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为了生命的奠基 |
2011-3-9 出处:校长室,语文组
|
|
作者:曹海永
人格教育是一种“人”的教育,也是一种为了人的教育,是为生命奠基的教育。它是教育的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它是教育的目标,是理想教育的应期之景;它是教育的途径,是智慧教育的应然选择。只有用精神浸润精神,用人格引领人格,用文化提升文化,我们的学生才能不断地走向博大、敞亮和深邃。
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其文化功能在现实中最重要的体现在于通过健全人格的塑造,实现对特定文化的积淀、传递、保存、选择和创造。教育的本质职责就是建构高尚的人格大厦,提升高远的人格境界。真正的教育,定然把健全人格的培养放在首位。因为健全的人格不仅使人学会“何以为生”的生存方式,而且能追寻“生以为何”的价值定位。然而我国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长期忽视人格的培养,甚至忌谈人格。教育所应有的给人以理想的生活、人性的追求、境界的提升、心灵的陶冶、情感的体验等若隐若无,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因此,塑造人格、发展人格、提升人格,成为当前教育的应然选择。
一、人格教育的内涵诠释
人格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曾为之不懈探索。我们理解和实践的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儿童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感化、体验、浸润、熏陶、唤醒等方式方法,对成长中的每一位个体的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促使其人格系统中包括知、情、意、行诸要素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一)人格教育是一种自由的表征
自由是人精神的本性,把自由的精神贯穿、融合于学校教育的系统运作,这是人格教育的根本诉求。黑格尔说:“只有消除人精神的束缚,精神才能生长。”马克思也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人格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不能停留在无意识的“自在”的水平,只能导向一种更高级的“自由”水平。生命的自由表现在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性自由,无论是哪一种形态,它都首先要求人成为一种独立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主体,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这是人之自由的前提。没有独立性、自主性的人,永远只会是供他人使唤的“奴才”;没有自觉性、能动性的人,只能成为他人的工具和手段,而无法使自己“发光”,也体会不到真正充满乐趣和意义的人生。自由体现在与知识“相遇”中,就是一种对知识的向往、喜悦和由此激发出来的创造;体现在与老师的“相遇”中,就是一种主体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自由使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自在、和谐、安宁、怡然。
(二)人格教育是一种主体的彰显
人格教育呼唤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人格教育的本质特征。人格教育关注理想个体人格的生成与发展,它建基于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和谐统一。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开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人格教育关注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存在,从而在此基础上建构人的完满人格。它一直以人性、人本身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导向,它始终强调人格教育首先是成“人”的教育,然后才可能全力实现或提高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潜在素质。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学生明理、觉悟和警醒,使学生的人格构成不断趋于完善、和谐。人格教育是关怀生命的教育,是致力于生命自我实现的教育。教育过程中师生同在的交流和对话关系,达成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自我实现,也是教师的自我实现,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达成当下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从而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三)人格教育是一种精神的对话
人格教育是心灵的沟通和敞亮,它触及生命,充盈精神,建构人生,精神对话是其基本策略。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不是有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在这种交流中,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开、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因此,人格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我—你”的对话与敞亮。师生在以知识为中介的对话中,交流了情感,分享了智慧,敞亮了人生,发现了对生命意义的觉醒与体悟。人格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是师生对话,这种对话关系的形成是人格教育的重要职责。师生对话的本质就是“师生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互相吸引、互相包容、互相参与,是“我—你”的沟通、分享,而不是“我—它”的控制、利用。师生对话旨在俾使学生体验到民主、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人格的陶冶。
(四)人格教育是一种潜能的唤醒
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粹”,天生蕴藏着巨大的道德潜能和智力潜能。但由于教育环境和种种条件的制约,人几乎都是某种类型的“半醒者”,即人类自身的资源,只不过被开垦和利用了小小的一部分。因此,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正如黄克剑先生所阐述的教育的三个层次:“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这里一层比一层隐蔽,教育就是要一层带出一层,直至最隐蔽的“润泽生命”才是教育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全部技巧和艺术,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潜能唤醒,作为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俾使学生秉有热爱创造的自由意志,丰富明敏的内心世界,独立自尊的人格力量。人格教育呵护、关怀并张扬学生的生命冲动,使其在已有的现实规定中奋然而起,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实现自我潜能的充分、自由而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理想境界。
