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环境教育审美化对中学生环境道德影响研究

2012-5-24  出处:校长室,语文组



   重庆三十二中课题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环境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1.历史背景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寻求自身的富足与幸福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伤害着自然环境,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直到1962年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写下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才唤醒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终于开始了对环境问题的反思。1973年,中国第一次环保会议召开,会上提出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设想。1982年我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规划署在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上将1991年-2000年定位“国际环境教育年” 。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1992年6月,联合国组织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其中《21世纪行动议程》论述了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强调环境教育要重新定向,要由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环境,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术,向促使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有效参与的技能的方向转变。《21世纪行动议程》不仅为21世纪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环境教育打开了思路,扩展了空间。英国、芬兰、荷兰等很多国家相继出台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计划。

世界各发达国家都纷纷开始重视和加强环境教育的有关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爆发,中国也开始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于是在1992年11月,我国召开全国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在会上总结了十多年来环境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1994 年我国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在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将环境教育扩展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1995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1996—2010年)》,这些指导性的文件为我国未来十五年的环境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

2.我国现实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环境教育?《全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包括环境意识教育、环境法规和环境道德知识教育。环境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公民的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是受教育人群最集中且最可塑的群体,未来的环境状况如何,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青少年环境道德素质的培养。

分析二十多年的环境教育工作,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浅绿”,即简单地宣传普及环境知识,是在进行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教育”,使学生在社会和他人的要求和监督下,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其行为并非出于自觉;二是达到“中绿”,即学生在有了一定环境知识的基础上,参加一些环保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调查和现场采访,了解到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即在现实环境中接受“在环境中的教育”,激发起了环境的行动。这种行动模仿性强,是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效法榜样行为模式而做出的道德行为,这种行为不带有强制性,但往往具有情境性。在这种情境性中的学生热情也会此消彼长,不具有经常性和一贯性,经过一段时间后甚至会退回到原有水平;三是“深绿”。这是环境教育应该达到的最高水平,即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环境知识内化为自觉的环境行为习惯,进而成为自己生活的一种需要,能长期自觉地、独立地将环境道德准则或要求运用于新的情境或社会现实生活中,并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整合水平,即“为了环境的教育”。

八十年代初,国家教委明确指出“环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二十多年过去了,一批又一批接受过环境教育的青少年已经长大成人,公民的环境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从一些人的环境行为习惯来看,其环境道德意识仍然较为淡薄。例如:1、浪费资源,仅从生活上看,吃不完的饭菜,随便倒掉,公共场所的水电浪费惊人;2、公共设施遭受破坏,电讯设施、排水管道、井盖、乘凉休闲的座椅、街道栏杆以及果皮箱等,不加爱护随意破坏,甚至将其偷去变卖;3、不顾公共场所卫生清洁,果皮、纸屑、烟头、包装袋(盒)随吃随扔,到处丢弃。在风景旅游区,城市绿化带折枝摘花,践踏草坪。在街道上乱贴、乱刻、乱画,既破坏景观,又造成视觉污染;4、乱建乱搭,违反城市建设规划,影响市容市貌;5、随意捕杀野生保护动物,破坏生态平衡;6、图方便损公利己。随意乱倒垃圾,乱排污水、废气等等。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出人们的环境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究其主要原因,除媒体宣传不到位和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外,学校环境教育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理论知识,轻对大自然的倾情实践(社会调查);二是重知识的传授,轻对大自然的情感教育;三是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教育与自大然之间的互动,学生难接受、难理解。所以,许多学校仅仅停留在“浅绿”的层面上,少数学校可能达到了“中绿”的层面(我校也只到达了这一层面),还很少有学校能真正达到“深绿”的水平。这就造成了公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脱节的现状,即虽然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很好地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3.“环境教育审美化对中学生环境道德影响研究”课题的提出

为了落实国家教委“环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精神,从1985年起我校就一直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教育。1991年在当时升学压力很大的年代,我校在高中一年级开设环保选修课。在多年的环境教育中,虽然我们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传统环境教育的弊端在我校同样存在,使我校的环境教育最多只能达到“中绿”的水平。在可持续发展观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鼓舞下,我们试图探索一条环境教育的新路。

