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用谦让之心融解我们社会的狼性 |
2011-8-21 出处:校长室,语文组
|
|
前言: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竞争无处不在。我们时时争,事事争,处处争。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与任何人争,以任何手段争。不择手段之下,竞争于是变成了争抢、争夺、争斗。争抢、争夺、争斗盛行之下,谦让、辞让、礼让成为传说。但争抢、争夺、争斗换来的是内耗不断,是勾心斗角,是发展停滞,是身心俱疲,是互相猜忌。
《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争斗时代,古人倡行的辞让、谦让、礼让,对我们来说就如炎炎夏日的清泉一样急需,它对这个社会来说,恰是一剂十分对症的良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服这剂良药。其实,辞让、谦让、礼让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我们的历史上是一直被传承、延续的,只是因为近代发生的文化断裂才被逐渐淡忘。
辞让,是生活中对自我的洗礼。这期雅虎学堂让我们来辨析辞让文化内涵,重温辞让的历史故事,寻找辞让的文化传统,从中吸取精神养分。学会礼让,得理而饶人,就如同黑暗里为自己点亮一盏明灯,将照亮你灵魂前行的路,成为高尚的人。
内容提要:辞让是什么?从小让到大让,让我们一一解读:孔融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这只是小让,只要能控制自我意识,人人都能做到;再说春秋时鲍叔牙辞让相位举荐管仲,这是大让,把万人争夺的职位拱手相让,胸怀是何等宽广。
最起码为人之道: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意为“没有谦辞礼让的心,不能算是人。”
孟子有个论敌告子,说过一句名言“食色,性也。”却被很多人张冠李戴地认为是孟子的话:饮食男女就是人性。其实,孟子压根儿就不同意这种看法:若以食色为人性,就是将人类混同为禽兽。他问告子,如果食色就是人性,狗也有食色,难道狗和人一样吗?所以,孟子认为辞让就是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之一,因而他说“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荀子·强国》中说“人之所恶何也?曰污漫、争夺、贪利是也。人之所好者何也?曰:礼仪、辞让、忠信是也。意思说,人天生都厌恶争夺贪利的人,喜欢辞让忠信的人。
事实上,人类社会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能得以生存和延续也与人的这一本性有关,人知道辞让,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或面临生死问题时,能把食物、衣被让给贫弱者,从而使得人类作为族群整个存活下来。
可以说,无论是人的本性、人的天生喜好看,还是人的的理性选择看,辞让都是人的一个基本特征。辞让这一人的本性,我们当然不能丢弃它,如果丢弃,人就不成其为人了!
最高明处世之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完整的话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即“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争不竞,所以天下没有能与之争竞的。这些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字:谦。
生活中充满竞争,但竞争却充满辩证法。有的人处处相争,却未必能处处得胜;有的人看似不争,却经常处于优胜地位。
为什么不争是最大的争?举个例子,你跟人做生意能挣10块钱,砍砍价最后能挣15块钱,结果人家觉得你这个人矫情,以后不来找你。如果你不砍价,很爽快,过两天他可能还会来找你,因为他觉得你痛快,如此一来形成长期合作,远比一锤子买卖挣15块钱要划算得多。
不争是最大的争,这句话的另一层深意则是:所谓不争是不针锋相对地争,不争左而争右,不争上而争下,不争今而争明,跟别人错开,人取我予,人予我取,人家要的我给他。看起来很笨,但如果拉长了时间来看,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最有效治国之道:以礼让为国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意思是“号称能以礼和让的原则治理国家,但我只看到了礼仪,谦让到哪里去了?缺少了谦让的实质,就是不能以礼让治国,难道你们把礼当成摆设了吗?”
