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为师之道的新诠释,——评《教学现场的爱与怒》 |
2012-8-17 出处:校长室,语文组
|
|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学现场的爱与怒》单从题目上来看就具有很强的张力——爱与怒的情感体验并非孤立,往往纠结在一起,这也间接道出了教育者所要面对的现实处境。真正的爱一定来自于深深的忧虑与真切的悲悯,没有痛感的爱还不足以激发责任的担当,还不能认识到成长的艰涩。可敬的是,凌老师在书中用坦诚的文字,把自己这些复杂的情感呈现了出来,给予为师之道以新的诠释。
一个诗人,在充满着竞争和升学压力的高中教语文,本身就非常具有挑战性。能够将教学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凌性杰就是这样一位诗人,这样一位台北市立建国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
身兼语文教师、诗人和作家身份的凌性杰认为:“学语文重要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真切地认识自我、理解他人、获得感动。”2008年,他陪伴建国中学的一群大男生度过了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的时光,并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结集成了《教学现场的爱与怒》这本书。
教学要从学生特质出发
今天的学生和以往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
首先,他们生长在信息社会里,对信息环境有着与生俱来的融合性和亲近感。对一个新的电子产品的出现,他们接受起来很快。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可以借助多元媒体获得最广泛的信息,很多时候比教师掌握的还要多。
其次,他们生长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已经习惯了好莱坞的电影叙事模式——在两个小时内往观众的脑子里塞进几百个镜头,用最快的节奏让观众获得感官的满足。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接受不了缓慢的节奏,无法细致地体验真实的生活。
再其次,他们生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体永不止歇的信息轰炸,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信息判断和取舍上的疲劳,青少年的各种感官,已经被媒体弄得异常迟钝,甚至已经到了没有感觉的地步,以至于学科教学中小剂量的信息刺激,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能激发出他们学习的欲望……
在今天的课堂里教学生,一定要了解当代学生的这些特质,从这些特质出发找寻教学的切入点和路径,才有可能起到好的效果,凌性杰老师深谙其道。
圣诞节前夕,凌性杰老师会特意打车到台北车站的微风广场吃午餐,然后再买上80多个甜甜圈,给所带两个班的学生送去一份心意。有学生希望和他约谈,他也会先奔到校外买一些包子之类的食物,和孩子们边吃边聊。他喜欢在桌上摆满食物分享给同事和学生,他认为在一起享受美食的同时,更容易体贴对方的心事。
正在上语文课时,一个因打篮球受伤的同学,拿起冰敷的水袋,双掌挤压,朝旁边的同学喷水;然后又将水袋传递给隔座的男生,互相喷来喷去。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凌老师对着他们说:“你们还可以更幼稚一点!”表面上看上去快要动气了,其实心底在暗暗地发笑,因为他自己在中学也常做类似的小“恶搞”。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些无伤大雅的恶搞,可以为疲倦烦忧找到一个小小的出口,为单调的生活增添一点色彩。“百无聊赖的青春期,如果不做点无聊、无益之事,可能就白过了吧。”
培养学生的读书爱好,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真情、生命的真意,是凌老师坚持不懈的追求。因为他坚信,“不管学业成绩如何,只要能够进入阅读的世界,就能拥有幸福的秘诀”。他花很多时间在课堂上阅读,带着学生到书店里阅读,直接和作者进行对话,让学生负责主持相关的阅读活动、编辑学校的文学刊物……一项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给学生提供了诸多的实践机会,也逐渐养成了静心思考问题的态度和习惯。
救助负面家教
教育很多问题的根源其实在家庭。
