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当下反思——从席勒的《美育书简》谈起
摘要:席勒认为现代人性的问题在于感性要求和理性要求的分裂和对立,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途径就是审美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前几年讨论热烈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起到了促进审美教育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审美的泛化,具有反审美的一面。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意识地提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神性。
关键词:审美教育 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育书简》写于资本主义工业刚刚兴起时期,但是对于当下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当今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信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席卷全球。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席勒当年提出的人性分裂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同时,物质的繁荣也带来了精神的浮躁,人们在物质的浪潮中随波沉浮,长此以往,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提审美教育的话题是有必要的,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席勒的审美教育观点
席勒是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美育书简》是写给丹麦王子的27封信,是对法国大革命沉思的产物。他认为,社会改革应该从人性改革做起。不先改造人性而使用暴力并不能实现人类的自由理想。现代人性的问题在于感性要求和理性要求的分裂和对立,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途径就是审美教育。只有通过审美才能使人的感性和理性统一起来,继而由实现完整人格的人实现政治上的自由。席勒把文学艺术视作“自由的游戏”和改造人性进而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他认为“人应该同美一起只是游戏,人应该同美一起游戏”,“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1】
需要指出,席勒不是历史悲观主义者,他首先承认劳动分工的进步意义,他认为没有分工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承认人性分裂的历史必然性。远古时期,人类始祖群居在一起,共同采集、狩猎,除了因为体力的差别从事轻重有别的劳动外,几乎没有社会分工。面对神秘的自然和生存天敌,必须解决的温饱问题使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随着生产工具的产生,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逐渐从最初的生存困境中解放出来。生存相当容易以后,就自然分化出了多劳动与少劳动、从事繁重劳动与从事轻巧劳动的区别。氏族社会后期,阶级的产生加剧了分工的程度。高贵的国王与卑贱的奴隶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也都是历史性的产物。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又出现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可以说,分工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已经显现地非常清楚。马克思矛盾学说认为现实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很复杂的,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当人类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时,生存当然是第一位的,当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类社会内部开始分化,就像一个民族在遭遇外敌入侵时,国内各个党派、团体会暂时搁置彼此的矛盾,求同存异,一致对外。当敌人被赶走以后,各党派、团体又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展开斗争。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凸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分工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尤其到了近代,大工业生产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汽车装配线上的流水作业肯定比让一个工人从头到尾生产一辆汽车效率高得多。当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扩张,分工也已经全球化,也更加细化。分工的细化必然导致使席勒所说的人性分裂问题更加严重——人只被固定在社会机器的一个点上,从事一种工作,片面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则全面萎缩和退化。
因此,他通过审美教育解决人性分裂问题的理论是深刻的,他认为真正的完满的人性是自由,要实现这样一种自由必须通过美,只有美才能造就完满的人,只有完满的人才能够懂得美,而这种美,介于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间——游戏冲动,只有这样的状态才能够让人不处于一种因为人性的缺失而流于的紧张状态和疲软状态,真正的游戏冲动能够调和感性和理性,能够拜托紧张,恐惧,以及乏味的外在扭曲,从而真正达到一种完满的和谐,席勒指出这种和谐在希腊社会的人生状态中极容易被发现,无论是人还是神,都具有如此崇高的品性。席勒在他的理论构架中指出人们应该经历这样的三个层次,物质层,审美层,伦理层,这也是人们从感性的泛滥到达理性的和谐的唯一道路,在完成审美教育之前就走向伦理、走向理性,是一种十分可怕的误导,席勒指出“倘若伦理性格只靠牺牲自然性格来保持自己的地位,那就证明还缺乏教化;倘若一部国家宪法只有通过泯灭多样性才能促成一体性,那样的宪法就还是非常不完善的”【2】,在伦理层完全渗透到各个层面甚至审美本身的时候,这样的国家自然是因为缺乏多样性的一体性而陷入毫无生气的状态。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
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使人不禁联想到前几年学术界讨论热烈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席勒的审美教育与“日常生活审美化”都是人的精神审美追求,是诗意生存的情感追求,但又有所不同。席勒的美学理论出发点是人,是要通过审美教育解决由分工造成的人性异化问题,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人,继而实现政治上的自由。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后现代社会大众对日常生活普适性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在满足大众审美化的情感和意境追求的同时,也造成了审美和文化品格的降低以及审美的泛化。