孔夫子认为,做为国君,不能只凭法制律条来治理天下,必须要以礼让为先。对于国君是这样,对其他人来说也是这样,即君子当以辞让、谦让为荣,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发生冲突,当事一方让一步,矛盾往往就可以解决,至少是为矛盾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文明,国家进步就体现在这种礼让之中。
在国家管理当中,从长远来讲,谦让能给各个方面都带来益处。古人认为,谦让、礼让是德、礼的主体,一人让,从而带动人人让,国家便可安宁久长。把名利地位看得淡一些,对个人对国家都是很有益处的。历史证明,很多国家的灭亡都与统治者、管理者彼此不断争权夺利、争功邀赏关系密切。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不好,那肯定与人人都互不谦让、唯利是图有关。
反过来说,而如果在一个国家中人人都知道礼让、谦让,这个国家将容易治理得多。因此,孔老夫子把推行礼让作为治国的基本之道,同时也是便捷、有效之道。
最受用自处之道:惟行谦君子有终也
《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十五卦是谦卦,卦体中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艮为山。谦卦艮下坤上,“为地中有山之象,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高大显示不出来,此在人则象德行很高,但能自觉地不显扬”。唐朝经学家孔颖达解释说:谦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故曰亨。而小人行谦则不能长久,惟君子有终也。
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这就是谦。谦虚是中国自古做人最重视的美德之一!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六爻皆佳。越是有才,越要谦虚,如谦卦象,山在地下,浑厚内敛,厚德载物。在今天,我们依然应继承古人高论,提倡做人低调,时刻谨慎,不锋芒毕露。只有守下,才能合群,融洽地与别人相处。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一个谦虚的人很快能赢得我们的好感,感到可亲可近;同时,再没有比傲气凌人更能伤人的了,让人厌恶并感到是一个威胁的了。无论恃才、恃贵、恃貌,一旦骄傲处事待人,聪明外露,自以为是,看不起人,都是取败之相,甚为不智,很可能给自己招致不可测的灾变。
西汉开国将军韩信不谦,认为自己功高欲自立齐王,终被刘邦杀掉;唐朝郭子仪将军帮皇帝平定安史之乱,却不居功自傲、谦虚谨慎,终得善终。
最高明人生哲学:退步原来是向前
五代时高僧布袋和尚有首禅理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望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一把秧插进田里,他就要向后退一步。退到最后一步的时候,满田都是青青的秧苗了。布袋和尚以插秧给我们阐述了一种最高明的人生哲学:退步原来是向前!后退和前进,在常识里背道而驰的两个方向,在这里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
后退和前进,其实并不在于你面朝何方,而在于目标所在的位置。面向目标,也可能会越走越远;背向目标,也可能会越走越近。当旁观者无法确定你的目标的时候,所谓的后退和前进就没有了实际意义。我们有时候在努力争,但实际上争的时候,人生的目标——快乐和幸福恰恰却离我们更远了。
对此,当代名僧星云大师说:只有退一步,你才能够看得更全面。我们照相的时候,不是都用过广角镜头吗?如果要拍一幢尖顶的房子,你站在离它半米的地方,可能只看到它的一块砖;如果退后半米,可能就能看见一面墙;再退后一米,可能就能照见整栋楼;再退后一些,可能连房子的屋顶、天空的白云、屋前的花草,全部都能拍进去。能够以退为进是不争,以无为有是富足,以众为我是拥有,以空为乐是法喜,一个人能够不争、富足、拥有、法喜,自然能扩大人生领域。
孔融让梨:教孩子礼让 孩子其实不吃亏
东汉末文学家孔融四岁时,有一天家人在一起吃梨,父亲对他说:“你最小,先挑一个吧。”大家都以为孔融会挑最大的,没想到他拿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不挑大的?”孔融说:“我年龄最小,理应吃最小的,哥哥比我年纪大,应该吃大的。”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教育人们从小就应学会礼让。《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家庭成员之间如能互相礼让,必然能使家庭和睦。对兄弟、姐妹、妯娌、父子等来说都是这样。
曾有一位老师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交流感受,结果有一名学生说:“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会揍他。他这不是谦让,而是是不得已的选择。”现在许多家长们都担心礼让会让孩子是亏,满脑子都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反映了家长们把人生看作一场赛跑,而更错误的是还选择了错误的起跑线,那就是即便人生真是赛跑,起跑线也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些东西,而应该是品德、情商、生活能力等,谦让、礼让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品质。
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那个学生的话说明争斗文化已深入我们社会的肌理,孩子们已被潜移默化。
孔子让路:礼让无分长幼 是官是民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就让了小孩,绕土城而过。孔子后又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说:“项橐虽然7岁,却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说的著名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与项橐有关。
孔子是个长者,又是知识渊博的学者,是个倡导礼仪的人,此时他想到孩子尽管是摆城池玩耍,但也应尊重他的想法,“城”已砌成,但车可以绕道,而且在城面前,车应先让路,这也是一种礼节啊!孔子明白这个礼节,所以驱车绕“城”而过
让不让路,见了谁让路,在讲“礼让”的孔子这不是问题,但在我们现在却是个大问题,有时甚至是学问,比如见民不让路,见官让路;比如见弱者不让路,见强者让路;比如官职不大出门时却让警车开道,让所有老百姓为其让路;比如特权车无视红绿灯,等等。
叔牙让财:重义轻利成就友情千古佳话
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宰相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东方的霸主。管仲有一个从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鲍叔牙。鲍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们曾经合伙做买卖,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些,朋友都认为鲍叔牙糊涂,吃了大亏了。“鲍叔牙真糊涂!跟管仲两个人合伙做买卖,表面说是合伙,其实本钱都是鲍叔牙的;那么,赚了钱,管仲凭什么多分呢?至少也应该一人得一半啊!”。而鲍叔牙却回答说:“你们不明白,管仲家境不好,他有老母亲要奉养,多拿一些是应该的。”
鲍叔牙一直很照顾管仲。齐桓公曾想让鲍叔牙当丞相,但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丞相的能力,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后来两人一起为官,共同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管仲对人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可是了解我、帮助我的却是鲍叔牙!”
