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莫让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

2011-3-28  出处:校长室,语文组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述中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他告诉我们:当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对此,本人在30年教育教学经历中潜心探索,有如下切身体会。 
  一、用“服务生”的角色感化学生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时代真的变了,现在的学生真的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听话”,老师们碰到一起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其实这并不足为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到大量的知识信息。他们无论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知识能力方面,与前一代人相比本应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见多识广,不惧怕权威,不迷信宣传,不轻易服从。站在我们面前的教育对象变“成熟了”、“叛逆了”,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应变得更巧妙、更艺术。 
   
  我在担任2008届高一班主任时,班上一位来自农村名叫张辉的学生,十岁左右父母离异,他一直跟奶奶生活(母亲重新嫁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性格内向身上存在好多毛病。平时卫生习惯差,经常随地吐痰,乱扔废纸杂物,身上穿的衣服虽不破旧,但常常脏兮兮的,班里其他同学都不愿和他同桌。 
   
  为了纠正张辉身上的不良习惯,我找来张辉初中的同学(正巧班上有两个学生初三时与张辉同班)了解到张辉在初中时就是这个样子,老师经常找他谈话,可总不见效果,由于当时要迎接中考,学习紧张,老师也就没和他多计较。鉴于他身上的毛病“历史悠久”,我觉得找他谈话讲道理,恐怕不一定有效,于是我就来了“服务感化”这一招。每天走进教室,第一件事是看看他座位下有无废纸、杂物,如有,我就一声不吭地蹲下身子捡拾,发现地面有痰迹,就拿拖把帮他擦干净。开始两次张辉除了静静地看着我外没什么别的反应,后来次数多了,他渐渐地形成“条件反射”:只要我进教室他便下意识地扫视一下自己周围的地面,若发现有杂物便立马抢先捡起。 
  又过了几天我觉得火候到了,便在放学时悄悄地把张辉喊进办公室,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上衣对他讲:“最近一段时间,你很讲卫生,老师发现你的座位处地面很干净,如果身上的衣服能勤换勤洗,不仅自己舒心,老师和同学见了也很开心,但老师知道你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不是不想讲卫生,也许是没有多余的衣服换。”说着将衣服递给他:“我觉得这件衣服你穿也很合适,赶快把你身上的外衣换下来让老师带回去替你洗洗。”只见张辉眼里噙着泪水:“老师,我有衣服,是因为懒才这样的,我以后会注意的。”从那以后,张辉真的像脱胎换骨似的,变得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通过这件事我时常在想:教育的关键恐怕不仅在于“教”,有时变着法子去“育”会有你想象不到的神奇效果。 
  二、“巧搭平台”让学生找回自信 
  学生陈日华是邻班的“名流”,成天沉迷于网吧不能自拔,他的班主任多次找他谈话总不见成效,将情况告诉他父母也无济于事。娇生惯养导致他“天不怕,地不怕”的坏习气,父母虽很后悔,可也无可奈何。陈日华不屑班主任的教育,屡屡破坏班纪班规,甚至多次顶撞班主任,很快和年轻的班主任关系恶化,致使班主任说什么也不愿再见到这样的学生。为了打破僵局,在家长的再三请求下,学校决定将该同学调进我班。由于他的“臭名”在外,班里多数学生不愿接近他,于是加剧了他对班里同学的嫉恨,进班还不到一个星期,便有女同学哭着跑到办公室“告状”:陈日华骂人!当我问他为什么骂人时,他竟然回答“不为什么,就是看不惯她。” 
   
  听了这样的回答,我很长时间没反应过来:天下竟有这么无理的事!我想了半天,只好对他说:“不能因为你看不惯别人,你就可以随便骂人啊,这是什么道理?如果别人也看不惯你,也骂你,你想想看,自己是何感受?”陈日华翻翻眼睛,一脸不服气,也没吭声,可眼神却分明在说“他敢”。也许是我上了年纪吧,压了压心中的火,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对他讲:“不管怎么说,骂人总是不对的,回去向被你骂的同学道歉,以后不许骂了。”我知道就这样僵持下去根本不是办法,只好先让他走。 
  这次陈日华和同学的矛盾使我几乎一夜没睡着觉,看样子试图一下子把他身上的毛病改掉不可能,可以先不要提他骂人的事,是不是尝试着慢慢走近他,争取和他能先玩在一起?思虑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可以尝试的办法。他不是沉迷于网上游戏吗?说明脑子是灵的,并且对电脑应该有天分,我是教化学的,化学上常要在课件中制作动画,于是决定从这方面入手接近他。没过几天,我把他叫来,请他帮老师做课件。起初,他有点不相信,后来在我的再三激励下,相信了我对他的看重和信任,表现得非常高兴。当时我还作出许诺:“课件做成了,我们到饭店庆贺一下”。 
  连续一周的下午放学时间,陈日华都主动到我办公室做课件。终于,他按照我的意思把课件做好了。那天下午,我一边演示课件,一边兴奋地说:“真了不起,这课件做得实在太棒了!有谁能猜着这课件是怎么弄成的吗?”许多同学都说是网上下载的。当我告诉同学们:“这课件是陈日华帮老师做的”的时候,教室里随即“哇”地一声,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此刻,我和全班同学第一次发现了陈日华的脸上充满阳光和自信。 
  自这次陈日华帮我做课件后,我和他的接触便多了起来,渐渐地,我们无话不谈。陈日华告诉我:“许多同学对我很信任,学习中的难题常会找我帮他们解决,他们请我做题时都说我聪明,脑子灵,肯定会做。其实我也不会,但碍于面子,只得背后重新看书查资料,事后再告诉他们解法。是大家的信任让我振作起来了”。陈日华并不知道这是我事先导演的(背后先和一部分同学说好,让他们找些题目去“请教”陈日华,并让同学多恭维他)。

