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以个性化课程助学生灵动发展

2011-3-23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2010-11-06 作者:朱祥烈  来源:人民教育
    当今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成绩斐然。但是不能不看到,教育中还存在弊端,如一些学校机械、呆板、乏味的教学,整齐划一的评价,导致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所谓高分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能不让人深思。教育应该是鲜活而有生气、别致而有魅力的,学生成长应该是快乐而美好的。由此,我们基于国际视野的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提出做灵动的教育。

  灵动的教育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是让每一个生命都灵动地生长和发展的教育。我们主张全面推进“灵动管理、灵动课程、灵动教学”的改革,努力让学生拥有灵动的童年,经历童真生活的完美;让教师拥有灵动的人生,享受和学生共同追求卓越的幸福;让学校拥有灵动的教育,受到社会最广泛的尊敬和向往。

  实施灵动的教育,课程是最关键的资源要素。因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要通过课程发生效力,课程的质量决定着学生发展的质量,课程在师生的选择与整合中不断优化,学生与教师在优化的课程实践中不断进步。为此,我们尝试通过课程创新,实施个性化的课程,促进学生灵动地发展。

  一、课程创新的缘起:反思学生成长的“六大缺失”。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到今天的科学发展观,都倡导以人为本;从夸美纽斯到卢梭,从孔子到陶行知等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倡导人的全面、生动、主动活泼发展。我们需要反思学生成长是否真正做到了这样的发展。通过反思,我们发现学生成长存在不少缺失。

  第一,身心素质的缺失。当今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身高、体重等体质健康达标率并不高,学生心理品质如集体意识、自信心、意志力等也比较欠缺,和其他国家学生在夏令营的较量中,有时显示不出东方大国的优势。这与学校体育课程不无关系。为此,我们应把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课程的创新摆在第一位。

  第二,艺术素质的缺失。自古以来凡求学者必喜好琴棋书画,而现在由于升学压力大,真正持续地喜欢并学好一门艺术课程的学生并不多。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生前谈到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时,该校鼓励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钱学森小时候,他父亲一方面送他学理工,另一方面又让他学音乐、绘画艺术课,所以他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艺术修养不仅加深了他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让他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更能启迪他在科学上的创新。艺术教育除了悦心怡情、培养审美能力外,在思维品质、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均有独特作用。所以艺术教育也应放到突出位置。

  第三,文化课程学习优势的缺失。由于传统教学与评价的局限,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回答自己到底最喜欢哪一门文化课程。如果一个孩子在一所学校学习几年而没有一门最喜欢的文化课程的话,那这所学校的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我们在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是否一定要学生每一门文化课程都学得很精?曾经有诺贝尔获奖者对此作过否定的回答,很多名家、伟人的成功也验证了这一点。文化基础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学生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门文化课程,一方面会带动其他文化课程学习,另一方面会为未来发展领域奠定方向性框架基础。同时,“最近发展区”学习优势得以彰显,促进自信心增强,易于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程学习,降低学生不必要的学习成本。

  第四,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力的缺失。由于教育的相对封闭和地区差异,造成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国际视野、国际理解有可能成为盲点。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各国交流日益密切,人类发展呼唤“地球公民”,国际化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对人的全球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应当有多元文化理解力的启蒙,不断拓展国际视野,认识和吸纳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共同关心气候与环境等国际性问题,形成走向世界、服务世界的胸怀和智慧。

  第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缺失。我国的人才基数远远大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是创新人才远远少于这些国家。能够拿到国际奥赛等重大比赛金牌的优秀学生为数不少,可除个别华裔外,至今无人问津诺贝尔奖。甚至还有很多到了著名高校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难看出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存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缺失。

  第六,沟通、协作能力缺失。当今教育面临的是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加之生活条件与环境的变化,个体独处多于群体生活,家庭生活多于集体生活,同伴交流机会不多,缺少沟通技巧与方法的锻炼,协作精神不够。 
 
