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
|
三生教育: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2011-8-30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
|
2011年4月28日,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报和北京市大兴区、海淀区教科所联合主办的“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对话沙龙”第四十六次活动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博士围绕“三生教育”的内涵、任务、实施途径做了详细的报告。
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系来看,生存是生命和生活的基础条件,表现为不同的生存状态及相应的生命活力;生活是生命与生存的具体形式,表现为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的丰富程度;生命是生存和生活的实质内容,可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层面加以考察。
基本内涵:生命、生存、生活有机统一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讲,实施“三生教育”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为目标的本真事业。
生命教育: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教育:解决安身立命问题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
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努力奋斗,追求幸福;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教育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实施途径: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
实施“三生教育”需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快乐教育理念、和谐教育理念的要求,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
学校教育:知行统一,文化育人
首先,要强化课堂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专门的“三生教育”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要充分挖掘其他各门课程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
其次,要突出实践活动。开展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特别是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关键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再次,要注重文化育人。以塑造学校形象和提炼学校精神为重点,以比较优势和特色创新为核心,以培育服务作风、教风、学风“三位一体”的优良校风为目标,深入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主题鲜明、雅俗共赏、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家庭教育:家校互动,同心协力
教育部门要主动引导、帮助和协同家庭实施“三生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信箱、家长热线电话、家校联系制度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选择适合的家庭教育内容,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家长提高综合素质,用积极、良好的行为给孩子作榜样和示范。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交流会和个案分析会,召开家庭教育咨询会、研讨会,推介家庭教育书籍和家庭教育影视片,开展家访、与家长交心谈心等方式,形成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围。
社会教育:整合资源,共同推进
教育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争取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社会教育资源,通过社会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共同推进“三生教育”。
总的来看,实施“三生教育”要坚守教育本真,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训体验、教师垂范、家校互动等方式,使学生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事理,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真正把人引向生命领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生活未来,促进人的自身和谐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下一篇:
教育写作应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