1997年我们了解到原西南美育研究所所长赵伶俐教授主持正在进行的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通过对该课题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什么是了审美化教育,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概言之,实施审美化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接触各种美的事物(不仅仅是音乐、美术、还有其他艺术种类和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发展学生审美素质(美育自身目标),同时促进其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美育同时目标)。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用自觉的行动去保护美丽的大自然,促进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惊喜的发现: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都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所以,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此在科研还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年代,我校主动参加了赵教授的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并提出了《环境教育审美化对中学生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使其成为《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课题的一级子课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用《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1996—2010年)》、赵伶俐教授提出的审美化教学原理为理论依据,建立了自己的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模式,经过几年认真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2002年结题大会上,我们的成果受到了国家教委、中央教科所专家以及总课题组的赞扬。

几年的探索虽然使我们有了一些体会和收获,但这显然还不很成熟、完善,我们还必须予以认真地加以探究和完善。因此,在2003年,我校在总结“九五”科研的基础上,除已有的理论依据外,又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和谐为美”等美学美育新思维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提出了《环境教育审美化对中学生环境道德影响研究》,并参加了原西南师大美育研究所副所长周鸣鸣教授主持的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德育审美化结构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该课题下的一级子课题。同时,于2004年10月得到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批准,我校的《环境教育审美化对中学生环境道德影响研究》成为重庆市的独立课题。

(二)本课题选题的意义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以《中国21世纪议程》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等重要文件、赵伶俐教授的“审美化教学原理”和檀传宝教授的“欣赏型德育模式”为指导,充分调动参研教师的积极性,带头投入课题研究,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激发参研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与能力,鼓励参研教师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的经验,增强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提高自身的环境道德素质,从而整体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

1.通过本课题研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在环境教育中挖掘美的因素,通过审美感知、审美联想、审美想象、审美意念增进学生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鉴别人们在环境行为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具有了尊重自然、解读自然、诠释自然和养成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学生有环境行为的自律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阳光型学生。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将环境教育与美育、德育共同结合起来,用综合的手段来解决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将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模式提升为一种新的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

2.实践目标

(1)探索一条如何培养热爱环境教育事业的,愿意为环境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能掌握和运用环境教育审美化模式进行环境教育,塑造出一批优秀教师群体的新途径。

(2)开发一套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中学环境教育审美化教材,探索主渠道和多种渠道结合的环境教育课程设置,构建一种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根据不同学龄阶段青少年的认知规律,进行环境教育审美化的教学模式。

(3)培养学生学会从审美的角度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技能,成为环境美的维护者、宣传者和创造者。

(4)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环境价值观和自觉行动的意志。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环境教育审美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

2.环境教育审美化课程设置研究;

3.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研究。

4、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中班主任的督导性研究;

5、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中校团委和学生会导向性研究。

(三)本课题研究的假设

环境教育审美化是将环境教育的所有要素(目标、课程、教材、内容、方法、评价)转化为审美对象,使环境教育转变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的一种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环境教育的同时,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认为环境教育审美化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而应该将环境教育、美育与德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从接受环境教育的热情上升为一种世界观、价值观的自觉道德行为,使之融入到他们生活中去,达到真正“深绿”的层次。

   我们假设:如果我们将环境教育与美育、顶级赌场 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以环境教育为审美对象,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环境、看待自然,学会尊重自然,并与之和睦相处,才能在美的享受中接受“为了环境的教育”;有了敏锐的审美眼光,才能分辨人们环境行为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才会激发他们学习环境知识的兴趣、内在热情和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才能达到提高中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目的。

   这一实验若能成功,不仅能使我校的环境教育达到“深绿”的水平,而且将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执行、公民环境道德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理论创新:将环境教育与美育、德育结合。

2.实践创新:

(1)编写环境教育审美化的校本教材。

(2)开设主渠道和多种渠道相结合的环境教育课程。

(3)构建普通中学环境教育审美化的教学新模式。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以环境教育审美化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主渠道和多种渠道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为载体,以环境教育审美化教材为蓝本,运用审美化环境教育模式,以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美育贯穿于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系统等全过程中,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品质的有效形成。

(二)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

(三)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本课题的核心技术是:将美育与环境教育有机的结合,寻找一条运用审美的道德规律进行环境教育的技术路线。

1.本课题主渠道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有:

核心概念(审美化环境教育)界定——确立学校环境教育审美化理念——环境教育要素审美转化——环境教育审美化校本教材研究——学校环境教育课程审美化研究——环境教育活动环节审美化研究——环境教育审美化模式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概念界定:审美化、环境教育、环境道德等关键词语。