二、人格教育的理想建构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是时代精神在个体人格上的凝聚与表征。理想和现实永远存在着差距和对峙,如何缩小差距,消除对峙,唯一的方略就是寻找二者之间的和谐。据此,我们建构了人格教育的理想: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情感的等方面的文化内化为自身的比较全面的素质,成为一个知识广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深刻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具有普遍人格力量的人。具体地说,就是将个体的人格植根于热诚的信念(大爱)、明敏的心灵(大智)、无畏的精神(大勇)和全面的素养(大能)的丰厚息壤之中。
(一)培植“大爱”之心
今天的学生并不缺乏勤奋,但他们往往只希望像牛顿那样站到巨人的肩上去,而不懂得如果没有巨人那种崇高的情感和心灵,即使站上去,也只是一个站在巨人肩上的侏儒而已。爱心无价,人格的其它品质都是爱心的延伸与拓展。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爱是生活中最真诚的沟通,爱是梦想里最有力的支撑。有了爱,才能感受生活的乐趣,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享受人生的真谛,体悟人类的伟大。天底下最辽阔的是天空和海洋,比之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一个满怀爱心的人,是永远不会感到寂寞的。拥有一颗大爱之心,就意味着能感恩地关怀人生、关心社会、关注世界。人格教育旨在让学生懂得同情和体贴,学会关心和呵护,让爱在心灵中自然地流淌。从爱自己到爱别人;从爱家庭、学校到爱祖国;从爱自然到爱人类;从爱生活到爱学习、爱创造。这样,学生的胸怀将越来越宽阔,信念将越来越坚定。
(二)塑造“大智”之略
今天的学生并不缺少知识,他们往往记住了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却不知道培根还有一句名言:“知识在书本之中,运用知识的智慧却在书本之外。”在谈及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时,有人说过这么一句精彩的话: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不论干什么,孩子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大智”之略正是孩子们成功奔向理想的一盏明灯,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更从容地面对和应对生活,使复杂的问题变得豁然开朗,让棘手的问题随即迎刃而解。我们的人格教育,就是要引领学生从学会观察到善于明辨是非,从掌握科学知识到积淀人生感悟,从而做一个有科学精神并善于思考的聪明人。
(三)历练“大勇”之魄
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的最大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前途将永远会被照亮。经验丰富的渔夫都知道:一条风平浪静的小河里是不会有大鱼的,而大风大浪恰是鱼儿长大、长肥的惟一条件。人格教育拒绝“温室”,而是着力引导学生勇敢地直面困难、战胜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不怕挫折到善于处理棘手问题;从突破陈规到敢于萌生新念头,创造新事物,从而历炼大勇之魄。人格教育,就是要倡导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向经典挑战,敢于向书本挑战,敢于与大师对话,并能独立地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具有大勇之魄的学生敢探未发现的新理,敢入未开垦的疆土,用自己“思想的眼睛”洞悉可能的最好结果;用自己“思维的触须”生发到学缘的界面,打破头脑中的固有模式,发现新关联,寻觅新突破,开辟新路径。
(四)成就“大能”之才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压力。单有鸿鹄之志而无卧龙之才,终将一事无成。自主精神、自立品质、自学能力、专业素养等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本钱。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打好基础,培养书写、朗读、表达、计算等素质,练就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一技之长,养成独立生存的生活本领以及合作进取、务实创新的工作精神,为明天走向社会积累可再生的财富。人格教育让学生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直面挫折,在挣扎与拼搏中完善、锻炼自己,从而生成努力探索,能解决问题、迎接挑战的“大能”之才。它更强调学会做事,即学会在各种环境中学习、工作,这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技能,还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能力。
三、人格教育的价值寻获
应该承认,教育始终不能遗忘和忽略人的生命的存在,正因为人生命的独特、丰富、多样,才使得教育实践富有魅力,教育探索永无止境。因而,所有的教育行为都需要反躬自问,进行价值审视。叩问人格教育的价值意义,我们首先应该把关注的视角投向教育对象——学生。同时,人格教育的实施,也必将对人格教育的导师——教师,人格教育的环境——学校,产生非比寻常的价值意义。
(一)让学生享受精神的成长
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即为了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精神的发展”的基础上。“人”是一个丰富的概念,它不但包括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等最起码的要求,更意味着精神的开放和自由,意味着精神的平等和尊严,意味着精神的舒展与惬意,意味着深切而自然地融入无垠的宇宙,永无止境地走向广博的未来。千百年来,人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的就是不断丰富人的精神涵蕴,拓展人的精神境界。可见,人存在的价值,不惟知识的饱学,不惟智慧的增长,更在于人格的建构,精神的挺立。
肖川先生说:“在我看来,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我们也可以断言,人格教育就是这样的“良好的教育”,它将使学生们秉有渊博的学识、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情性、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教养,它将在学生心灵的深处撒播“精神的种子”,激荡“精神的清辉”,建构“精神的家园”,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精神自由的、个性化的成长,进而终身都拥有幸福、愉悦的精神生活。
