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www.999777.com-家长学校 >> 正文
`
|
|
现代父母,请高度关注高三学子的心理健康,信息来源:中华家庭教育网(2006-01-01 ) |
2006-1-4 出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
|
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越好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更加优秀,这一点从连续十数年对部分省市高考理科(文科)状元的心理测试档案中得到了较充分的验证。
心理健康是影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是成正相关的。心理水平提高会改善学习成绩,是因为积极、健康的心理条件才更能发挥出高三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可以说,这是高三学子从根本上、从内在因素中找出提高学习成绩、考上理想大学的途径和方法。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以往单一的文化素质人才转向了包括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面临繁重功课、频繁考试的高三学子的心理十分值得家庭和社会的关注。当前,高三学子值得关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正视失败。有的学生偶然有几门功课没有考好,就一蹶不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信心受挫。显然,这类学生对挫折、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起码的挫折耐受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在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自我。第二,压力过重。压力无处不在,但对高三学子显得尤为突出,他们需承受学习压力、家庭压力、升学压力、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产生的压力,有的学生头脑中像有一根绷紧的弦,学习从没有丝毫懈怠,尽管全身心投入学习,但成绩只降不升,"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不分昼夜地学习,势必造成大脑神经的疲劳,学习效率自然下降。第三,考试焦虑。许多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各科作业做起来得心应手,可一到考试,情况就不太好了,而且一次不如一次,也有学生甚至一进考场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大脑一片空白。这种现象称之为"考试焦虑",这是由于这类学生缺乏自信与急切渴望成功的心理冲突而诱发出的情绪紧张引起的。所以作为高三学子的家长,学习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及时把握孩子的情绪脉搏,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介绍几个高三学子所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的案例,希望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案例一:强迫症。
小帆,男,18岁,深圳市一重点中学2005届高三学生。
小帆平时学习成绩较好,排名处于班级十名左右,他给自己定下考全国名牌大学的目标。春节期间碰到原初中几位就读其他重点高中的同学,得知人家成绩在年级前几名,很不服气,责怪自己努力不够,暗自定下在高三下学期跃上班级前三名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计划,如要求自己上课一定要听懂,课间即总结好,回家不再花时间消化,而是大量阅读课外参考资料,但一个多月下来结果并不理想。再次检查自己,认为目标、计划没错,还是自己用功不够,便挤出更多时间看书。两个月后不久,小帆出现做完学习作业后总是不放心,要反复检查多遍,因为老是担心做错了。接着看书时脑内出现杂念,如:"这部分内容是不是高考的重点"、"考试时会怎样考",继而脑中出现考不好时的紧张情境,排解不掉;平时产生紧张感,模拟考试前加剧。此后学习成绩持续下降,学习成绩在班级中降至18名--29名--38名,十分焦虑。进入5月后,症状加剧,只要是学习就出现杂念,已无法听课与看书作业,自己更为焦虑。想到高考迫近,非常紧张,整日焦躁不安,对自己爱好的唱歌、游泳均提不起兴趣。于是找了一些心理卫生书籍看,试着自我调整,效果不大。幸亏父母察觉到小帆的异常,劝说他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心理老师经过与小帆交谈和观察,诊断这是中学生中常见的强迫症案例。小帆主要表现为前瞻性强迫担心与焦虑,即总是担心自己考试失败,上不了大学,引起严重焦虑。这种强迫观念出现在学习过程中,影响了学习效果,又进一步增强了担心与焦虑,造成恶性循环。小帆已意识到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有害的,试图控制,但无力摆脱,他的焦虑状态为强迫症状所引起。心理老师着重分析了他产生强迫症的原因:
一是自己定的目标没有什么大错,但计划有问题,导致效果不佳而产生焦虑;
二是自己在人格上有弱点,主要为自律、克已与刻板。不切实际的计划,对自己过严的要求,产生自己不能原谅、接受自己,出现强迫观念。
心理老师鼓励小帆努力克服自己人格弱点,并指导他根据自己的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一步步前进。同时,采用催眠疗法进行系统脱敏,并教会小帆自我放松,再行学习。两个星期后,强迫症状逐渐缓解。最后,小帆考上了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宿愿得偿。
案例二:因学习压力太大而感到抑郁。
李洁,女,深圳某重点高中2004届高三毕业生。
李洁因为身体的原因耽误了较长时间的学习,进入高三以来,既补旧课,又学新课,还要进行综合的复习,学习的压力特别大。而且任教主课的老师,全是上一届高三留任的把关老师,她对他们的教学方法很不适应。在学校里,李洁感觉透不过气来,快窒息了,人整个都麻木了。
老师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庭的压力,所有的评判标准都集中到一点,那就是成绩。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洁身上,希望她考一所好的大学,将来找一份高薪而又舒适的工作。李洁也能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苦衷,可她觉得自己太弱小了,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自己调整不了。有一次她的同桌拿着一把小刀把自己的手划破了,她看着同桌的血流出来的时候,她竟感觉特舒服特放松。
随着高考一天天的逼近, 李洁越来越无法摆脱心理的紧张以及情绪的波动。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她的总分一次比一次低,而班主任每次公布成绩时都要念总分、名次,每次听到自己的总分和名次时李洁都感到抬不起头。每当回到家,看到父母为她准备的一切,李洁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
