让每位教师制定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激发教师的内在需要。让教师提出自己的近景和远景的发展目标,确定发展方向,商讨研究形式,组成合作小组,通过目标引导让科研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学校要提供科研平台,让教师成为科研主角。教师研究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积淀的过程。如我校在“诗文见长”的文化建设策略下,定期开展科研沙龙,尝试主持人接力制度,努力使每个教师都有科研课题,都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每位教师要从自己身边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反思,提出改进意见。今年我们制定了“半天教研制”,保证了教研时间,提高了教研效果。
四、用创新的教育活动培育有文化的学生
学生既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和营造者,又是学校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承者,因此,学生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成败和效果。因此要做好理念教育、活动内化、树立楷模的工作。
学校和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及建立在道德法律、责任感之上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教育。学校和教师必须在显性和隐性课程中,创设合乎学生实际的教育环境,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互动、开放地进行学习,感受和实践学校文化,从而重建或重塑学生文化。让学生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文化建设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升人文素养,厚实人文底蕴。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组织各种主题活动,特别要大力开展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发展的舞台,让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发展人文素养的过程。学校可以开发校本课程,让学校的品牌特色和学校文化在校本教材中凝聚体现。并把那些最能体现学校价值观和学校精神的学生树立为楷模,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的方式和方法。利用学生榜样的形象感染其他学生,从而引导学生言行,形成整体力量,创建良好班集体,进而强化学校价值和学校精神。
|
|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多远视角下的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
下一篇:
数学作业设计的走向:超越传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