   2.确立学校环境教育审美化理念。

   3.对参加实验的人员进行培训、分工。

4.确定研究对象:初中一、初二和初三年级学生。对实验对象的环境道德意识、行为以及环境审美能力进行前测、过程性监测和后测。

5.环境教育审美化教材编写研究。

6.环境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7.环境教育审美化模式实践研究。

8.总结、撰写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成果与分析

《 环境教育审美化对中学生环境道德影响研究》是重庆32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培养具有良好的环境道德品质的新时代公民所作的有益与有效尝试。环境教育审美化,就是要运用审美化的教学手段于环境教育之中,形成一套特殊的环境教育模式,即:

环境知识美 → 心灵美 →  行为美  →  生活美

↓          ↓        ↓           ↓

    环境专业课   有强烈的  有良好的环   自然生态环境美

    和各学科渗   环境意识  境行为习惯   和人文环境美

    透环保知识   

为了检验本实验的效果,我们把初一新生作为了环境道德素质和环境行为的前测阶段,初三学生是我们环境教育审美化的后侧阶段,这样经过三年后又用同样的量表测试和分析不同阶段学生的环境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环境教育时效性的效果如何。现对年级的测试过程和测试效果分析如下:

(1)环境道德意识方面。本检测题总共40个小题,每题2分,共80分。如果被测者得分为60分以上,说明其环境意识很强,如果得分在40分至60分之间说明环境道德意识较强,若得分少于40分,说明环境道德意识较差,从下面的环境道德意识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2)采取环保型生活方式分析。环保型生活方式是指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随时都注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比如:节约用水电气、节约粮食、节约纸张,把损坏了的物品修理后再继续使用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不盲目追求“时髦”,不急于更新换代,多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物品和塑料包装袋,购买有“环保标志”的物品,把旧书、报纸等收集起来卖给废品回收站,不吃野生动物和不用野生动物皮毛制成的商品等等。环保型生活方式是环境道德素质高低在同学们身上的具体表现。从上表中看出,从初一到初三学生通过三年的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模式的教育和管理,学生逐渐接纳了环保型的生活方式。

(3)保护生物多样性测试分析。自然生态环境的中心(基础)就是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之本。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都来源于生物多样性,人类的许多创造发明都得益于生物多样性。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后测中表现出来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率远高于前测。

(4)环境行为习惯测试分析。环境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尺度,而环境行为习惯的好坏是环境道德素质在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因此,从分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环境行为习惯的自觉养成率测试看,学生的后测高于前测。除此之外,我校的学生与外校的学生在一起玩耍时,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我校学生吃了东西的垃圾会攥在手上,等找到垃圾桶再扔;另一方面外校的学生却习惯性地随手就扔了。当其他学校的学生随手乱扔时,我校学生就会主动地劝阻或干脆拾起。这说明,我校学生的环境行为习惯好于外校的学生,成了环境美的保护者。

为保证实验的成功,我们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工作。

(一)环境教育审美化与实施环境教育一体化研究

  1.环境教育审美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

  环保选修课是我校环境教育工作的中心。让环保走进课堂,首先必须解决教材问题。1993年,我校自编了一本教材——《中学环境教育选修课读本》,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公开发行。我们就用这本教材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教育观念的更新,即由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环境,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术,向促使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有效参与的技能的方向转变。特别是1997年参加了环境教育审美化科研课题研究开始,我们逐渐感受到原来那本教材的局限性,开始摸索用审美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根据审美化教学思路,我们尝试着编写了很多新的教学教案,其中“我与美丽的大自然”在《中国环境报》分三期连载发表,并获得课题研究成果全国一等奖;《环境教育审美化初探》发表在国家级杂志《环境教育》上。通过我们对“九五”科研的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开发出了一套环境教育审美化校本教材共两本:初一年级(懂美篇)、初二年级(爱美篇)。该教材获得沙坪坝区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审美化为主线。在初一年级(懂美篇)中,我们从《环境审美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环境教育的功能特性美》、《我与美丽的大自然》来展现审美化的环境教育特色,然后在《长江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流血的母亲河,悲壮的三门峡》、《湖泊的生态功能不可小视》和《关注生物多样性》等课文中以正反对比的手法,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的关系。其用意在于让初一学生懂得: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必须学会尊重、珍爱和保护大自然。

