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ww.xtedu.com/jcjy/dygz/200906/2512.html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某些高中生出现道德失范、文明失落的倾向。我们从中看到传统文化正遭遇“遗忘危机”,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德育“传统模式”中被扭曲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应当重视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关键词: 道德现象 传统文化 高中德育
一、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
当前,我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与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某些高中生出现道德失范、文明失落的倾向,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一些特征。
无孝不雅——把追求个性演化为孤芳自赏。孝文化的灵魂是“博爱” “德义”和“敬让”。今天的高中学生,追求个性解放,富于民主思想和开拓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部分高中生敬老意识日趋淡漠,对长辈的行为、观念不够尊重和理解;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或很少主动照料过父母;处事、看问题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感受;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注重玩乐享受,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父母的期待;要求买手机、mp3、mp4等所谓的必备学习用具……不尊重师长、乱扔果皮纸屑、满口脏话、江湖义气等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有时相当严重,大有“丑陋的中国人”之嫌疑。然而,某些高中学生却认为这是个性,富有时代气息,有派头,“酷”极了,“帅”呆了,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然抛于脑后。
自私自利——同学与同学之间缺乏真挚友谊。高中学生的交友出现了功利性的特点,如果没有利用价值,友谊就昙花一现,很难持久。
弄虚作假——在心灵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今天的高中学生,该掩饰的东西不想掩饰,是非倒置,观念模糊,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往往也采用弄虚作假的方式,欺骗人心。最常见的就是考试作弊。
好逸恶劳——将创造与享受根本对立起来。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古以来,人们一向赞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精神,鄙视、谴责那些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人和事。少数高中生学习吃不得苦,生活上向高标准看齐,喜好打扮,厌恶劳动等。
纪律涣散——在渴望自由解放中放纵自己。有的高中学生纪律观念淡薄,上课东张西望,作业半壁江山(答题时东拉西扯),考试交头接耳,下课玩物丧志(上网游戏),有的高中学生甚至不服管理,打骂老师,离家出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二、“传统文化”正遭遇“遗忘危机”,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德育“传统模式”中被扭曲。
对于目前严重存在的道德滑坡,我们需要冷静地分析其原因。
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采访或调查显示:不少学生不仅不能正确说出端午节的具体日期,对端午节的习俗、由来更是一问三不知。然而,提到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他们却夸夸其谈。这是否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的民族文化正被新一代逐渐“淡忘”?造成现代青少年“西化”以及民族文化被“淡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今的教育并没有给孩子一个尊重、沿袭传统民族文化的环境,对于缺乏批判接受能力、模仿力又极强的青少年来说,被“西化”就不足为奇了。
现今教育中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被智育或其他的功利性强的教育所替代。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及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升入大学被看作是唯一的成才之道,而升学又取决于分数的高低。这就使得大多数老师、家长把对孩子的知识教育放在首位,往往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德育的过程中忽视知情结合、德智同行,或是严重出现偏颇,片面追逐智育开发。德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浪费了丰富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天然资源。
在德育模式上,许多中小学校无视社会发展规律,始终让德育工作停留在单一的“传统模式”中。“传统型”德育模式有目标明确、方式划一、易于操作等优点,它的最大成就就是通过学校、课堂灌输给学生大量的道德知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为干瘪的教条口号,或成为漂亮的外衣。德育工作还在沿袭几十年一贯的方式:希冀搞两次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就能使学生爱国,搞两次捐助活动就能培养学生的爱心,组织两次环保征文就能使学生爱护环境,签两回名、宣两回誓“做文明人”就能使学生讲文明……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否过于幼稚?除此之外,许多学校还喜欢以“运动”的方式跟着社会政治形势转,诸如三月“学雷锋”,“助残日”里扶贫困,一会儿抓这项教育,一会儿抓那项教育,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某项教育。风靡一时的“衡水热”“洋思热”“捹茶热”等,不正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学校德育的无奈吗?人的德性不是暴风骤雨般可以一蹴而就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染作用在急功近利的德育模式前已荡然无存。。
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种种虚假行为是扭曲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明知那些平常又频繁的宣誓签名活动起不到什么作用,却“轰轰烈烈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如爱心捐助,其目的一是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二是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善良和爱心,但这样的活动常常让我们搞变了味。关爱贫困生的前提是必须维护他们的自尊,纽约州立小学救济那些穷苦孩子的原则是:“不能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觉到他们在接受救济,因为救济的最高准则就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关爱是浓浓的,却又是悄然无息的。而我们使受助者感觉获得的不是帮助,而是施舍;不是温暖,而是寒冷;手里捧着钱物,心里却在流血。那捐助者呢?由于捐助的方式多是搞摊派,甚至利用儿童爱攀比的心理,对捐得多的孩子竭力表扬,因此表面看来是轰轰烈烈,实际上捐助者中隔岸观火无所谓者有之,囊中羞涩无奈者有之,居高临下施舍者有之。“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这样的捐助活动很难谈得上真正地付出爱心。只有没有劝利引诱的行善才是真心行善,只有自愿的付出才闪烁着爱心!
