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中国新公民教育的艰难探索 |
2011-4-24 出处:校长室,语文组
|
|
摘 要:中共十七大是我国公民教育正式起步的标志,这意味着公民教育列入了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2003年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开始推进新公民教育,从出版《新公民读本》,到开设公民课程;从重建学校公共生活,到培训公民师资,在中小学不断探索公民教育的途径与突破口。经过了六年的艰难探索,我们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学校公共生活、学科公民教育与公民师资培训是当前中小学推进公民教育的三块重要基石。
关键词:新公民教育 学校公共生活 公民课程 公民教育实践
2007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中国公民教育历史上非常关键的日子。这一天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就在这份报告的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有短短三十二个字“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这三十二个字决定了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进程。这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公民教育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目标中,第一次将公民教育的重要地位确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为什么说“32个字”决定了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进程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复杂,如果简要地回答,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看。首先,从国家层面看,公民教育在中国曾经是一个“禁区”,在“左倾”思潮中,公民教育无疑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教育。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转型在迅速加剧,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进步都需要教育奠定基础,可是,尽管此时国家正在启动并推广新课程改革,公民教育却未能提上议事日程。众所周知,社会转型使中国由总体性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国民也在从服从集体的“单位人”向具有独立性的公民转变。没有独立的、能够担负社会责任的公民,任何改革都难以成功。
教育改革一直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它在1978年以后是为经济服务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中心,教育仅仅扮演着配角的身份。杨东平指出,教育发展的思路与目标追寻的其实还是“文革”前的一套。因此,教育怎么能够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求呢?“经济社会的转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教育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公民的目标出现了,市民的公共空间出现了,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成为普遍现实。市场经济体制是以人的自由、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焕发人的活力和创造性为重要特征的——它必然意味着教育生活中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是非常有远见的。
其次,从民间层面上看。从2003年到2007年,民间推动的公民教育经历了一个由萌发到启动,再到部分地区实验,进而很快消沉的过程。2003年9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发起公民读本的出版项目。杨东平和一些法学专家确定公民读本的主旨: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该读本计8册,小学卷4册,初中卷3册,高中卷1册。确定编写人员要注意时代感和前瞻性,要有世界眼光和历史视野,一方面突出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念,同时强调充分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道德资源。
2003年11月在苏州召开的第二次研讨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杨东平教授编写了《新公民读本》写作大纲,按照公民知识、公民品德、公民价值观、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梳理了教材编写的方向,确定了新公民课程的目标是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共和国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2004年1月笔者依据两次会议的讨论,初步拟定了新公民读本的课程纲要。
2004年开始在江苏省扬州市培训并组织30多位中小学教师参与《新公民读本》的写作,到2005年7月,小学部分的教材初步完成。在成都盐道街中学召开的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笔者开设了《谁来维护我们的权利?》新公民教育研究课,这堂课被媒体誉为自20世纪30年代中断公民教育以来的第一堂课,续接了70年的历史[ii>。在此次会议上发展了一批新公民教育实验学校,吸收一批实验教师,并对他们进行专项培训。
2005年12月11日,《新公民读本》(小学卷)在北京正式出版发行,引起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随后,初中、高中阶段的读本也初步成型。同时,小学读本在扬州市小学思品教研员陈萍老师的推动下,开始在部分学校进行实验。
在民间推动公民教育的同时,社会对公民教育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过去。其实,前苏联一直都有公民教育。国内教育界推崇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写过《公民的诞生》一书,该书也于2002年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可是,教育界的不少学者、地方行政官员对公民教育都持怀疑的态度,加上各种复杂因素,新公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艰难,一些学校不再愿意继续实验。到2007年学术界的研究虽然没有停止,实践领域基本上沉静。如果没有中共十七大的报告,公民教育很难走出困境,这短短的一句话将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二、如何在实践领域确定新公民教育的发展方向?