 在初二年级(爱美篇)中,我们通过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可以践之于行动的小环保(见教材目录),力求引导学生将良好的环境道德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审美表现活动中去。

2.环境教育审美化课程设置研究

在主渠道环境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成果主要体现在:

(1)抓审美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不同于传统环境教育的地方,就在于在环境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引入审美化的教学模式,它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表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活动。通过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和谐统一,静态和动态的协调一致的教学,师生在享受身心愉悦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体验、感受、欣赏、表现、创造和评价美的物质的能力,即表现为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现象的审美价值进行辨析、评价时所必需具备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创造力。能力的完整结构应该包括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力等因素,但是审美欣赏能力是审美能力结构中的基础,因为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必须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审美欣赏能力的培养是本课题的突破口和创新点。

在教学中我们从环境审美基础知识入手 ,通过环境危机与人的环境伦理道德教学,使学生建立对大自然也要讲伦理道德的观念。在审美基础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化教学,还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上自然审美课,比如带领学生考察长春沟源头生态环境的美和长春沟中下游水质的恶化原因。长春沟源头的水可以直接饮用,许多大爷大妈不分春夏秋冬,不管日晒雨淋、打霜落雪都坚持到长春沟源头去背水。问他们为什么要背水,他们说,现在长江、嘉陵江的水都被污染了,我们吃起来不放心,所以来这里背水回去煮饭烧开水。学生对长春沟的调查报告《由背水引出的......》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论文组一等奖。我们还带领学生去白市驿三多桥镇观察白鹭,通过活动了解在三多桥镇的白鹭为什么在几十年前飞走,而现在又成千上万的飞回来,从中感受生态环境变化的美。通过自然美育课,使学生在欣赏大自然没的同时,了解自然环境的好坏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

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孩子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环境、看待自然。只有通过对大自然的欣赏,才能让他们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确立大自然在他们心目中母亲般的地位,进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环境审美知识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热情。

(2)抓环境道德教育,促良好品质的形成。

为了更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我们除了用好校本教材外,还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比如利用《德国小朋友的环保日记》、台湾高振东校长在国内大学的讲话为教材,使同学们明白“环境保护,我的责任”的道理;利用《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五周年之际开展“随手乱扔应不应该”的大讨论使同学们践行“管住自己的手也等于环境保护”,由此延伸的学生调查报告《随手乱扔的折射与思考》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这些围绕身边的鲜活教学使学生对环境道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更多的同学能自觉地参加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举行环境知识讲演赛、进行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这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课题目标的达成上受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3)抓审美化的环境教育,促环境忧患意识的形成。

环保选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化的环境教育,实现环境教育审美化研究目标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环境形势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环境教育审美化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环境教育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它既能充分挖掘环境教育中美的因素,又能揭示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及其产生的原因,使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油然而生。传统的环境知识的传授,是为传授环境知识而教学,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枯燥的说教式,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性,缺乏学习激情,容易遗忘和被边缘化。因此,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环境忧患与保护意识。

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记忆深刻。在教学中我们尽量通过同学们身边的事例,调动他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联想能力,通过“在环境中的学习”,使学生由原来的“了解环境教育”的学习,转变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习。比如:在《长江与生态环境》这一课文的讲授中,我们先放一段长江美景的风光片,使学生被长江的美景所陶醉,为自己是长江的儿女而倍感自豪;接着马上放一段长江上江水变黑,江面上深厚的白泡飘浮,几条死鱼漂浮在水面的录像,学生就会对排放废水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美的行为产生反感。这种“反感”反映出的是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破坏环境的丑恶行为的憎恨。借着这个“反感”我们带着学生一起分析,污染江水的废水是从哪里排出来的,会对水质产生什么影响…...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沙区环保局长的亲自带领下去考察嘉陵江的水质、参观唐家桥污水处理厂、与重庆的大学生一道调查花溪河的水质污染。

这种正反对比的教育活动和有效的社会活动,揭示了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及其产生的原因,使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油然而生。