二、课程创新的探索:构建“八个一”个性化课程框架。

  坚持以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目标,以国家课程体系为基础,以不同文化的理解教育为重点,以学生兴趣为依据,建构基础课程、重点课程、特色课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创设“八个一”板块式课程构架,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形成血肉丰满的课程,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也为教师个性特长施展提供足够空间。

  “八个一”课程设置是指:一项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一项最喜欢的艺术课程、一项最喜欢的文化课程、一项最喜欢的科技活动、一项最喜欢的国际理解课程、一项最喜欢的社会实践、一项国内学校交流互访、一项国际修学活动。“八个一”涵盖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其实施将随学生成长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体现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虽然暂时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受“八个一”课程的洗礼,但是尽可能提高学生参与度、扩大参与面。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实践与体验,学生将不断完善人格,启迪智慧,强健体魄,为形成厚实的民族底蕴、丰富的现代素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的课程创新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它应当体现解决问题的方向,促进学生灵动发展、幸福成长。

  1. 课程开发体现个性化。

  ——明确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社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力于素质教育,体现教育的本真。为此,我们尝试按照“八个一”课程体系,对所有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体现鲜明的个性,既符合国家课程规范要求,又超越国家、地方课程统一模板并持续改进。从学生发展愿景、区本或校本历史文化积淀与传承、学校与学生发展的缺失去定位、丰富和完善,不断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机会和条件。

  ——量身定制学生学习与实践课程。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形成有利于培养和提升综合素质的课程图谱。坚持课程学习的跟踪,让每个学生在每个年段,都有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课程。随着年级的升高,图谱不断调整和变化,当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就打上学校课程的烙印,呈现与其他学校学生的比较优势。

  ——建设课程协作共同体。外聘专家名师并启动教师、家长志愿者工程,充分发挥教师、家长特长,形成课程开发协作共同体,开展研究,提高课程理解、规划、开发以及实施、评价的能力。除基础课程的改进外,我们目前开设了几十种选修课程(含重点课程与特色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

  2. 课程实施体现校本化。

  课程实施的总体思路:改善基础课程,突出重点课程,普及选修课程,体现学生学习有层次,学校课程有特色。坚持教学方法、手段、技术创新,开展灵动的个别化教学和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灵动发展。

  ——让每个学生拥有一项受益终身的运动锻炼的技能。上好体育课,夯实基础。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运动与锻炼项目,结成一个个小团队。落实“每人一套运动装备、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每人一份运动锻炼档案、每人参加一次比赛”。抓好“三个阵地”,一是学校体育运动与锻炼阵地,包括班级与学校的各种锻炼与比赛;二是家庭必要锻炼,如举办家庭运动会;三是社区体育运动与锻炼,联系社区体育场馆,建立挂牌基地,整合资源,搞好活动。

  ——让每个学生拥有一项艺术特长。上好艺术课,为学生打好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基础。坚持大课间艺体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训练教师艺术特长并服务于学生,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艺术校本课程,分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训练和展示,以特色项目如大型管乐、大型合唱等吸引学生参与,在艺术节上,人人有表现,人人有奖励。

  ——让每个学生拥有文化课程学习的高峰体验。精心打造学生喜爱的文化类精品课程。引导教师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了解哪些孩子最喜欢自己的课程,通过充分的个别化教学,让这些孩子在这门学科上实现最优发展;同时让其他学生达到基本要求,为其他学生在其最喜欢的课程学习上赢得时间和空间。如语文学科教研组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语文”,将学生需要和教师优势相结合,开展阅读改革,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对教学进行拓展;开设班级阅读超市、年级书吧,实施阅读系列竞赛……丰富的语文课程以其独有的魅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让每个学生拥有了解国际多元文化的机会。加强外语教学与国际理解教育的融合,在英语学科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国际文化节,不同年级选定不同项目,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精神成果等。一位教师开设第二外语——日语初步学习,门庭若市,学生把教室挤得满满当当;一位教师组织中外学生进行视频交流活动,相关信息发到学校网站上,不几天,点击率上千。学生对开阔国际视野的需求越来越高。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项自己得意的科技作品。着力提高科技教育的普及率。充分挖掘区域高科技企业的科技教育资源,积极引进和前往参观相结合,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普及活动,在抓好普及的基础上做出特色。学校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家长和企业志愿者走进科技辅导员的行列,开启学生需求的回应渠道,锻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除科技小制作、小论文、航模、车模、电脑绘画等项目外,科技小发明、电脑机器人等已经成为学校的科技教育重点项目,科技作品的数量、质量大幅度提高。