课题组的老师们一直没有放弃探索新公民教育的实践途径。江苏省洪泽中学的朱正标老师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人文学科教学中的公民教育研究与实施》,主要是在高中文科教学中探索公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陈萍老师主持的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品德课程中实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研究。时金林老师研究的是寄宿制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展以及微型课程的实施。潘洪建老师研究的是学生如何进入社区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冯长宏老师推进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等等。
在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领域其实很宽阔。不仅涉及课程、教材、活动,还涉及师生关系、学生团体、学生管理,更涉及学校制度、学校文化。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过去的看法比较狭窄,公民教育决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应当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渗透在学校教育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上公民意识教育属于比较前沿的内容,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因此,我们首先按照中共十七大的精神,梳理了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念。
十七大报告将公共意识教育确定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任务决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成果。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他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目标中将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列入和谐社会六大特征。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社会主义与民主、法制不是相悖离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等,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脉络。依据十七大报告,我们确定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即什么是民主法治?什么是自由平等?什么是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了公民意识教育的长期性与紧迫性、全民教育与学校教育、理论探索与生活实践等三方面内容,从理论上,为学校推进新公民教育奠定了基础。[iii>
其次,需要梳理学校教育生活。我们发现中小学在学校公共生活方面的问题很多,公与私的界限也不明确。当然,在未成年人的教育背景中,教师的职业特征需要部分承担监护人的角色。尽管如此,公与私的界限还是应该明确的。其中很重要的边界就是权利的保护。即教师不管怎样教育学生,都不能侵犯学生的权利。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重建学校公共生活”的理论,学校公共生活教育不仅是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基础。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道德根基要从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寻找。其核心是重建学校公共生活,前提是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主要途径是学校公共生活正常化和学科课程教学,主要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尊重差异,突出实践方法的指导,以此来培育公共生活的道德、技能与智慧。[iv>
最后,我们确定了新公民教育的五大方向,以及当前教育实践的三个主要内容。五大方向是:一是依据十七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参与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促进教育的全面转型;二是依据《教育法》《学校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范,探索学校制度的民主化与法治化建设途径;三是依据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原则,重建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公共生活;四是基于公德与私德的区分,探讨传统儒家道德的现代转型与学校德育的新途径;五是依据新课程标准,探索并更新各学科公民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中小学实践领域的三个主要内容是学校公共生活的重建、学科公民教育的探索、公民教育师资的培训。
三、如何在公民教育实践领域进行探索?
公民教育在实践领域的探索有很多途径。早在2005年,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就开始合作,创办了“中国公民教育中心网站”,在全省几百所中小学进行为期两年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目前,该项目在进一步延续扩展。[v>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在学校制度、学校公共生活、课堂教学、公民道德建设、师资培训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探索。2008年12月,南山区教育局开始在全区进行中小学公民养成教育实验的课题研究。[vi>这些实践探索对中小学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实践经验。近年来,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学校公共生活的重建