亚洲地区的升学竞争,常与职业出路捆绑在一起。做爸妈的,总是担心孩子捧不到一个好饭碗,为了后代的前途而深深焦虑。在家长的脑袋里,孩子只有一条人生的路。如果孩子不照着他们划定的那条理想道路走,家长就会用各种权力来逼迫孩子就范。但太想主宰孩子的人生,过度预期孩子的成就,到最后却成为冲突的根由。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自己根本不读书却又要孩子努力读书的家长。在他们的眼中,读书是孩子唯一正经的事情,做其他事都是浪费光阴。但他们又总是在要求孩子认真学习的时候,整晚看电视,或做着其他娱乐活动。这是一种最为负面的家庭教育。许多伤害都是无心造成的,可是破坏力却往往大过有意为之。
不想诉说不想过问,不愿意理解不愿意沟通,是当今家庭最大的悲哀。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父母的成长史,对爷爷奶奶辈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一旦自己的长辈离开人世,家庭过往的历史就会被全部割断。这样的状况,导致了信息时代的一种“奇观”——我们的周边,出现了越来越多孤独与寂寞的人。他们久处于社会的边缘,不愿理解他人,也不愿被他人理解,最终一废不起,落入绝望的深渊。而真正的绝望,有时会带来最可怕的伤害——不是戕害自我,便是摧毁他人。他们不是没有继续存在的动力,而是这个世界的不可爱、不友善,逼迫他们不愿意留下来。今天的学生越来越暴躁易怒,动不动就跳楼自杀或者血染校园,与此很有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的变化其实很小。“教育并非无所不能,只是提供某种可能。看见了自己的局限,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才能更尽力、更无怨悔地走下去。”
于是,凌性杰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他意识到,如果有机会唤醒家长在求学时期的那段记忆,或许他们的心灵可以更柔软、更开放一些,对孩子也会更加宽容和理解一些。
凌老师给学生讲自己的历史,讲自己在青春年少时期的叛逆和与血缘至亲关系的疏离,讲自己的祖父母去世时和母亲拥抱的痛苦……他希望每人都要写自己的历史,主动加强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一个好老师必须能够让学生真诚面对自己,从而怀抱着对世界的善意。”
凌性杰认为:“一个人童年的经验主宰了他日后认识世界的模式。我们若是在某种空间景观中获得安定的力量,那么感情的寄托也就变得容易许多。”
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感觉
凌性杰认为,对世界缺乏感觉,是今天孩子面临的重大问题。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取向,就是和他人、和自然、和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扩展对自然、世界的了解,并了解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升学至上、分数第一的竞争环境中,学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在书本上演绎的,很少有与世界进行交流、沟通。即使教师留了一些时间给学生,也常常被学生在网络上挥霍掉。对世界的感受能力薄弱,自然无法理解他人,也无法理解自己。
因为“与世隔绝”,还带来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常识的缺失。每年举行的青歌赛,常请余秋雨出场来考评选手的文化功底,在担任评委的过程中,余秋雨讲过这样的话:“他们谁也没有意识到,他们说的多么虚假和空洞。不管你怎么追问,他们还给你的,是加倍的虚假和空洞。”每次考试中的作文,更是出现许许多多让人啼笑皆非、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比如深夜里骑着脚踏车登山,在一个矮矮的山丘上看云卷云舒,等等。“一个对世界没有感觉的人,想要了解他人对世界的感觉,这是不可能的事。无法掌握人之常情,就无法用人之常情彼此沟通。”
为了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感觉,凌性杰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高三应考最紧张的阶段,他也要腾出一些时间,带领学生去看画展、参观张大千故居、到台北故宫去看展览;带领学生走访相关的专业人士,大家一起畅谈文学作品,朗读诗歌;带着学生走进电影院或者剧院,看当下流行的电影,或者新改编的京剧……
凌性杰告诉学生,真诚沟通的意愿,就是写作的关键。要写好一篇作文,一定要对自己生存的世界有感觉,对自己使用的语言有感情。要通过广泛而深刻的阅读,来培植自己的语文品位。提升自身写作力的秘笈只有三句话:多读书,多旅行;要真诚;要懂得什么叫“人之常情”。
对这个世界,如果爱和美可以深刻地感受,就是人生至福。凌性杰就是这样一位努力让学生来体味这种人生至福的好老师。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
|
|
录入:卢成斌 审核:卢成斌 |
上一篇:
一个青年班主任的突围
下一篇:
家长需注意:孩子不适应新学期生活的四种类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