  ——让每个学生拥有一方校外实践的舞台。大力拓展社会实践渠道,让每个学生在校外都有一个实践锻炼的项目。加强教育的开放度,加强学校与社区的结合,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聚合出若干实践项目,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一项。选择相同项目的孩子结成实践互助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实践方法,在家长委员会成员辅导下开展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如推广普通话小分队走进小区查找错别字,进行写规范字、讲普通话的宣传;艺术小分队给社区老人表演节目,为社区居民送自己的字画;卫生小分队为社区办专题板报;文明小分队踊跃走上街头,纠正不文明行为……

  ——让每个学生都有校际对话和交流的平台。积极开展校际互访交流活动,旨在扩大学生交流机会,锻炼学生交往能力,促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研究不同年级互访的内容与形式,防止走过场。既有区域内的交流,又有与市外、省外有关学校的交流。事前师生共同商量好主题,双方共同准备,以保证互访交流的质量。有的可以建立长期对话关系,以实现交流的深入和持久。

  ——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国修学的机会。以国际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国际修学活动。了解并尊重学生需要,在取得家长和相关方面支持前提下按照国别组团。组团的同时聚集修学的交流项目,如分别侧重国学、科技、艺术等,认真制订修学与交流计划,邀请相关外籍人士给予指导,使计划更加周详、完善并有可操作性。我们要求学生修学过程中要热情大方,虚心学习,写修学日记;修学结束要进行总结和汇报。我们分别组织过赴美国的艺术修学、赴新加坡的科技修学等,活动都很成功。

  3. 课程评价体现多元化。

  学生评价:重视水平评价。制定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指标。单项课程,从喜欢程度、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三个维度,分基本目标、发展目标、特色目标三个梯度进行设计,不断满足孩子课程学习的基本需求、多样化需求和特色需求。还可把单项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学习的发展情况。颁发“八个一奖牌”(金牌、银牌、铜牌)。评价指标是动态的,在实践中教师、学生根据需要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各项课程的师生还可以自设一些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指标与载体,体现评价指标的个性化。评价指标丰富、灵活且富有弹性,顺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评价:重视优势,特色评价。师资队伍水平是关系课程体系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决定课程实施的质量。从教师对相应课程的理解、实施、效果等方面,分基础、发展、特色等层次设计评价指标。由于把国家课程的目标达成作为基础,有利于引导老师们在课程建设和实施中“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同时设专题研修和贡献积分,有利于引导教师自觉提高课程实施的方法和艺术水平,积极为学生成长献计献策。

  重视优势评价,引导管理者大胆实施课程优势管理,引导教师课程探索教有所专,育有所长,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促进教师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优势与强项,早日形成自己的课程教学风格与特色。教师本人与同行、学生家长等多主体合作交流,有助于形成民主的沟通机制,促进教师与评价者就课程优势、经验及改进建议等达成一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多方支持,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氛围;同时注重自我评价,更能促进教师在课程上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诊断、自我调整,从而促进课程持续走向优质。

  (朱祥烈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校长)(原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7期)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让教师从优秀走向优雅

  • 下一篇: 教研活动策划的关键要素


  • 杭州七中“三支队伍”工作条例(试行)
    祝贺!沈玉佩老师获评“教育改革创新年度…
    办学特色要服务于学生发展
    对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
    韩平副厅长在浙江省转变育人模式现场推广…
    走读高中课改:永嘉中学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萧山二中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天台中学模式
    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艺术教育协会年会论…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会通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
    教与学的“阶梯式分解”
    教师成长需做实“隐性功夫”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年会论文评…
    叶开:面对考试我教女儿“出卖灵魂”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9463233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