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让校史资料充实起来 |
2011-9-5 出处:校长室,语文组
|
|
校史是学校珍贵的历史记录,具有独特重大的育人功能。如何让本校的校史及资料充实起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每个校长都必须重视并努力去做的事情。
为此,校长不应满足于文字简短的“学校简介”,而是要遵循“纵不断线,横不缺项”、“彰明因果,揭示规律”、“资料翔实、特色鲜明”等史志编修的原则和要求,积极通过广泛征集、查阅资料和走访当事人、知情人等途径,尽可能详细地记述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如我市官桥小学,近年来下功夫追溯悠久的办学历史,由宣统元年创办的公立宏毅高等小学堂,上溯至明朝正德年间创办的明德书院,从中获得了不少教风严谨、学风勤勉、英才辈出的宝贵史料,很好地加深了校园文化底蕴。从这里走出的严济慈、葛正权等23位博士的事迹,给学校开展的“雏鹰共争章”、“班级竞文明”、“名校续辉煌”等主题实践活动起到了强有力的鼓舞和促进作用。又如我市南马高中,适时将并入本校的千祥高中的大批优秀毕业生的信息编入校史,使勤奋好学、奋发有为的榜样力量更加强劲、感人。
大事记,本身就是校史编写的主要体裁。多年来,很多中小学校形成了记载、编写《学校大事记》的好习惯,既有力推动了当下的工作,又为校史编写积累了丰富的有用资料。校长在保持这一好习惯、好做法的同时,应采取措施,克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使《学校大事记》充实起来:
一是走出“没有大事记得少”的误区。学校工作无小事,对办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均可以作为“大事”及时加以记载。
二是弥补“时断时续记不全”的缺憾。对某些年份(阶段)的资料残缺,应想方设法进行补充。
三是诊治“记述过粗欠准确”的毛病。对所记大事,力求要素齐全、内容准确;对大事涉及的数据、人物等,务求真实可靠、保持历史原貌。
四是矫正“评功摆好不报忧”的偏向。曾对本校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安全及其他事故,或在校内外造成不良影响、受到处分处罚的人和事,应同样视为“大事”如实记录,不避重就轻、文过饰非。
五是避免“虎头蛇尾乏后劲”的弊端。抓实年终汇编工作,扩大平时积累的成果。为了提高《学校大事记》的质量和效用,学校不妨以题名、前言、目录、正文、图片、附录等章节精心编排,使其内容更翔实、脉络更清楚、形式更美观、查阅更方便。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对学校或单项工作“大事”、“十件大事”的评选活动,以收到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良好效果。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各中小学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横店镇中心小学,原先规模不大,改革开放后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风尚,大手笔改造校舍校园,不断强化篮球等体艺特色,如今已办成有48个班级、2300多名学生和优美环境的名牌小学。三单乡中小学是我市内唯一一所山区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得到了社会的大力支持而“一路高歌”。因此,不失时机、浓墨重彩地记写改革开放30年来各校的成果和特色,既能情真意切、对比强烈地反映出今昔巨变,续写好学校发展史,加厚、加重校园文化积淀,更能激发起教职员工敬业奉献的工作热情,推进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与此同时,针对目前文印资料过多过滥的实际,校长还应切实抓好每年至少一次的学校资料收集、整理、立卷与归档工作,使散乱的各类资料“精”起来。学校除了要做好常规性资料的整理立卷外,还应着重加强校园文化资料建设,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精益求精的加工工作,尽量按有关规范要求及时整理立卷,力争做到分类清楚、编目清晰、装订结实,便于保管和利用,以有效提升学校资料的品质和效益。
《中国教育报》
|
|
录入:卢成斌 审核:卢成斌 |
上一篇:
走向对话:一种新的德育模式
下一篇:
校史:应大力开发的“校本课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