 “大家的信任让我振作起来了!”这话不假,骂人打人的骂人打人的坏毛病、上网吧打游戏的坏习惯很快地被他改掉了,这一切并不是我的反复说教起了作用,而是我搭建的平台使他自觉受人信任,找回了心中那份自信,找回了善良的本性,找回了自我价值的结果。这样,他不仅不与人为敌,而且以善意回报善意,以信任回报信任。 
  这就是春风化雨、水到渠成! 
  三、让“评语”成为充满文学色彩的“寄语”鞭策学生 
  作为班主任,每学期快结束时免不了要为学生写“评语”,如果评语质量不高,草草了事,从寻找教育学生的契机这一角度来说,肯定是不小的损失。因为一学期结束了,学生和家长都很关注评语,关注自己、关注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他们阅读评语中的字、词时会格外地认真,甚至反复推敲,是不是符合自己或孩子的实际,如果老师说得在理,他们不仅会暗暗地佩服老师,多数学生还会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去力求完善自己。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重视学生评语的撰写与敲定,并尽量让它带点文学色彩,以“寄语”的形式激励和警示学生。 
   
  学生朱瑜虽是走读生,但父亲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父子俩常常是十多天不得见面,再加上母亲对儿子又比较宠爱,渐渐地使得小朱瑜养成了贪玩、性情急燥、生活自由散漫、学习濒于应付等不良习惯,针对他身上的缺点,学期结束时我在“家庭报告书”的评语栏中写上了嵌上他名字的对联:“遇事多忍耐,假日多‘割爱’,交友慎辨朱与墨;守纪再加强,学习戒乱忙,成败要问‘瑜’和‘亮’”。警示他要进一步遵守校纪校规,克服浮躁心理,有计划地学习,遇事要沉着冷静,假日要忍痛割爱少玩游戏等,不要和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假期过后朱瑜同学的表现真的有所改变。 
   
  女同学阙天益虽天资聪慧,但活泼好动,学习上少激情,缺乏竞争意识,老师们都为她着急。快放寒假了,为了她的评语我苦思冥想,巧的是她妈妈姓姚,我便以“静、竞、晋,晋级天庭步阙宫,众神伏阙拜嫦娥;亟、激、捷,捷报人间至瑶池,群雄叹摇逊天益”作为寄语予以鞭策与鼓励。春节后一开学,小阙同学就告诉我,说她很喜欢我送给她的寄语,还亲手用毛笔写成条幅贴在自己的卧室及时警示自己。从那以后,她的学习态度、刻苦精神和先前判若两人。目前她正读高三,成绩列班级之首,真的成了“众神伏阙拜嫦娥,群雄叹摇逊天益”了。 
   
  “评语”的警示或激励作用,在这两位同学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班其他同学,在每学期结束也都得到了我为他们写的一首诗或一副对子。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用“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当然评语的质量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真挚的关爱,并能让这种关爱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四、变班会课为活动课 
  “诱导”学生 
  进入高三的学生,大多数还是能抓紧时间复习迎考的,但数还是少学生缺乏一定的复习技巧,在复习过程中缺乏阶段性目标,致使学习上“程序”混乱,动力不足,效率不高。为了使学生能及时制订和实施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科学合理地迎考,我利用班会课让学生做了一个小小的游戏。 
   
  在教室后面的墙上画了一个原点,首先让其中的一个同学看看这个原点在哪里,并且用手指指向这个原点,然后蒙上这个同学的眼睛使其朝着那个原点往前走,最后用手指指出原点所在的位置。结果每个同学的手指最终指向的位置都偏离原来原点所在的位置,有的同学偏离的位置实在太远。 
   
  这个小游戏做完后,同学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光有高考这个大目标,没有若干个小目标、阶段目标,无异于蒙上自己的眼睛行走在路上,始终不知道该达到哪个位置,当发现自己偏离学习目标高考失利时已悔之晚矣!这次活动后没几天,我喊来几个同学问他们“今天做什么?”他们中的多数都能脱口而出,不假思索地说出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说明他们的心中早有计划,我暗自高兴小游戏发挥了大作用。 
  面对着21世纪的“新新人类”,我们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迫切需要足智多谋,讲究策略。发现有问题的学生既要及时教育疏导,又要“莫让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我们要善于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第一手材料。其次我们要注意多阅读教育方面的书刊,不断加强自身文化、文学等方面的修养,不断积累育人经验,用富有艺术性的育人技巧化解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使自己成为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作者解吉普,江苏省阜宁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班主任,盐城市师德标兵、化学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阜宁县十佳园丁】

录入:卢成斌   审核:卢成斌

  • 上一篇: 教育的尺度

  • 下一篇: 灾难的教育价值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文明出行 杭城更美” 倡议书
    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与资助工作的完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体测签“生死状”荒谬中有无奈
    确立综合评价制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为何频频回眸陶行知
    乐业是更美的师德
    从美育高度开展学校公共艺术教育
    智慧校园精准发力构建新生态
    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李克强:播洒爱心 放飞希望 努力促进教育…
    孩子的成长,父亲绝不能走开
    分数是谁的命根?
    朱永新:教育要让人身心统一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0357530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