管仲可以多取而无愧,鲍叔牙让出相位而坦然,理解、宽容、辞让成就了管鲍之交的千古佳话,管鲍之交也被誉为交友的最高境界。
张英让邻:与邻为善,以德化怨
西汉山阴人陈嚣,与纪伯是邻居,一天夜里,纪伯偷偷把陈嚣家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挪。陈嚣发现后,心想你就是想扩大点地方,我尊重你的愿望,等纪伯回家后,陈嚣自己又把篱笆往自己这边挪了一丈。天亮了,纪伯发现后觉察到陈嚣是在让他,很惭愧,不仅把侵占的地还给陈家,还主动向后退让了一丈。
无独有偶,让邻的故事清朝也有。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家两代为相,即张英和张廷玉,权势显赫。在张英起初已官至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时,老家他的家人建院墙,想把墙基往外推三尺而与邻居产生矛盾,一纸书信发往京城,想让做大官的张英出面压制对方。
谁想张英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遵循张英教训,把墙基退后三尺。邻居为此感动,也退后三尺,为后人留下“六尺巷”的礼让佳话。
与邻为善,以德化怨,这就是我们的传统之一。宽容待人、礼让待人不只可避免争斗、吵闹之苦,还可以感动邻人,使邻里和睦,终使得邻里互助,毕竟“远亲不如近邻”。
刘弘让贤: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西晋时期,镇南将军刘弘举荐皮初为襄阳太守,朝廷认为皮切名望低,不宜做襄阳太守,举荐东平太守夏侯陟,而夏侯陟是刘弘的女婿。刘弘向朝廷上表说:“夏侯陟是我的女婿,应该避嫌。”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话,让皮切做了襄阳太守。
刘弘并非举贤避亲的孤例。清朝有个官员叫李永绍,山东宁海州西解甲庄人。康熙47年,朝廷任命李永绍为顺天乡试主考官。
李永绍的大女儿就嫁给了杨家的一位书生。这位书生女婿聪敏过人,勤奋好学,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要参加乡试了,李家有人告诉他,说“你今年定能金榜题名”。杨公子起先只当别人是说吉利话儿,后来才得知话出有因,原来此次考试主考官是自己岳父李永绍。杨公子想自己想凭真材实学考功名,如果是岳父做主考,考中了别人也会说三道四,所以放弃了考试。
张良让老:每个老人都有“太公兵法”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年轻时,他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下邳。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碰到一个老人。这位老人走到张良旁边时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拾。张良看他是老人就把鞋拾了上来。结果老人又让张良给他穿上!张良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跪在地上给老人穿上了鞋。老人对张良说:“你这孩子能培养成才。5天后的早上天一亮,你就到这里来!”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到了桥上。不料老人已在那里了,见了张良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五天后的早上再来!”又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五天再早点来!”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来了,高兴地对张良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说:“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天亮了,张良一看那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得到这本奇书后,张良日夜诵读,终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名臣。
张良为老人拾鞋、穿鞋,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是窝囊,但正因为礼让老人,张良才有机会获得老人的赏识,被传授给兵书。不是每个老人都有《太公兵法》,但每个老人都有用毕生经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人类的知识、经验正是在老幼礼让、互帮中传承的,毕竟没有哪位老人愿将经验传授给没礼貌、不尊重自己的人。
后来李尚书闻听此事,大赞女婿,并告诉他自己是主考官,但不是本省的。这位杨公子最后在雍正朝考取了举人,那时李尚书已告老还乡。
《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古人还说:举才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才不及务,奸无所惩,若此道不改,求以治乱,难矣。所以,古人倡导举贤避亲,并建有回避制度,可我们现在不只举贤不避亲,而且举愚不避亲,让老百姓义愤填膺,但又无可奈何!
