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朱永新:人只要有选择就会有考试,高考将会一直存在下去,摘录与"教育在线网" 叶启垦 |
2006-1-9 出处:年级组
|
|
[网友>:从政府上考虑,是不是也有自己的苦衷所以不推动或者推动不利?
【朱永新】:我刚才也讲了,政府有“三个位”:一个是错位,一个是越位,一个是不到位(或者说缺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主要是这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政府对学校对老师的一个评价,就是以分数论英雄。就像国家过去一直以GDP论英雄那样,在办学过程中过分的把重点和精力投入到好学校上,或者对薄弱学校的发展不在乎,造成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发展差异比较大,也加剧了这样一种态势的产生。
二是在教师培养上如何来进行。因为整个考核,要解决应试的问题,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自然会淡化考试,我们相对来说对教师培养不是很多,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根据规律来做,他只知道去抓去做,他有一个自身的一个环境的问题。
[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使她自由>:还是学校太少了。其实刚进大学的人数可以多,进入后学生也可以转,不能光看分数来决定能否进大学。
【顾海兵】:首先要看你怎么理解这个学校。由于实行全国统一高考,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由于只能按照一个标准来衡量,对全国考生进行大排队(当然是分省排队),在这样的条件下,就是学校再多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学校和学校之间有差距,学校永远是少的,知名学校也永远是稀缺的,即使美国哈佛大学也一样,其录取率也只能达到10%左右,也并不是所有想入学的人都能入学,这是一个问题,但不是学校少的问题。
再一个看您对学校怎么理解,并非只有高考一条途径,我们还有自学考试,当然这涉及到我们就业的问题,我们很多就业的指挥棒也导致了目前这样一种千军万马非要考所谓正规的大学,而对民办的学校不太看重。因为现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一种违反宪法的做法,就是要求你报考公务员或者报考某一个机构,必须是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这样使得我们有一些民办的学校,即便是他培养了合格的人才,但是因为没有所谓的全日制大学本科这样的文凭,很显然影响了一部分人选择走这条路。但是也有极个别人已经开始不太在意现在的高考,甚至连大学都不去上了,据我了解有一些很有名的有才之人,比如说有个著名的中学生叫韩韩,他就没有上大学,甚至连高中就没有念完,北京有个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的孩子也没有上大学,甚至没有上学校,都是自己培养,采取传统的私塾教学,如同过去几千年有很多私塾办的学校,五六个学生请一个家庭老师来教,这是可以的,不是学校少。只要培养出的学生是合格的,不在于学校所谓的电脑有多少,校园面积有多少,这才能解决问题。我觉得可能不是一个学校少我的问题,当然也我同意网友提出的,进大学的人数可以多。实际上就我所在的学校来讲,我们往往在上课时发现教室座位并没有坐满,其实不如把座位资源开发出来,面向全社会,有很多愿意上学校听课的人,可以报名,只要把课程学过了就可以考试,考试通过就可以了。实际上这样做也可以使竞争的强度减弱。如果我们让考进来的和没考进来的进行注册的学生人,同样拥有这样的上大学机会,我觉得可以使竞争强度更大一点。有人说你这样做是不是带来腐败,我觉得还是回到原来的问题,现在的社会正在发展,各方面的多方制衡的机制正在建立,而且一门课一门课的通过,搞腐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学校里有更多的资源可以面向社会开放,社会上如果有人来注册,我觉得可以有一个筛选,也可以有一个时间先后顺序,让一部分人可以来听课,只要他听够了足够的学分,比如说150个学分,足够了我照样可以让他毕业。我觉得现在,我们要解放观念,解放思想,所以这个网友提出来不能光看分数来进大学,我是很赞成,现在统一考试之下只能看分数,没有办法有别的标准,因为是全国统一行动,至少是分省统一行动,咱们一个省相当于国外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没有办法能做到不看分数,而只有高校自主招生可能能够做到不看分数。
[创新特色>:朱市长,好请问您明年是不是提高考的改革的提议?有什么设想?
