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诚信在讲诚信中缺失 |
2011-12-1 出处:校长室,语文组
|
|
作者:邓政阳
古往今来,诚信都备受人们推崇。《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因此,无论是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十分重视诚信教育。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诚信教育。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诚信教育提上了新台阶。《意见》提出要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要求各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自《意见》发布以来,各学校及德育工作者都努力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积极开展诚信教育。但很遗憾的是,在诚信教育课程之外,我们仍然看到了诚信的缺失。
一、耐人寻味的公开课
这里的公开课,也包含展示课、汇报课。毫无疑问,只要公开,就会受到高度关注,这对上课者来说,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因此,为了追求完美,上课者就会采取一些措施,如选择好的班级和好的学生、提前布置问题并安排回答问题的学生、提前进行上课演练等。这些现象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社会人士的关注。如《光明日报》就曾报道过类似的事情:一个学生放学后回家,父亲问道:“今天公开课上谁表现最好呀?”没想到女儿的回答却是:“老师表现最好!”这位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的家长很诧异:“为什么?”女儿回答:“老师今天对我们可好了。”他再追问:“那平时呢?”女儿说:“她好凶,经常批评表现不好的学生。”作家叶开在听孩子乔乔所在班级的公开课后,也被告知这种公开课事先已经演练好,一旦有提问机会,班里大多数学生都要举手,但老师只找举左手的人回答问题……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上公开课的老师都是如此,只是,这种现象已非常普遍,以至于我们的学生对此都已司空见惯了!
二、形同虚设的检查
各个学校都会接受来自各方的检查或是访问,而每到这个时候,学生就不得不紧张地忙碌起来。一是忙打扫卫生。事实上,每天各班都会有值日生负责打扫卫生,但一旦学校要接受检查或是访问,学校就会在检查或访问前一天大张旗鼓地组织全体学生打扫卫生,更有甚者还会占用学生正常的上课时间。二是忙准备材料。每每有检查时,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要焦头烂额地准备材料,而很多材料是平时压根就没有的或是需要造假的,有时候老师们忙不过来,就会叫上几个信得过的学生帮忙。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很多学校会瞒报学生人数,有的甚至还会劝学生放弃考试。另外,为了在素质教育的旗号之下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学校通常会有两套课表,一套是内部的,课程安排是主课多而副课少,老师和学生实际使用的就是这套,另一套张贴在教室里,用来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应该说,学校这样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却一直挥之不去,各学校既要响应国家号召,又要顺应家长及社会提高学生成绩的需要,两者很难兼顾,于是只能作假。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作假伴随学生在校学习的十几年,即便他们想诚信也没有诚信的环境,到最后不得不被环境同化。
三、名不副实的先进
在评学生先进的原则方面,每个学校都会毫无例外地要求被选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显性的规定。但在评选时,估计很少有学校能够真正坚持这个原则,成绩依然是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因此,我们时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先进评选结果的不满,而不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认可学生的品德。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对符合评优条件的学生做一个班级测评,让同学们共同参与评选活动,以发现候选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当然,这并是说先进学生不能犯错误,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错误。没有全体学生的民主测评和积极监督,自然很难评选出名副其实的先进。本是用来鼓励学生进步的先进评选都变得不再真实,那类似的先进评比当然就很难实现其预期目的,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对诚信的质疑和抵触。
四、急功近利的参赛
在网上搜索“中学生比赛造假”,会发现原来这样的事件是如此之多。如在2009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中,代表中国参赛的重庆大坪中学女足本来身份竟是中国女足少年队。《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把虚伪造假种进孩子的心灵》的文章,文章质问:对这些国少队和重庆大坪中学女子足球队队员来说,这样的弄虚作假的经历,对于她们幼小的心灵而言,意味着什么?神圣的体育比赛,还会继续有光辉吗?连国际大赛都可以作假,她们今后对待所有的事情,还会有真诚吗?带着孩子作假,把虚伪作假种进每个孩子的心灵,难道我们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为的就是名次?
鲁迅在五四时期就呼吁要救救孩子,90年过去了,我们居然还得再次呼吁!
难道比赛结果比诚信更重要?
五、饱受争议的有偿家教
现在对有偿家教的基本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有偿家教是教师滥用职业身份为个人谋私利,会影响教学精力,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另一种认为,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补课纯属个人行为,是获取报酬的一种合理方式,无可厚非。
姑且不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论。事实上,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出台了禁止有偿家教的文件,而且很多学校也会在开学之初让教师签署一份师德承诺书,承诺“不进行有偿家教”,有的学校还会给家长发一封抵制有偿家教的信。问题在于,很多教师一边承诺不进行有偿家教,一边又在暗地里进行有偿家教。很多学生一方面不得不参加自己老师组织的家教,另一方面又对这样的老师嗤之以鼻。这样,不仅损害老师的形象,也对诚信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其实,在我们的校园里,丧失诚信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教师论文东拼西凑;交钱发表论文;请人代写论文;论文评比走关系;课题作假;职称评定作假;评优跑关系;加分作假;备课作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面对这些怪象,我们迫切地需要自我反思。
曾几何时,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被喻为人类最圣洁的地方。欧阳修在《议学状》中说:“夫建学校以养贤,论材德而取士,此皆有国之本务。”只有学校和老师自身诚信,才能为学生营造诚信的氛围,使诚信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邓政阳,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教师】
|
|
录入:卢成斌 审核:卢成斌 |
上一篇:
师德规范规制的国际视域
下一篇:
避免尴尬:紧扣德育的核心目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