孟之反让先:领导者当不揽功不诿过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
孔子这里讲的孟之反的确是“反着行事”。通常在战场上打了败仗,敌兵追杀,哪一个敢走在最后面?孟之反则不同,他让前方败下来的人先撤退,自己一人断后,快要进到自己城门时才赶紧用鞭子抽马屁股,超到队伍前面去,然后告诉大家说:“不是我胆子大,敢在你们背后挡住敌人,实在这匹马跑不动,真是要命啊!”
后世对孟之反十分推崇,认为他善于立身自处,怕引起同事之间的摩擦,不表功自己,自谦以免除同事之间的忌妒,以免损及国家。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像孟之反一样,时刻体察自己的下属,不揽功,不诿过,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追随。但我们现在的一些领导往往将部门内的成绩完全归功于自己,一旦出问题,又喜欢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这样的领导者往往最终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公元前628年冬,求功心切的秦穆公不听老臣蹇叔的苦劝,坚持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攻打郑国。结果秦军被助郑的晋国军队打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也被俘获。后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被放回,秦穆公说“我不听蹇叔的话,使三位受到如此侮辱,这都是我的罪过啊!”秦穆公承担全部责任,感动群臣,秦国上下团结,果然三年后得以复仇。
冯异让功:不挣面子反得到更多面子
冯异是东汉开国功臣,武艺高强,有谋略,善用兵,为东汉开国屡立战功,但他为人谦虚,“行与诸将相逢,往往引车避道”。上阵打仗,冯异跑在头里,不打仗时老落在后面。将士们休息时聊打仗经过,有时候为争功甚至闹得脸红脖子粗,各不相让。此时,冯异就偷偷溜到大树底下躲着,于是军队里称他为“大树将军”。
由于冯异竭智尽力不争功,即使有人进谗言,刘秀也能开诚布公,始终重视和信任冯异。争贡献不争功劳,重实际不务虚名,用行动而不是不用口头去挣面子,结果冯异得到了更多的面子。才德勿夸,功成不居,“大树将军”的雅号一直流传了下来。2000年来,作为功劳甚巨而谦让不居的典型,冯异一直受到赞誉。
在我国的文化中,冯异的“才德勿夸,功成不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被演化“将军树”这种具有象征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和诗歌意象,这种价值取向和诗歌意象常被提到和用到。杜甫《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之三就写到“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用冯异典故说武卫将军人虽谢世,但功绩犹存。唐代诗人王昌龄也写道:“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用冯异事感叹自己尚未建立功业。甚至直到清末民初时光复会还立誓并践行着“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廉蔺相让:重国轻己才不会争权夺利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地位在老将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宣称:、“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而蔺相如听说以后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尽量避开廉颇。
有一次蔺相如远远看到廉颇的马车迎面驰来,就下令车夫把自己的车转到旁边的小路上,以避让廉颇。蔺相如的手下觉得主人这样非常丢脸,提出要离开他。蔺相如对手下说:“如今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个人在。一旦两虎相争,将对国家不利。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需要先考虑国家的利益,而后才能顾及个人的恩怨呀!”。廉颇听说后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谦和礼让、严己宽人”,主要是指为人处事要谦虚、诚实,宏宽大度,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他人宽厚、能容人,这一直是我们崇尚的传统美德之一。可惜的是,现在这种传统已被内讧、内斗锁取代。著名学者柏杨就说“中国人的窝里斗,可是天下闻名的中国人的重要特性”。他还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
文公让战:守信礼让 后下手为强
春秋时期,晋文公因为流亡时受恩惠于楚王,答应如果其回国后两国开战,则主动让晋军退避三舍,古代三十里一舍。后来晋楚作战,晋文公践行诺言,主动退90里地,才停下来布置好阵势。