【朱永新】:我今年就已经提了,高考改革我连续呼吁了两年,因为我觉得这个是整个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是龙头,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吁。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方案,包括文理分离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是很大的问题,不可以轻举妄动。国家应该在国务院领导下成立一个高考改革委员会,规定由教育行政部门来做。现在他们把所有的责任都压在教育部门,所以教育部门压力也很大,不改革风险最小,几个风险很大,我认为国家成立一个高考委员会最好,邀请各方面的专家认真研究,包括课程的改革,我觉得他应该与科学家,科技部,应该与社会知名人士,一起来参与课程的改革,因为这与高考的改革联系在一起。所以我觉得高考制度改革,是一个决策层的进一步科学化。以上完全是我个人作为一个学者的意见,不代表官方。如果我们更多的发动各界参与讨论,我想可能也会形成一些比较一致的意见。所以明年会不会再提议,第一个问题我暂时没有新的想法和建议,如果有的话还是会提出的。而且我还会进一步关注和落实它。
[美到象猪>:就算考上大学了也读不起,读完了也找不到工作。
【朱永新】:一个是考试,我觉得可以通过政府来解决高校助学贷款问题。因为高考制度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带有一定的选拔性,选拔一些优秀的人才,对这些人来说,我觉得国家应该可以来保证他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事实上,教育部也好,各级教育政府和行政部门也好,都已经作出过一些承诺,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最关键是如何落实的问题。助学贷款是一种方式,此外我还更建议国家能着眼于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的优秀师资来定向培养人才。在解放前我们的教育是免费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实际上也都是免费的。我当时读书的时候,国家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还给我吃饭的钱,所以应鼓励很多很贫困但是很优秀的学生来读师范大学。所以我要写有关这方面的行动计划。因为我觉得现在在农村、在西部,优秀的教师越来越少,如何保证最基层的比较好的老师,我觉得应该是国家拿出一笔钱在前面来进行定向招生,然后定向服务。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这个国家计划,把各地最优秀的学生招进来,读完四年大学,到农村或西部服务六年,六年以后国家再出资让你免试出国进修,或者攻读研究生。所以这就是服务机制的问题,国家帮你负担学费,因此你有义务来做这个事情。这样就使读不起书学生的可以读书,同时找工作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现在目前就业的问题不是找不到工作的问题,主要是在于我们就业理念的问题。现在几乎100%大学生很多人都想做公务员,都想留在城市。那么大学生、本科学为什么不可以做工人,而一定被认为是大材小用?所以我呼吁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让初中生、高中生也可以做公务员,只要你是有能力有品质的人。评价一个人,不能是用唯一的学历来衡量。从学历的社会走向学力的社会,从职能的社会走向品德的社会。我觉得这样才可以更多的鼓励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存和发展。
[撞开那那扇门>:我相信教育是根本这句话。据调查,现任教师中部分人是不喜爱教育工作的,让他们教书只会误人子弟,或者说影响社会发展也不为过分,那还要他们干什么?
【顾海兵】: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我认为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要做一点实际的调查,不要老是“据调查”。我建议你亲自去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究竟我们目前教师队伍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们的对教育工作是不是喜欢,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教育工作,所以我建议我们的网友,不单纯是简单地说一句话,也不单纯是“据调查”,而是要亲自去做调查。这样我们这个讨论就可以更加深入一点。
[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他自由>:为什么不开放美利坚合众国到中国办大学?这是非常不聪明的做法。
【朱永新】:英国著名大学已经到中国来办大学了,在宁波,美国哈佛大学也来中国办学,当然我们是欢迎的。只要是遵守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治原则,我们当然是鼓励的。当前每一年我们因出国留学把钱送到国外去实在是太多了,为此国家是鼓励不出国留学的。
[这是我的国家我要使他自由 >:教育制度的革命是否意味着重新开放“私学”?