李洁在情绪最低落的时候,感到已没有勇气去面对新一天的学习,想到第二天的学习,她就感到困惑,感到恐怖,感到真的好累。还有两个多月就要高考了,但由于无法进入好的学习状态,李洁又真的很着急。
李洁的班主任老师看到她的情况也很着急,陪伴着她一起来到心理咨询室。
心理老师说,高三阶段,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进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你追我赶,于是有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心情紧张,这很难免。对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及时地给予疏导,学生自己也必须学会缓减心理压力。
心理研究发现,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但压力过大,会造成紧张、急躁心情;没有压力,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李洁必须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
首先,作为李洁本人应当认识到,随着高考的临近,抓紧时间复习,积极备考是正常的,正如军队临战前要练兵,运动员比赛前要训练一样。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把压力变为动力。
其次,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以"我"为主,紧而不乱,联系自己的实际,查缺补漏,不要盲目地跟别人比跟着别人跑。要把平时当考时,考时当平时,尽量以平静的心情来复习备考。
再次,要多请教老师,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你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老师了解你的实际情况,老师才能对症下药,你也会尽快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另外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也不要怕同学瞧不起自己,你真诚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李洁认真按照心理老师说的去做,并在班主任老师及父母的大力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重新恢复了信心,开始充满激情地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高考时虽没考上本科,但也考上了深圳一所大学的专科班。
案例三: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
小燕,女,19岁,深圳市某区高中2005届高三学生。
小燕有一个很光荣的履历,从小学至高中都是当班长,成绩也不错,周围都是一片赞扬声。进入高三后,学校很重视她,准备介绍她入党。也许是担任班务及社会工作多的缘故,小燕看到自己在同学中的成绩排名渐渐不像以前那样突出了。小燕心里开始有某种失落感,并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威胁。高三上学期一次摸底考试,不少同学的学习成绩与她的差距开始缩小,特别是其中一位她觉得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女同学,总分竟高出她15分,小燕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的班务工作觉得干得没劲,书看不下去,行动懒散。高三下学期开学后,小燕十分注意那位女同学,她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停顿,老是不由自主地注视那位同学;继而产生失眠,成绩开始下降,测验中出现几门不及格。小燕十分焦急,主动来学校咨询中心求助。
显然,进入高三后,小燕在同学中学习成绩位置的改变是产生症状的主要刺激源,在自己成绩不能遥遥领先时,她不能正确应对,导致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
小燕的心理障碍起因于进入高三后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出众。深入分析,是她对这一情况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没有思想准备,产生挫折体验后又不能正确的应对所致。进入高三后,所有的同学都在努力,竞争剧烈,同学之间的差异缩小,有些优秀的同学会冒出来,这是正常的。由于小燕未能清醒认识到这些,仍用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应付新环境,当优越地位开始动摇时,不能客观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而是转向盲目自卑,产生种种不良的适应行为;除此之外,也暴露出她人格发展上的弱点,如长期顺境下形成的挫折耐受性低、虚荣心强、偏执刻板等。
心理老师针对小燕的情况,有意提及那位使她感到威胁的女生的姓名,诱导小燕将她对该生恐惧背后的不服气宣泻出来。小燕由不愿提及该生到尽情贬损该生,渐渐自己发现谈及该生时不紧张了,也不怕她恨她了。
当小燕第二次来心理咨询室时,心理老师又要求小燕寻找该女生的优点和长处,夸奖该生,既巩固了疗效,又端正了她对人片面的看法。小燕高兴地离开了心理咨询室,看来咨询效果显著。
第三次是一个星期后心理老师主动找小燕谈心,启发小燕对自身适应不良的认识。引导小燕认识到环境的变化、自己地位的改变是正常的,适应不良主要是自身原因所致,如对新境遇没有心理准备,亦不能正确评价,从而主观上感受到强烈的刺激而庸人自扰。
接着鼓励小燕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小燕本来成绩并不差,只是其他同学赶了上来;若从全区高中生来看,自己仍是佼佼者,只是身在尖子群体中显现不出来。另外,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勤奋刻苦、基础知识扎实正是自己的长处,是学习进步的重要基础。这些分析对小燕悲观情绪的缓解起到了一定作用。
最后一次,心理老师和小燕的班主任老师一起指导小燕制定具体的学习、活动计划,督促其完成计划,并约见家长,希望大家共同努力,适当减轻对小燕的压力,给予心理支持
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个月后,小燕参加了大型的全市高考模拟考试,成绩全部及格以上。后来参加高考顺利,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
随着孩子的知识和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会越来越表现出对家长的"叛逆"心理,而许多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这个特点认识不足,除了对孩子无休止地提出学习上的要求之外,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心理需要。因此,家长在关注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在紧张的高三备考阶段。如果发现孩子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到心理咨询中心诊治,从而保证使孩子在高考中发挥应有的水平。
|
|
录入:刘小平 审核:刘小平 |
上一篇:
经验是不能移植的,信息来源:中华家庭教育网(2006-01-03 )
下一篇:
我是这样做母亲的,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