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在《消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一书中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艺术的亚文化,包括一战后出现的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以及其他类型的亚文化区域和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一方面消解了艺术作品的神圣性,造成经典高雅文化艺术的衰落,另一方面是进而消解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导致了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事物、任何基础之上。”【3】 第二类是指生活向艺术品的转化,将生活看作需要策划的艺术品,希望生活在一个艺术作品般的世界里。第三是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的符号和影像(仿像),消费社会就是通过仿像消解了实在和影像之间的差别,再生产着人们的欲望。仿像的复制造成了审美观念和艺术进入了一个被广泛扩张和泛化的阶段。
不可否认,日常生活审美化有积极的方面。审美是人的本性,当人类蒙昧初开时,思想中就包含了审美的因素。原始社会丰乳巨腹的女性形象,即是原始社会以实用为标准的美了,山顶洞人磨制的佩饰、放在死者身边的朱砂也无疑包含着审美的因素,人类对美的有意识或潜意识的追求从来就没有中止过。到了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造成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极度不协调地发展,人被异化为固定在社会机器上的某一点,片面发展某一种技能,其他方面素质全面萎缩,精神空前地空虚,所以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人的精神需求也随着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从来没有这样饥渴和迫切过,这种情况下,消费观念与大众文化相伴相生,使焦虑状态中的人们得以慰藉,文化也变成消费的狂欢。“日常生活审美化”所追求的大众化、世俗化、生活化,使得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消失,艺术内部的界限消失,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被抹平,地域界限的模糊和消失,甚至年龄界限的消失,审美变得轻而易举、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无疑是审美或艺术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或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对中国而言,这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几千年来,中国人都习惯了集权思维、大一统,个体、人权很晚才被提上议事日程,审美和艺术也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现在,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生活环境中感受到美的因素,可以随时随地悠闲地欣赏音乐、绘画甚至是电影,而不需要去专门的音乐厅、美术馆、电影院,这不但给因为分工造成的思维的单一和精神的空虚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大众精神情感的净化和提升,有利于审美的民主和民众个性的觉醒,审美不再那么神圣、玄妙,而是具体化到生活。
可以说,从这种意义上讲,“日常生活审美化”起到了审美教育的作用,是审美的进步。但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时也带来了审美的泛化。韦而施在其《重构美学》中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只是人们抽取了艺术中最肤浅的部分,再用粗制滥造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美只是游移在最肤浅的表层。这是有道理的。当代大众传媒的高度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代人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来自外界的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信息,人们需要寻找融入外在世界的归属感,也需要紧跟潮流以掌握话语权,公共场合变得像建筑工地一样乱语喧哗和嘈杂不安。久而久之,消费的同化取代了集权的同化,人依然没有自己。艺术也被降低到生活的层面,美成为金钱的婢女,审美设计也只是以赏心悦目为标准,给人的只是快感而非美感,并不能担负审美教育的责任,甚至会钝化人的审美感受力。长此以往,必将造成恶性循环,一方面是大众审美能力的钝化,另一方面是市场为迎合这种钝化了的趣味变本加厉,结果是审美能力的进一步钝化,从这种意义上讲,“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具有促进审美的一面,而且具有反审美的一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武断地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应当承认,日常生活与审美绝对不能划等号。“日常生活审美化”不过是乌托邦式的审美追求。而且,消费社会的审美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力量的支持,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经济,而技术的进步却会加快人的异化过程,这便造成了经济发展与审美的悖论。可见,“日常生活审美化”“最重要的不是日常用品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具体化,而是人的精神审美追求,是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一种更美的精神境界,是一种诗意生存的情感追求在生活中的反映和体现。” 【4】因此,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意识地提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神性。即如何发扬“日常生活审美化”积极的一面,避免或减少其消极影响。最重要的是要把美从金钱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保持市场与艺术的张力平衡,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多地注意审美品位的提升,绝对不能因为“日常”就把美降低到琐碎肤浅的生活层面,要在普及美的同时,注重大众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提升。
参考文献:
[ 1 > 弗里德里希 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M >.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 2 > 同上.
[ 3 > 苏茜.日常生活审美化背后的审美心理[ 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 4 > 张福永. 日常生活审美化反思[ J >. 宜宾学院学报. 20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