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局外人吧
“不,确有可以骄傲的东西:这阳光,这大海,我的洋溢着青春的心,我的满是盐味儿的身体,还有那温情和光荣在黄色和蓝色中相会的广阔的背景。我必须运用我的力量和才能来获取的正是这一切。”
——阿尔贝•加缪
翻开加缪的《局外人》,一句“今天,妈妈死了”跃然纸上,紧接着“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看似不经意的言语,实则令读者心生涟漪。当养老院发来母亲去世的电报时,莫尔索并没有痛哭流泪,却表现出一种“无所谓”、“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在世人看来,这无疑是一种道德沦丧的表现,同样在法国的传统道德规范中,母亲去世而不哭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对此,加缪曾经说过:“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处死刑的危险。”当门房询问莫尔索是否想看看母亲时,他却回答说不想。在守灵时,更是在母亲棺材旁喝咖啡、抽烟、打瞌睡,一副莫不关心的样子。第二天,又是跟女友一起厮混、游泳、看滑稽电影,这多么令人愤然!不禁令人怀疑他对母亲的感情。但开篇第一句“今天,妈妈死了”,用更亲切的称呼“妈妈”来代替“母亲”,似乎令读者对莫尔索又抱有一丝希望,或许他对母亲是热爱的。
小说第一部分围绕与母亲的亲情、与玛丽的爱情和与莱蒙的友情对莫尔索这个局外人进行了描写,莫尔索对玛丽的求婚无所谓,莱蒙问他是否能做朋友他也无所谓。莫尔索给人的感觉是冷漠无情、缺乏理性。第二部分则对莫尔索因喜欢太阳开枪杀死阿拉伯人而蹲监狱和在法庭接受审判的情形做了详细描写。莫尔索并没有像常人那样按照法官的意思向神父忏悔,他觉得20岁死和70岁死没有什么区别,像神父这样活着也等于一个死人。临刑前莫尔索闪过愿意重新生活的念头,但他仍然觉得现在也是幸福的,想到受刑时会有很多人来看,来咒骂他,他感到自己并不孤单。
在审判时,莫尔索毫无发言权,任由丑陋的嘴脸将他定罪。莫尔索是被整个社会所抛弃的局外人,他的存在非常渺小,以至于不被社会所接受。还记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大同社会”么:“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而莫尔索的与世无争、诚实善良、甚至有点超脱的品质不正是我们向往的,社会所追求的“大同社会”应有的特性吗。莫尔索,一个受社会排斥的“局外人”,但它却是这个荒诞社会的必然产物。他与荒诞的社会进行抗争,却受到了社会的压制和排斥,反被视作是荒诞的,最终被扼杀。这个荒诞的社会留给莫尔索的唯有死亡,这是他唯一的出路。
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没有侵略,没有战争;没有虚伪,没有丑陋。我们或许拥有改变世界的梦想,但当我们付诸于行动的时候,似乎又觉得力不从心。一个人的力量确实非常的渺小,但古语曰:“勿以善小而不为。”若是因为一人之力过于渺小而不去行动,那么世界将如何变得更加美好。相反,若一人付诸于行动,相信就会有千万人加入,那么梦想也就不再遥远,“大同社会”也将触手可及。那么,像莫尔索这样的社会悲剧就不会再上演了。
高二(8)吴奕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