【顾海兵】:如果把“私学”理解为民间力量办学校,这本身就已经存在了。但这个提法本身并不是符合实际的做法,民办中学、民办小学、民办幼儿园,已经在全国各地大量出现了。我曾经看到一份资料,称当前幼儿园民办率是很高的。民办小学现在比重也是比较高的。民办中学现在也不少,相对而言总的比例上可能较低一些,我估计全国有10%左右这样一个状态。民办的大学也有了。现在并不在于重新开放私学,而在于怎么给民办教育一些具体的支持,不仅仅是口号上的支持。比如我们现在对很多民办力量办学设置了很多高门槛,同时在财政上又没有支持,同时在收费价格上又进行严格的管制,显然不利于民间办学的发展。所以这里面不是重新开放私学,而是说已经开放的民间力量办学,真正符合开放的要求,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办学的事业上面来,完全可以把教育本身,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当然是不是教育产业化,我觉得不应在名词上过多纠缠,教育肯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因为他是培养人力资本的。
[满天星>:请问嘉宾,我们绝大多数学校的学生都没有被面试过,光比分数合理吗?
【朱永新】:因为我觉得国外的很多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有很多学生是需要面试的,不知道中国的学生世界名牌大学的学生一般都要派专门的面试或者电话的面试。那么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可能我还是提倡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如果光靠分数一个偶然性还是太多,当然这样会加大成本,但是国外的一些大学,最大的工作都是做到录取上。所以我觉得我是提倡中国鼓励来进行面试的。当然面试不一定完全合理,但是我想会增加一些选择的机会。
顾海兵:政府的任务是提供公共产品,有些考试完全可以交给市场来运作
[云南罗义>:中国人很悲哀,一生都在考试中度过,何时高考才不将存在,这也许不会成为现实,但我们不得不思考,那么两位嘉宾怎么看?
【顾海兵】:这位网友提出的观点我是很赞成的。我们中国的考试实在是太多了,我曾经说中国几乎变成了考试大国,但是考试大国绝对不同于教育强国。现在除了有所谓的高考之外,我们还有大量的考试,有各种资格的考试,有各种所谓专业技能的考试,还有很多就业的考试,而且很多考试都是传统的、卷面的、纸面的考试,现在这种考试实在是太多了。我觉得现在有很多考试,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借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名义,把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审批的做法改头换面变成了考试,有一些政府部门其实是借助考试寻找自己的权利空间,而没有面向社会提供真正的公共产品。我们知道有一个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我认为教育部门没有必要出面举办此类考试,这种考试完全可以交给市场来运作,由中介机构组织实施。政府部门该做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你的任务是提供公共产品,提供市场上所不能提供的产品,而实际上现在我们很多政府部门所做的大量工作,其实就像我们朱永新市长讲的,既有错位,又有缺位,还有越位的问题。所以现在考试太多的原因,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在于有一些政府部门,其实仅仅是在考虑自己的即得利益,或者是为了部门利益采用了这样考试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发达国家(当然不是说发达国家做的都对),或者我们看很多市场经济国家,像考试这类事情和政府没有任何关系,政府没必要做这个事情,这个市场完全可以做,市场完全可以实现优胜劣汰。比如现在的外语培训,有新东方这样的学校,市场可以发展的很好,非要搞四六级考试干什么,本身外语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口语好一点,有的人翻译好一点,一个四六级考试就可以包括所有了吗?所以我觉得政府在这里确实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就使得中国人完全进入一个考试大国,而这样一个考试大国实际说是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把全国的人完全归在一起,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所以这和高考的弊端是一样的。我同意这个网友的观点。再比如评职称,规定要进行电脑考试,还要进行所谓的外语考试,尤其对外语,几乎快变成评价人才唯一的标志了。只要你想评职称,就必须进行考试。外语固然很重要,但不等于对每一个人来讲都重要,也不等于说不学外语的人就一定不能成才。中国很大,有很大的市场,社会上这么多人完全可以有分工,有的人外语强一点,有的差一点。有的不一定外语很强,但是可以站在外语很强的人的肩膀上。所以我们现在考试太多了,而且有政府背景的考试太多,我觉得这是悲哀。很多东西是完全可以放给市场的,政府应当只负责管理一些公共产品,管一些违法的事情,管一些就业上的歧视。包括现在的就业,非得有一个所谓的学历文凭,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不管有没有学历,都应该给他一个公平就业的机会。我可能是一个小学毕业生,你是大学毕业生,我们都可以参与竞争,现在我们已经对年龄的歧视提出怀疑了,对民族的歧视也提出怀疑了,对性别的歧视提出怀疑了,现在我们也应对学历崇拜提出怀疑。我们的社会应该树立看学历但是不伪学历的观念,学历只能说明过去,不代表现在。
[好兵八戒>:请问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做什么?