教育需要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根基,学校公共生活正是学生理解社会,掌握适应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桥梁。当前中小学公共生活中应当首先突出的五大优秀品德:一是爱心(博爱)。拥有爱心的人是幸福的,宽容、同情、公益等优秀品德都是从爱心上生长出来的。二是责任。只有自己感到身负道德责任,才会在乎良心的呼喊,才具有承担社会道义的勇气。三是诚信。它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信任,让人们的行为获得相互支撑。四是公义。如:平等、自由、权利、民主、法治、正义等,这些是公共生活所必需的品德,如果缺失社会规范就难以真正建立。五是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必须体现在参与行动上,否则,道德就永远停留说教的层面,失去行动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实践的空间。
学校公共生活从内容看,包括公益活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财政、公共秩序、公共选择、公共冲突解决、公共文体活动、公共舆论、典礼集会和学生社团活动,等等。学校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进行公共生活教育,同时,学校也要经常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公共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尽可能了解政府是如何处理这些公共问题的。所有的学校公共生活都是在一定空间发生的,有一群人参与,他们有着某种言论或行动。
重建学校公共生活意味着,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的教育方式,而将认知、情意与行为目标统一起来,将参与公共生活的技能培养放在重要地位,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培育中小学生参与、解决公共问题的品德与技能,促进其人生智慧的生成。学生公共生活的重点是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
(二)学科公民教育的探索
不同学科虽然在伦理取向上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直接涉及爱心、公正、平等、自由、民主等理念,物理、化学、生等学科则更多涉及理性、求真、独立思考等价值。学科公民教育需要凸显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价值追求,彰显人的价值,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第一,挖掘学科知识背后的价值基础,进行价值澄清,使新课程目标中的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举例来说,初中语文学科中有一课“威尼斯商人”,有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上在价值观部分就有偏差,认为夏洛克的残忍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本性,这种左倾灌输违背了公民教育的原则。教师应当看到这一课里的价值冲突,即契约伦理与人道伦理之间的张力。教学的重点不是灌输“富有智慧的问题解决方式”,而是让学生能够体会随意签订契约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以及契约伦理不能违反人道伦里的价值理念。历史课涉及的内容很多,诸如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法治精神、近代英美的代议制、1999年中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等等。有一些课原本提出的重点内容应该逐步改变,回归史学研究的正轨。比如美国罗斯福新政原来的重点是美国籍此渡过了难关,从此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现在则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多地凸现美国政府的转型,即政府应当承担起帮助弱势群体以及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责任,以此凸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二,不同学科在内容上虽然与培养公民的目标有不同的联系,但是,就教学本身来说,不论哪一门学科的课堂却是最能凸现公民教育理念的。教师能否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否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依然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否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平等合作的课堂学习品质?能否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观点的学生?哪怕他只是一个人?能否倾听学生自己的批评或建议?能否指导学生建立共同遵守的课堂约定?能否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能否在涉及争议问题时提供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去分析?能否尽可能用清晰的语言进行教学,进而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否教学生维护自己的观点或者批判别人的观点时,依据的是事实与逻辑的力量,而不是权力、权威或者金钱?等等,以上十条公民课堂的标准仅仅是现阶段希望教师努力做到的,这需要教师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与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课堂生活的改变也就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学生的终身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学科评价的转变是重点也是难点。课堂教学的变革必须以评价的变革为前提,而评价的变革涉及到理念与技术的层面,难度很大。价值观的评价很难用书面考试来评量,因为,考试具有利害性,这与价值判断的真实性发生冲突。比如学生都希望考试成绩优秀,如果考试答案都是课本的观点,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高中政治学科为例来作一个简要的说明。法治精神是现代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传统社会专制统治的历程十分漫长,学生们在理解法治精神时常常容易出错,可是,如果考试总是考查课本的内容,又会造成学生“死读书”,不利于公民精神的成长。我们来比较下列两个试题:
说明:例如课本中有“法治宗旨是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权利。法律需要所有社会机构、政治团体、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共同遵守。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例题1:国家推进“依法治国”的宗旨是什么?A)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B)法律需要所有人共同遵守 C)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D)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A)