其他诸如一面大讲保护环境,杜绝白色污染,一面又为了蝇头小利大量使用塑料发泡饭盒(虽然国家已严令禁止使用);为了迎接上级的检查,带着学生弄虚作假;为了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能上好大学,竟然另造档案……凡此种种,在不少学校都可见到。教育者也许习以为常,却没有意识到,假作真时真亦假。狼没来时喊“狼来了”,当狼真的来了时,真话就成了假话。什么远大的理想,什么无私奉献,什么模范榜样,谁还会相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孩子们诚信的大厦在大人的谎言中动摇、坍塌!
德育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真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教育者自己都不能做到的决不要求学生去做。“真诚只有用真诚来唤起,信念只能靠信念来铸造。”
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的借鉴意义。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应当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1)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可辅之以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感化,以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教化作用。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单就儒学思想中的“修” “仁爱” “礼仪” “信” “义” “廉耻” “忠” “孝” “自省” “ 慎独”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类似相关内容而言,如果剔除其阶级的功利色彩的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帮助。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有道”。所谓“有道”有两个特点:其一、所有的人都按照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称其事。其二、不要使礼之“分”走向破裂和对立,社会道德规范基本一致。如,基本社会生活规范、良好行为的养成及礼节、礼貌教育、守秩序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学校要努力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可开展如经典诵读、礼仪践行、 乐音怡情(选择主题纯正,节奏平和的乐曲,在休息时间播放)等活动。
注重开发弘扬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 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编写校本课程资料,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此外还可因地制宜,编写校本教材,比如许多地方现在还保留着春节贴对联的风俗,讲习对联文化,既能让学生欣赏文字形式之美,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同时还能把握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传承与创新的脉络。
注重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传统文化若能与当前学科教学相结合,则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其现实性,激发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历史学科中蕴藏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政治学科中处处体现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时结合传统文化,会增加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也能真正让学生做到“文道统一”。
(2)吸取传统文化精华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技能上,更体现在人的基本素质上,其中人文素质的发展居重要地位,它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人才质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底蕴,提高人文素质。这种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它包括了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操;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胸怀和眼光;义利兼顾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宽容合作及互助奉献的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包括努力发掘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教育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行开放式教育,努力营造高品位、高层次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有了坚实的人文底蕴就会牢固地构筑起学生正确的精神支柱,而正确的精神支柱的构筑,对于学生崇高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精神催化的重要作用。而今天的高中生,被迫局限在狭窄的升学需要和学业训练之中,缺乏“多维营养”,造成人文底蕴的欠缺;这又决非“文化快餐”就能凑效的。
人文底蕴的挖掘与培养,除了主渠道的德育渗透贯穿在学科教育全过程之中外,还需要丰富完整的校园文化教育, 将传统文化寓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中:
⑴传统活动 如清明祭扫之际,学校组织学生或缅怀先烈,或回顾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如岳飞的民族精神、文天祥的英雄气节,还有重阳敬老等。
⑵感恩教育 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写一封“感恩信”,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感激之情,在校园内选登优秀信件,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在温馨中营造和谐的氛围。
⑶组织书画展览 有不少从牛津和剑桥出来的学生认为,他们不是被“教”出来的,而是被“熏”出来的。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书画比赛,通过书法绘画作品展览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从而走近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学生既喜闻乐见又能广泛参与,既耳濡目染又潜移默化,通过深深体味浓郁的文化气息,最终使文化活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在每个人的身上得到内化和升华。
(3)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综治体系”。
学校要着力于加强德育管理,明确德育目标、健全规章制度、培养高素质班主任队伍。要着力于师德培训,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学生道德的楷模,严谨治学,转变对学生的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倡导吸纳传统孝文化之精华的家庭道德教育,提高家长素质,恢复家庭教育力量。家庭道德教育有它的自然基础和发展环境,注意吸纳传统孝文化中的敬亲养亲、民主、博爱的思想,充分开发家庭所具有的天赋的道德教育资源。同时又要注意“父慈子孝”相对应的伦理道德,过分强调或是绝对化其中任何一面都不可取,力求做到恰当,实现真正和谐的家庭道德教育。
社会的稳定和谐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证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 “爱无差等” “非攻”和“兼爱”等思想富含哲理,曾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重视发掘和提升民族民俗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发挥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总之,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缺乏实效和吸引力等情况,创新思维,批判地吸取借鉴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