3.环境教育审美化培养优秀教师的研究

1997年,在科研还未被所有学校普遍接受的12年前,我校就主动参加了西南师大赵琳莉教授主持的、只有大学才盛行的科研。

环境教育审美化这一课题,不仅是对学生的环境道德影响的研究,应该说也是培养优秀教师的研究。许多教师在这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以前,在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之前,大家都认为教师只要搞好教学就行了,科研对教师来讲完全是一种没用的负担。通过环境教育审美化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科研实际上就是将参研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所确立问题进行认真的解决、梳理最后进行总结形成经验性的总结,使之得到提高。比如:首先课题组组长自己,原来对科研也是一无所知,刚开始时对于科研的开题报告和开题方案不知道怎么写,科研工作该怎么做完全是陌生的,后来在西南师大教授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环境教育审美化研究,对科研的全过程有的清醒的认识、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思想观点。从科研中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后来一大批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在科研中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能力。还有象张彬、彭长胜、邓世玲、李贵娟、李茂春、徐正玮、林玲、艾玲等等一大批教师,不仅对本课题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使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其中有好几位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4.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是我校利用自编教材进行环境教育审美化研究的主要渠道。我们将审美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的设计

 美育课的主要目标是为自身的美育,同时亦为德育和环保。在环保课中的主要目标是自身的环保,同时亦为美育和德育。比如:在美育课程《我与美丽的大自然》的教案设计中,我们的美育目标是:能准确把握自然事物的功能特性美;能从形、声、色等外在形式上欣赏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孩子们对自然景物进行评价的初步能力。同时德育目标是: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增进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情感;环保目标是增强孩子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环保课程《留血的母亲河,悲壮的三门峡》的教案设计中,我们的主要目标,即环保目标是通过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了解人类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了解三门峡的建设给黄河上游造成了更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懂得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同时美育、德育目标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孩子们懂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必须用我们的真心去善待,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去呵护。

 (2)美育课程和环保课程的内容安排。

 在初一年级的环保选修课共34节课,我们安排了10节课为环境审美基础课,在教材中主要体现在环境审美基础知识、环境教育的功能美、我与美丽的大自然;其余的课时安排就是以环保活动为主的课程。

 (3)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上体现审美化。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另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即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参加社区有益于环保的社会实践活动,请环保专家来校给学生讲学。对学生的环境道德评价上,采取与德育处、班主任对学生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环保员等评比相结合。

(二)抓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审美化,促中学生环境行为习惯的养成。

环境教育审美化教育课题研究,是一项集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学科渗透环境知识、班主任对学生的过程性督导管理、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导向性的带头作用和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它不仅需要环境教育课程,还需要多渠道的协同。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是对环境教育课程审美化的必要补充,同时可以调动更多的同学一起参与环保,通过校内外的环保实践活动,去感知环境教育中的美,体验参与环保社会活动的成功感和喜悦感,最终提升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

1.在活动中班主任对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的督导性研究

环境教育审美化科研的落脚点在于真正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水平,所以我们紧紧围绕“学习环境知识,增强环境意识,培养环境道德,落实环境行为”,以“增强意识为中心,学习知识为前提,培养道德、落实行为为落脚点”。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不仅重视环境教育专业课的教学,更加重视班主任的督导性研究,因为专业课每周仅一个课时,而更多的需要则是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和督促检查。他们可以用各种接触学生的机会,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的养成性教育和环境行为的督促检查。

在课题组副组长、德育处主任张彬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每年都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李贵娟、林玲老师的班会活动“绿色的校园·绿色的梦”和“绿色天使之歌”获得全校一等奖。其中“绿色的校园·绿色的梦”向全校同学做公开汇报演出,同时还在“4·22地球日”之际,与詹家溪街道联合举行了大型街头宣传“绿色的社区·绿色的梦”;“绿色天使之歌”接待了来至华东地区参加环境教育培训班的党政干部学习班学员。这些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外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在环境行为的管理上我校有独特的评价方式。制定环境道德行为督促检查表,由各班的环保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执行监督检查(具体的见下表)。每天将学生的环境行为记录在监督表中,其中有对环境不友好的行为,也有对环境友好的行为,凡是在该表中被记有对环境不友好的行为,这样的学生将被扣除思想品德分,如果被记录三次以上的,将被一票否决——取消三好学生等评优资格;相反,如果有对环境友好的表现将被光荣地记录在表上,班主任将给这种同学加上思想品德分,在评优评先时给以优先考虑。这个表每周一式两份,一份上墙公示起到环境行为的监督作用,另一份班主任保管,期末时对本班学生的环境道德行为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

