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过程:
女儿自幼喜欢玩电脑、上网,我们也认为,适当接触网络也是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只要她能自行处理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般不太干预。因此,每天学习之余上看看书、聊聊天、听听音乐,有时也写点博客,已成为她的日常“功课”。
但自从进入杭七中,每周五天的“与网隔绝”的住校生活似乎让她闷的发慌,所以周五晚上一回家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网海之中。一开始,我们也认为只要她能把握好学习,回家后适当放松一下也无妨。但后来我们发现,她上床睡觉越来越晚,睡眠时间也越来越少,有时等我们一觉醒来已到半夜三更,她还在电脑边,或在赶作业。这样下去,她不但会影响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而且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形成沉迷网络的不良习惯。
看到这些情况,我们感到女儿的自主能力越来越弱。每当我们睡觉前,总是三番五次的提醒她早些睡觉,甚至有时骂她,可是她仍旧我行我素。等到第二天找她谈心,希望她能适可而止,不要沉迷网络,虽然她也答应了,并且她自己也希望我们能多多管教,但一到晚上坐以电脑前,她的心似乎又不听使唤。有时,她自认为已成年了,她有自己的主见和自由,总以为我们在干预她的独立生活方式。
为了不引起她的叛逆心理,我们只好考虑其他方式进行开导。如果采用硬的方式,势必会引起她的逆反心理,不但不听,可能会变本加厉;如果继续采用软的方式,也许只能任她的性子了,久而久之,她会把我们的话当作耳边风。考虑到她经常自以为成人的口气,我们就故意问,如果两个成年人,或者两家公司之间,需要约定某些事宜,以便大家能按对方的意志办事,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她毫不迟疑的说:“协议”。我们又接着问,如果未遵守协议,你认为损失最大的是什么?她立即回答说:“是信誉”。
于是,我们共同协商制订了一份“裘怡晨回家后的作息时间安排协议”,我们三个人郑重的签名画押。
案例分析:
我们认为引起她回家后上网无度的原因:一是存在回家放松一下的心态;二是认为我们的管教有损她的已成年形象。
处理的方法:主要是从她的成人心态和希望独立意愿出发,把她当作真正的成年人而采取了成人的处理方式,即签订协议,并把违约影响一个人的信誉作为双方遵守协议的依据。
家教智慧点:
一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与自己的孩子平等相待;二是满足她的长大成人的愿
望,采取成人的约定方式,即制订协议,并把守信作为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家教感悟:
因为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而家长的心态并未同步成熟,总是把自己的子女当作小孩看待,导致管教式的教育方式的失败。如果能平等对待子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效果将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