人格教育将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集中起来并把它们作为最重要的财富,交给一代又一代嗷嗷待哺的柔弱生命,让他们藉此克服“内在的黑暗,外在的罪恶”。它倡导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染之下的人格支撑和精神支撑;帮助学生从美好的角度想像人类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体验人类的诚实、善良、尊严、虔诚、悲悯等美好品质。人格教育种植的“精神的种子”,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安立有家。因此,我们可以坚定地以为人格教育的价值意义就在于:给无助的心灵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以强健,给自卑的脸颊以高贵,给弯曲的脊梁以挺拔,给沉睡的头脑以清醒,给荒凉的心灵以翠绿。
(二)让教师萌生发展的自觉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用制度、培训、考核所无法真正实现的,因为人是“自我选择的产物”,人的发展不仅有赖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而且有赖于人的自我意识、自由选择、自主实践与反思,即人对自身发展的一种自觉意识。人格教育的另一层价值意义就在于让教师萌生发展的自觉,这是由人格教育的宗旨所决定的。
人格教育的宗旨在于把人培养成“完全之人”。这就要求教师自觉主动地完善自身的人格体系,让自身的人格率先提升到高迈的境界,让人格的光辉自然昭示于一言一行之中,流露在一颦一蹙之间,成为一本本打开着的人格经典,供学生品读一生。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的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教师无言的人格感化远远超越了刻意的“教育”:其间所蕴涵的道德营养,会悄悄地深入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去求真、向善、臻美;所蕴涵的情感因素,也会慢慢地滋润师生的心田,促使他们在无边的幸福感中享受人间真爱;它更召唤学生自觉地自我审视,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校正,不断地净化灵魂。
人格教育要求教师有全身心投入的教育激情,无拘无束的教育心态,高屋建瓴的教育谋略,举重若轻的教育智慧。这样,我们的人格教育才能真正捍卫人内心的高贵,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挺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自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不断地叩问、提升主体的生命价值。教师既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既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以发展自己为豪,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惟有这样,教师的人格精神才能得以超拔,才能用品德熏陶品德,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情感提升情感,用意志调节意志,用个性影响个性,用灵魂塑造灵魂,用人格培养人格。当我们发自内心地萌生发展的自觉时,我们便会幸福地把教育工作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当作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
(三)让学校充盈文化的意味
学校的文化意味与价值追求,要求学校创建一种有效的校园文化,实行超越规范的文化管理。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培育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准则和工作、学习作风的总和。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用文化唤醒并高扬师生的生命意识,它所关注的是师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这正是人格教育所极力推崇的。美国学者坎宁安和格莱瑟曾指出:成功的学校都有浓郁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与追求卓越的愿景相一致,给人指明了共同的方向,提供了成功的模式,并成为教师、学生、管理者等人员学习、工作的意义所在。
人格教育倡导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把学生从单调、乏味、沉闷中解放出来。学校文化活动不是“应景”的“点缀”,不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和同行参观的“装饰品”,也不是学科教学服务的“滋补品”,而是学生正常的文化生活需要。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对文化和美的强烈追求,促进学生个体感性生命的张扬和主体审美情感的释放,恢复青少年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找到自己的文化个性,发挥自我的文化潜质,从而走出大众文化的盲目追求,获得对自我力量的正确认识与肯定。同时,学校还应着力挖掘传统文化,完善制度文化,积淀精神文化,不断充实并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
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这样一个特定的认知系统,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是对文化的掌握和内化,学校文化是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土壤。学校作为个体成长所经历的专业的文化环境,它把个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现实地聚合在一种人文情境中,以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为取向,对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文化应该成为培育健康人格的“苗圃”,在这样的“苗圃”里,每一个体都应饱吸过丰富的精神营养,并拥有过一段“洒满阳光”的日子。如此,对他们日后向社会“移植”健康的文化,我们才有信心和理由抱以乐观的期待和美好的希冀。
综上所述,人格教育是一种“人”的教育,也是一种为了人的教育,是为生命奠基的教育。它是教育的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它是教育的目标,是理想教育的应期之景;它是教育的途径,是智慧教育的应然选择。只有用精神浸润精神,用人格引领人格,用文化提升文化,我们的学生才能不断地走向博大、敞亮和深邃。让人格教育为人生打造“精神的底子”,构建“精神的家园”,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诗意的追求”吧!
|
|
录入:卢成斌 审核:卢成斌 |
上一篇:
树立健康第一思想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下一篇:
从西点军校看教育模式的选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