楚国的领兵将军成得臣看见晋军撤退,不听部下劝告,紧追晋军到城濮。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只好在战场上比高低了。”结果大战开始后晋军使用骄兵之计,让楚军中了晋军的埋伏,楚军大败而归。
军事上讲究“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但晋文公不让则是失信,如果他先下手为强,也许可以可获一战之胜利,但恐怕很难成就霸业,因为不讲信义的人和国家,别人和别的国家是无法相信的。信盖天下,然后方能约天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说:“信,国之宝也。”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是因为他把国家管理者对民众的信用看成是不可侵犯的“国之宝” ,领导者只有守信用,不失于民,才能取得百姓的认可和爱戴。
让,不是懦弱,不是妥协,更不是退却,失信则理亏,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是遵守信义基础上的礼让,体现出一种胸襟和姿态。从另一方面来说,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其实也是一种曲折的智慧。
晋商让伴:投桃报李方可共渡难关
山西晋商票号能红火达一个多世纪绝对有其缘由,其尤值一提的是晋商的“相与”。晋商把经营过程中发生业务往来的商号之间的联系称为“相与”。商人重利,但晋商的“相与”关系却是建立在信义基础上的彼此相让互利、患难与共的合作关系。当自己的“相与”面临困境时,晋商往往能不计得失,鼎力相助。
大盛魁商号与天亨玉商号是晋商两家著名的商号,两家也是“相与”,后来天亨玉的东家将要破产时,便登门求大盛魁拉一把。作为“相与”,大盛魁慷慨借银数万两,帮助天亨玉改字号为天亨永后继续经营。后来当大盛魁也面临困境时,天亨永也回报以鼎力支持。两商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互相支持中,共同渡过难关。
商人言利无可厚非,但商人如果重利而轻义,为利互不相让,彼此攻击则必然难坚持久远。以企业经营为例,只以超过竞争对手为目标的企业家永远都只能做二流企业家。最成功的企业家反倒不会把竞争看得太重要,他们真正考虑的是用最有效的手段整合资源、联合对手,追求合作、互惠、双赢,如古语所说“君子不战而胜”。
有人说竞争能提高效率,这可是莫大的误解。从长远来看,竞争或准确地说为争斗,只会降低效率,企业之间的敌对和相互遏制、打压,只会带来市场混乱。要想打破零和游戏,实现正和游戏,这就需要礼让精神,需要真诚和信任,变争斗为合作。
伯夷叔齐让国:能以国让,何况权乎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后来孤竹国君死了,按照当时礼仪,长子伯夷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遗愿,国君应由叔齐来作。”于是他就放弃君位,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国外,和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人们只好立孤竹国君中子继承君位。
伯夷、叔齐兄弟后投奔周武王,但又不满周武王拒绝出仕,不食周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是古代有名的高洁之士,孔子对两人非常推崇,认为他们是谦让守礼的典范。孔子评价的缘起是这样的:卫国的卫灵公死后,他的孙子出公辄继位,此时灵公的儿子、出公辄的父亲蒯聩在晋国,晋国要送蒯聩回国继位,这样就形成了父子争国的局面。两相对比,古代先们从伯夷、叔齐的行为里看到了仁义,看到了谦让,而这些正是需要弘扬光大的品德。
“能以国让,仁孰大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伯夷、叔齐不为王位相争而相让,的确难能可贵。历史也证明,面对权力不争反让的例子实在不多,为争权而互相仇杀的倒是不计其数。也许正是因此,伯夷叔齐让国的谦恭揖让经孔子等先贤推介而发展成为民族文化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什么我们失去了谦让之心
教育失当:成人争斗不已,孩子岂会谦让
我们为什么失去了辞让之心呢?谦虚礼让首先是一种礼仪,而我们从小就就没有接受谦虚礼让的教育。失去辞让之心,教育先应担责。
宋代人苏易简,少聪悟好学,才德兼备。年仅20岁就中了进士。皇帝组织考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后苏易简官至参知政事,宋太宗询问其母薛氏:“何以教子,成此令器?”薛氏回答说:“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宋太宗夸奖道:“真孟母也!”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但细想回来,孔融不是天生就懂得谦让,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孔融是孔子之后,有文化传承因素,再加上其父母都是知书达理之人,所以才会懂得谦让。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处处强调竞争,座位要抢靠前的,学习班要比别人报的多,考试要比别人成绩高,什么都强调争抢,孩子可能想到谦让吗?而且我们成人也是竞争,孩子怎么可能学会谦让?种瓜岂能得豆?