2.在活动中学生会团委会对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的导向性研究

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中校学生会、团委的导向性研究,是本课题中的另一个子课题,它对中学生环境道德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任务是对中学生的环境道德形成起到应有的导向性作用。因此抓好学生会、团委在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导向性尤为重要。

我校在学生会中专门设有环保部长,初步建立起了学生会的监督工作机制。学校专门为学生会、团委干部和各班的环保员订做了环保徽章,在便于全校同学的监督的条件下,起好带头作用和导向作用。比如每月开一次环保员培训会;团委和学生会还利用校专栏、广播站进行校内外公民环境道德宣传;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校园气候酷派宣传——环境保护从教室节电开始”;学生会和团委还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内和磁器口做《公民环境道德社会调查》,参加义务植树动环保活动;在艺术节的竞赛活动中专门设立了环境征文比赛;“六·五”世界环境日时举办了环境小报展览等。

在环境教育审美化科研工作中,我们通过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班主任的督导性、学生会团委的导向性研究和各学科环境知识的渗透等全方位的工作,使大多数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就是我的责任”!初步达成了环境教育中的德育目标:学生的德育认知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意志控制能力、行为表现能力等四个要素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1、具有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思想、观点、知识、态度、价值和心理);

2、具有初步探索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科研能力。

3、具有正确的环境道德评价能力。
 1、将环境道德意识转化为自身的环境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内化为潜意识,形成环境道德品质。

2、自觉地爱护环境,分辩环境行为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
 1、树立坚强的环境道德意志(不怕困难,克服阻力,克服私利和诱惑力);

2、培养经受挫折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1、对祖国美好环境热爱的崇高感、神圣感体验;

2、对环境科学和对美好环境事业执着追求持久不衰的热情和创新激情。
 

    通过我们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研究证明:将环境教育与美育、德育结合的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模式是老师想讲、学生爱听、收获较大、效果较好、能解决中学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模式。环境教育审美化对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环境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远远优于传统的环境教育模式。 

五、问题与建议

本试验虽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从学生的环境行为表现来看大多数的同学环境道德素质有所提高,但有的同学的一些不良的环境行为会出现反复,有的同学嘴上说环境保护重要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

这就说明环境教育审美化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和耐心的工程,所以我们认为,在今后的继续研究中,除了重视班主任的督导性和团委学生会的导向性研究,还要补充几个子课题:

(一)环境教育审美化办学理念研究。

(二)环境教育审美化课程模式研究。

(三)环境教育审美化课程实践研究。

1.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中课程目标研究。

2.环境教育审美化教学中环境道德形成性研究。

3.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中德育目标达成研究;

4.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中教师的表率性研究; 

5.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中学科环保渗透中环境道德品质培养研究;

6.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家长→社会互动效应研究;

7.中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中学校潜在文化影响研究。

 (四)环境教育审美化家庭与家长的示范性研究。

总之需要从全方位来对中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

由于环境教育审美化还处于继续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下去,我们将逐步完善,从而使我们这一在全国独树一帜的环境教育审美化模式得以推广。

 



 

附: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白月桥.环境教育课的兴起原因.课程变革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白月桥.我国环境教育的实施.课程变革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常初芳.世界各国的环境教育.国际科技教育进展. 

5.胡国儒.中学环境教育选修课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6.环境教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刘继和.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历程简.

8.王冬桦.教育环境与环境教育

9.叶国洪.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生物学教学.2001年.第26卷第1期.

10.张学广.国际环境教育与可持续未来.比较教育研究.

11.赵伶俐,余立新.中学美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2.赵伶俐.审美化教学原理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
 

录入:卢成斌   审核:卢成斌

  • 上一篇: 重新认识“现代审美教育之父”席勒的精神遗产

  • 下一篇: 普通高中“审美课堂”的实践研究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文明出行 杭城更美” 倡议书
    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与资助工作的完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体测签“生死状”荒谬中有无奈
    确立综合评价制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为何频频回眸陶行知
    乐业是更美的师德
    从美育高度开展学校公共艺术教育
    智慧校园精准发力构建新生态
    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李克强:播洒爱心 放飞希望 努力促进教育…
    孩子的成长,父亲绝不能走开
    分数是谁的命根?
    朱永新:教育要让人身心统一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9549951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