例题2:法治在保障个人的自由与平等,下列何者说法为错误?A)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 B)法律需要政府与人民一同遵守 C)法治不能单靠法律的强制制裁,它需要人民有良好的道德感 D)个人有选择遵守法律的自由 答案(D)
看起来这两道试题的设置差不多,但是,只要仔细比较就能发现例题1只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而例题2则增加很多新知,需要学生仔细辨别每一个选项,这是需要深入理解才能解答的。但是,学生通过了考试,是不是就真的建立了“法治理念”呢?显然不是,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应用价值冲突的现实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价值分析能力,并以现实中维护法治尊严的人物或案例来教育学生,牢固树立法治的精神。当然,还可以从学科协同教育来进一步巩固法治教育的效果。如历史学科可以在这一方面向学生提供有关法治精神方面的史料,指导学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寻求法治的价值。
(三)公民教育师资的培训
影响新公民教育目标实现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合格教师的培养。目前各地进行的教师培训大多采用听讲座的方式,这不符合公民教育的原则。公民教育倡导平等参与、相互尊重、自主自动的培训方式。如果教师培训本身就缺乏公共精神,很难想象培训的效果。
很多教师在公共环境中,常常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常言所说的“不敢造次”。中国文化的传统一代代继承下来的是顺从权威,约束自己,即便有什么想法也不要自以为是。社会学的研究将人们在公共场合的表情、言语、姿态、动作进行记录和分类,进而揭示其背后的价值观或信仰。从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表现来看,大家的眼神往往过多注意这个场合里的权威人士,并且很自然地更愿意听他讲解,希望他做出正确答案,这个人可能是行政领导、专家或者临时负责人。而对于其他不太重要的人,大家的注意力就不会太集中。当然,在不同文化背景中都有这种倾向。只是在东亚地区较普遍、较突出。而在东亚范围内,中国大陆更普遍、更突出。所以,教师培训的重要目标是培养教师在公开场合下的自信心,启发每一个学员敢于讲话,而且,要敢讲真心话。
我们在培训中,取消了主席台,将座位变成橄榄型,主讲人随意坐在普通的位置上,还取消了话筒(这是话语权威的道具),从一开始就强调每个人的自主性。对主持人没有过多介绍,只是以某某老师自称,尽可能降低权威性。同时,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活动设计来创设多样性的机会。如分组竞赛、“破冰”游戏、互动交流、小组讨论、同伴学习、唱歌绘画、调查访谈,等等。例如,我们在培训中,要求分组的学员在黑板上轮流写优秀教师的品质,然后,每队大声读出来。分享的时候,每个人说出自己认为哪个品质自己没想到或者感受特别深。于是,人人都真正参与,并且仔细倾听,感受就很多。在建立小组的时候,为了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亲密性,同时也为了学员们对自己的表情有充分的理解与控制,小组的新同伴做一组表情游戏。通过共同扮演商定的表情,来了解对方。先在同伴中表演,再表演给大家看。然后,分享表演的体会。小组成员在这种适度释放自己的活动中打消了陌生感,为之后讨论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新公民教育师资培训中的学员感言最能体现参与式培训的真正价值,以下感言使我们感到新公民教育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阔。
培训的精彩之一:教师与学生实现真正的平等。也是对自己理念的最好诠释;精彩之二:形式特别。新的交流方式(对我很有用)和新的讨论方式。精彩之三:让我从现实的教育中反思自己,并且渴望将这些理念用于我的教学中。 ——杨春燕 北京市朝阳区清莲学校
开放性的、轻松的、愉快的活动方式是令我感受最深的,在活动中,跟很多人从不相识到认识、合作、相互配合,这个过程是很美妙的,而大家分组式的讨论、发言、贡献、参与、分享,也让我感受到平等交流的美好。 ——贾烨瑾 北京志愿者
今天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自我概念的挖掘,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他们认识到独特的自我是有价值的,他们的想法都是值得肯定的。我十分赞同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自我体验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这也是我在中小学中接触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这里,重视孩子感受的表达,通过发散式的方式引导,使他们在体验中明白道理。 ——李雨钊 北京大学研究生志愿者
从本次培训活动安排的每一个细节,你去细细体会,无不凝聚着主办教师的良苦用心:尊重、平等、合作、以人为本!我真的很感动。 ——窦 芳 扬州市维扬区甘泉小学
注 释:
杨东平:《<重建教育与公共生活的联系>序》,杨东平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7125192
[ii> 章敬平:《新公民教育:续写70年前的历史》,《南风窗》2005年9月刊。
[iii> 王 雄:《公民意识教育:和谐社会的根基》《教师博览》2008年第1期。“什么是民主法治?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其次,什么是自由平等?自由平等就是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社会成员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全体公民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获得有尊严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再次,什么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iv> 王 雄、朱正标:《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德育》2007年第8期,《中小学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复印中心)2007年第12期。
[v> 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详情参见中国公民教育中心网站:http://www.ecfcc.com/
[vi> 深圳南山区公民教育的详情参见南山区基础教育网:
|
|
录入:卢成斌 审核:卢成斌 |
上一篇:
做人与成才哪个更重要——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可能毁了孩子一生
下一篇:
让家长更理解教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