有人说如果按照让孩子谦让,孩子到社会上会吃亏。其实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很多挖空心思算计的人最后反而走了弯路,有的甚至身陷囹圄,有的过了若干年再遇见,发现他居然又回到了原点,正重振旗鼓准备再次算计呢!而那些从容谦让、努力做好自己的人虽然有时暂时吃亏,但最终却获得了幸福…
缺乏自信:高手总让对方先出招
我们为什么失去了辞让之心呢?还因为争抢者本身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担心不通过争抢无法得到。说得再狠一点,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实力的外力表现。谦让体现的是一种从容自信,是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武林高手总是让对方先出招,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必胜,因而不去计较这点小小的优先。下棋的高手会先让对方几个子儿,以示谦让,那是因为他自信对全局的把控。谦让表明我们有能力主动让出一些给别人,我们有能力支付这些资源或特权上的些微出让。我们有信心,这些小的损失不会真的损害我们的整体利益,不会对我们的成功、幸福有实质的影响。
作家王蒙在《老子十八讲》中说:争名夺利的事绝对不干,可是越是这样就越没有什么人能够和他争。因为你想和他争,他说我不争,他说你要争名和利,那么名和利就归你。但是我对道的体悟归我,你抢不去;我的学问归我,你抢不去;我的人格归我,你抢不去;我的水准归我,你抢不去。所以一个真正有自信心的人是不愿意和人争名夺利的,他是不愿意蝇营狗苟的。
人们走的道路可能差距很大,但我们总会以自己的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自己的心灵栖息地。回头看,当初大家都在争抢的东西并不是那么的必不可少。而且当你不认为一定要削尖脑袋去跟别人争抢时,你真的会少很多压力和焦虑。
特权横行:“我已吃亏了,为何还要礼让”
苏东坡郊游,见众多农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小田埂上,不料迎面走来一位挑泥农妇。二人相对,各不让路。苏东坡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吾乃读书之人,妇人理应让道于我。”农妇一笑说:“既自称读书人,当会对对。”东坡说道:“胸藏斗牛,对对何难?”农妇遂脱口而出:“一担重泥挡子路。”东坡大惊,知“重泥”谐音指“仲尼”,“子路”实指孔门弟子子路。思忖良久,无言以对。两队田埂上送泥返回的农夫望着他的窘态,哈哈大笑。东坡总算机智过人,见此情景顿有所悟,赶紧对道:“两行夫子笑颜回。”夫子谐“夫子”,颜回亦孔门弟子。众人一听齐声叫好,东坡这才解了围。
一个社会要形成互相谦让、礼让的风气,需要有社会公平为支撑。试想如果特权横行,人们就会觉得我本来就很吃亏,为什么还要辞让、谦让!苏东坡以为读书人就该享特权,可农妇就不认这一套,你要凭本事对了对子才行。
可我们现在呢?豪华病房下的医疗特权、特殊号牌下的行驶特权、垄断企业的福利特权、机关人员子女优先录取的就业特权……种种特权下,享特权的沾沾自喜,享受不到的能不私下大骂吗?不少人嘴上议论起特权来慷慨激昂、义愤填膺,内心里却对特权充满了羡慕和膜拜,抱怨自己为什么不能享受特权,“恨爹不成刚”。
都在一门心思想获得特权,谁还会想到谦让、礼让某人?
失去仁心:没有仁心怎可能有仁道
关于礼让,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何晏说:“让者,礼之主也。”,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说:“让者,礼之实也。”就是说懂礼貌的人的本质是谦让。其实,礼的更本质内涵是仁,仁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是人的基本性情,比如亲情、友情、恻隐之情。仁是礼让的内在根据,礼让是仁心的外化。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仁心——一颗善良、谦和、仁厚的心,他不会对别人谦让;没有善良、谦和、仁厚之心的人即使对别人谦让,那也不是真正的谦让,而会是因为有所图才去谦让,这样的谦让其实是为了更大的争抢。
有仁心,始可有仁道。意思就是说“发于仁心,乃有仁道”。孔子就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这样的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仁者爱人。如果一个人不“爱人”,他是绝对不会真正的去谦让、礼让的。山西黑砖窑的窑主会在吃饭时谦让智障窑工吗?血汗工厂的厂主会去和工人谦让吗?生产毒血旺的黑心商贩会与买主谦让吗?与民争利的地方政府领导会与拆迁户谦让吗?
