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江 文章来源:教学研究
新世纪伊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需要教育作出迅速应对,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我国着力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继承了建国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既与国际课程改革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这是建国以来理念最新、力度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成就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一,在课程目标方面,课程目标比以往更明确、具体、全面、系统。课程目标包括了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形成了一个全面、具体的目标体系。
第二,在课程结构方面,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得到了初步优化。新世纪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与调整,单一的课程结构被打破。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综合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科课程内部课时分配的调整有利于减轻
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改变了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了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新的课程体现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世纪以前的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中心,内容偏难,知识面偏窄,应用性较差,以学生为价值取向的人文性内容太少。学科内容只考虑“升学”和“专家”的要求,很少考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素养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多地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重视不够。新世纪以后的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对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予以关注,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第四,在课程管理体制与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致力于课程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改变了以往基础教育课程高度统一的现状。课程管理采取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既体现国家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国家在课程管理方面的职责是制定总体规划,确定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是规划适合本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以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第五,在课程实施方面,课程实施的过程更加稳妥,参与的人员更加广泛。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课程改革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都投身到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来。
第六,在课程评价方面,改变了以往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七,在课程改革中体现出了对国情、历史经验和国际趋势的关照与尊重。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吸收和总结了建国以来课程教材建设的一些经验教训,并对当时课程教材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实证研究。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了我国的教育国情,并参照国外和港台地区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以此作为课程教材改革决策的重要依据。
2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但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迫切需要给课程改革奠定更厚实的基础。新世纪以来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对课程改革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全面完整的改革蓝图,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是研究人员的结构和素质等方面,还只是课程论的初创阶段,需要不断地完善,进而给课程改革奠定更厚实的基础。
第二,教师教育问题。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都还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教师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他们习惯于传统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深感“太突然”、“不知所措”,难以适应。另一方面,新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教师虽经过培训,但他们在教学方法上仍尤为欠缺,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进而难以适应新课程。
第三,教学评价难以开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为主。(2)新课程提出的很多方面,如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学习态度等都是很难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的,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3)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考试目标的影响。例如,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形式上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第四,课程改革进程中城乡差异明显,农村课改进程存在一定难度。由于城市和农村学校的基础条件、教学环境、教师水平和学生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学校的课程改革推进得比较顺利,而农村存在一些困难。“在农村实验区的一些学校,教师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加上学校运行经费的解决渠道不畅,农村学校课改面临着许多困难。”
第五,政策和经费保障不够充分。充分的政策和经费保障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然而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政策和经费保障不够充分,又以农村地区表现最为突出。
3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主要对策
第一,提高课程研究人员的素质,加强课程理论建设,重视课程实验研究。要保证课程改革决策的科学化,就必须不断提高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水平,提高课程研究人员的素质。指导课程改革的理论越科学,实验检验越确切,那么课程改革就越具有生命力。
第二,逐步建立完善的课程改革运行机制。首先,加强课程改革的法制化建设。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单靠行政管理力量是不够的,依法治教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世界潮流。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加强有关立法进程,加强法制化建设。其次,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体制。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课程体系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另一方面则是课程管理权的重新划分,即在突出国家宏观控制作用的基础上,把原来过分集中的权力下放一部分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和学校有更多的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最后,建立完善的课程改革组织领导机构。一般而言,这一机构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学校三方的人员组成。三方人员应密切合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制度保证与监督落实,给课程改革提供资金和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少干预、多支持;科研部门负责课程改革的设计、指导培训与理论升华,保证课程改革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学校主要负责教学人员以及辅助人员的协调,为教师和辅助人员的具体工作营造宽松的氛围,创设便利的条件。
第三,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和发挥教师的作用。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力量。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 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等对课程改革过程以及课程改革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 课程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长期以来,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参与课程改革方面, 要国家的中考、高考仍然保持原来的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所以,国家必须进行考试评估制度的改革,出台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考试政策,使中小学考试制度日趋完善,进而有力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第四,关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平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可回避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公平问题。要科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关注并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各种不平衡现象,尤其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应当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城乡课程改革的协同发展和均衡发展。应当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尤其要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方面的投入。要做到因地制宜,针对农村不同地区的特殊需要,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关注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改革必然需要相应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持,它是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与保障。为此,国家和地方应该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建设,应给予一定的政策的倾斜、财政和物质资源的投入、教育技术的支援等,使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地进行。另外,正如前面提到的,还应该认识到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上的关键作用。在目前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应该明确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来带动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