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灾难的教育价值 |
2011-4-2 出处:校长室,语文组
|
|
□鄢祖锋
日本大地震及其巨大的破坏性举世注目,警醒人类须时刻反思自身的生存处境和发展模式。福岛核电站核泄露是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可归为“人祸”。由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总有枯竭的一天,人们本来对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寄予厚望,但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再次成为一个沉重的课题。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等严峻挑战。这些挑战都是由人类自身行为引起,有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由全球共同努力去解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精英和每一个普通民众忧患意识的增强。忧患意识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日本大地震无疑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契机,学校应予以充分利用,选取电视画面、文字报道、专家评论等各种有关日本大地震的新闻资料开展专题教育,在增进学生个体应对灾难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增强未来地球主人的忧患意识。由于大家高度关注,此时开展灾难教育的效果更佳,学生容易记忆、理解,会自然引发更多更广的思考。这种教育效果是平时的课堂讲解、专题讲座和图片展览等教育形式所无法企及的。
此次日本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日本:抗震强度极高的建筑、临危不乱守法如初的国民素质、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等。在这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的应对教育非常成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21世纪教育提出的口号是“学会生存”,生存能力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灾难预防教育和灾难救助教育。灾难预防教育是指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为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准备。如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撰写班级或个体应对灾难的应急预案,以增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心理稳定性,从而提高自救能力;也可以让学生随时准备一些在遇到灾难时必须的物品,并放在特定的地方,以便于灾难发生时取用。灾难救助教育主要包括逃生和自救、互救教育。如灾难发生时以何种方式逃生,哪些逃生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如果在灾难中受到伤害,如何进行自救,以及发现他人受到伤害或者在自己脱险后如何有效救助他人,是通过特定电话寻求外界帮助,还是组织现有力量在无重大危险情况下先行救助等。
灾难教育并不局限于灾难认识和预防本身,还可以赋予人文教育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怀。日本发生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及时参与援救。在自然灾难面前,整个国际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暂时搁置既有的分歧,共同应对灾难的挑战。这些活生生的教育素材,都可用来教育学生树立地球公民的意识,培养国际主义的道德情怀。让他们懂得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整个国际社会团结一致,秉持珍爱生命、珍惜地球家园的共同价值观,共同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人类才有希望。
|
|
录入:卢成斌 审核:卢成斌 |
上一篇:
莫让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
下一篇:
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诗文摘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