要是人们都像孔子说的那样有爱人惜人的仁心——当官的有仁心,经商的有仁心,同事邻居有仁心,亲朋好友有仁心,老板和职工有仁心,每个公民都有仁心,那么人人爱人如己,人人惜物更惜人,这样人们人与人就肯定会互相礼让、谦让。
当仁不让:争的应该是品行和德行
《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意指在符合道义的事情面前,即便是面对老师也不必退让。在古代,老师便是权威的代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导代代相传。但孔子也告诉我们:在仁义面前,即便是面对老师也毫不退让,即权威不是绝对的,只要我们所做的一切是正确的、是符合道义和道德的,我们就应该坚持到底。这其实在告诉我们,不是说所有事情都要让,有些事情我们必须争,要“当仁不让”。社会公共权力只有落在有品德、有能力的人的手中,才会社会最大程度的有益。因此应该在公平的原则下展开竞争,让有能力的人获得与其能力相当的地位和权力。这便是孔子所说的“当仁不让”。
是争还是让是有原则的。有则故事说一位即将出征平叛的将军与一位老人下棋,结果将军赢了个痛快。等出征回来又与老人对弈却输得一败涂地。将军甚是疑惑,老人告诉他:“前番将军即将出征,为让你有信心建功立业,存心让你,现在你得胜回来,我无所顾忌了。”原来老人并非不争,而是以让为争,争的是棋盘以外战场上的胜利,为的是国家利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争还是让、争什么、怎么争很重要,争的角度不同,高度悬殊,境界各异,是为一时一事一己一私而争,还是为他人、群众、集体、国家而争,高尚与低俗、无私与自私,有着天壤之别…
争也君子:竞争必须符合公平有礼原则
《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指“君子没有可与别人竞争的事,假如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了。先相互拱手作揖行礼表示尊敬与谦让然后登台比赛,比赛结束后退下赛台和睦地喝酒。这样竞争的人也是君子。”
射箭是孔子倡导的“六艺”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军训。射礼当中虽充满竞争,但却是一种君子之争。孔子之所以推崇这样的竞争是因为这是公平、讲规则的竞赛。《礼记》中的“射仪”,就是射箭竞赛的礼仪规范, 强调参赛者的德行修养,其次才讨论到比赛胜负。这种公平竞赛精神,类似于现在的奥林匹克精神。
其实,社会竞争有时是难免的,但即使要争,也要以彬彬有礼地竞争,孔子强调谦逊礼让、公平竞争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对现代来说也是完全适用的。
另外,竞争归竞争,对于竞争对手,仍要保持尊重。人是平等的,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所以只能通过公正、公平、公开、合理的方式进行竞争,以实力论高下。孔子所谓“无所争”,是指一种平和、宽大的心态,不为满足自己个人私欲、好胜心、利益而与人争。凭实力公平竞争,但无论胜负,都应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干戈止息:被迫相争得理须饶人
俗语云:饶人不是痴汉。有时一些人可能是被迫相争,当双方争论已到剑拔弩张的时侯,被迫相争的一方即使占理得势也应当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风范;切忌穷追猛打,将对方逼入死胡同。那样不仅不能争赢对方,反而会扩大矛盾冲突。当然,“饶人”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这就是力求在无损于双方面子和尊严的情况下达成妥协,要做到这一点,言语方式和言语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禅师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顾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没多久,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但出乎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尔后,再也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以柔和驱怒,以谅解息争。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用斗争来对抗争斗的结果往往是引起更大的争斗。与其相反,如果用谅解的态度则可以阻止争斗。
结语:礼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我们很多时候在争,但当别人礼让时,我们还是能感受到礼让有一种力量。在排队的时候,在驾车的路上,在两三个人同时要进的门口,在满座的公交车上…当有人微笑着伸出手,做出一个礼貌的“请”的手势,请年长者先走,把座位让给他们时,让你的车子可以从容转弯时……这些美妙的时刻,彼此的微笑都会使双方的心里感受到温暖和愉悦,感受到礼让的美妙和神奇的力量。
不争不好吗? 哪怕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人心就会一下子变宽,世界就会一下子变大。也因这少争,笑脸多了、握手多了、礼让多了、真诚多了、热情多了、友谊多了、朋友多了、 情浓了、意厚了、爱多了。
杨绛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诗曾广为流传:"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现在绝大部分人应该都算“仓廪实”了,我们也该“知礼节”。知礼节,我们其实可以先从找回辞让之心开始。
(来源:雅虎学堂)
|
|
录入:卢成斌 审核:卢成斌 |
上一篇:
避免七种不良家教
下一篇:
如何帮助孩子发掘激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