【顾海兵】:我觉得实际上这是前后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什么是经济学,关键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其实经济学的本质,据我理解关键就是强调分工,强调全社会的分工,分工就可以使得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优势得到发挥,可以扬长避短,所以经济学的本质我曾经把他归纳为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提高效率,也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说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成本的。从这一点出发,我觉得多少教育应该做什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然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首先是看降低成本这一块,降低成本这一块可能有几方面的成本,一个就是我们的经费投入成本,我们现在一方面是教育经费可能投入的很不够,但是另一方面,教育经费的投入当中有没有存在浪费的问题,有没有不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的问题,我觉得是存在的,我们确实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既少,同时又低层次浪费的问题。还有国家办的大学偏多的问题,实际上有很多高校完全由民间力量来做的,由民间来做可能成本更低,再一个就是大家的学习成本,包括现在我们讲的高校的教材,能不能循环使用,这些都是降低成本。
再一个就是大家的学习当中,我们目前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我觉得都有很大的距离,也就是多少学生可能付出了很多的成本,但是他们的效果并不尽人意,比如现在的外语教育,现在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硕士博士都得学习公共外语,有人做过很多研究,中国人耗费在外语上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实际上已经扼杀了很多人的成长,因为我们需要外语,并不需要每一个人都是外语人才,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特长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面发展,你什么都发展是不太可能的,比如我是搞经济学的,我肯定涉及到西方经济学,但是我也不可能 西方经济学,所有的西方经济学所有外文的原著都去看,即便我去看西方经济学,也不如专门搞西方经济学的教授,有很深的造诣,如果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一大部分西方经济学的学者们,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做研究,岂不是我们的教育成本低了吗?所以我觉得教育成本偏高,同时我们的教育应该做什么,就是我们的教育效益问题,我们的教育效益很低,衡量这个效益,就是创造性才能问题,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现在创新的能力,实在是非常欠缺,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前一段议论过卫生的改革是不是失败的问题,我觉得不在于卫生的改革是不是失败,而在于什么叫改革?现在我们也不是说教育改革是不是成功,而是说真正教育是什么?真正的教育应该做什么?我认为,如果说有应该做的内容的话,那么做的应该是让我们的学生,有独立得到思考,有一种创造的意识,有一种敢于冒险的概念。我曾经看到一些世界上知名大学,他们在总结大学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知名大学经验的时候,他们就讲,我们培养的基本任务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敢于冒险,敢于创造,这就是他们基本任务,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可能就是你是考试,你一张考试卷上,你回答了,得了多少分,那么我觉得这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最多是一个教育的中间产品,我们的教育的中间产品应该是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的创造能力,而在这一点上,基本上全社会都可以公认,在这点上我们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zaishibu>:你作为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您认为到强国论坛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对您自己有什么作用?
【朱永新】:我不是以副市长身份来交流的,尽管我有这个头衔,我今天是作为一个研究教育的学者来进行交流,和顾老师一样,所以我的想法不代表政府,仅仅是代表学者的个人想法。
[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使她自由>:大学教育问题说到底还是政治问题。
【顾海兵】:这个问题实际有一个前提,就是首先弄应当清楚什么是政治。对于政治当然有各式各样的理解,实际上,如果有政治这个概念的话,最大的政治实际上就是为整个国家的利益服务,这应该是最大的政治。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往往把这个问题都归结到所谓的政治问题,我个觉得这里面应该分层面,实际上有些问题可改革的,但是我们没有改革,有些改革可能需要慢慢进行的,因为中国肯定有中国自己的国情,就比如我们讲政治问题,讲选举问题也是这样。实际上温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时候已经回答这个问题了,中国搞自己的选举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我们在宪法里也写了,这个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所以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成政治问题,我倒觉得应该务实的做一些思考,比如大学教育问题,高考改革问题,我们在现有的体制之下,其实还有很多可做的事情,比如说刚才我曾经讲的,高考制度改革,高考制度改革我们完全可以在现有的框架之下就可以改革,就是把统一的考试改为由各个高校自主考试,至少改为一部分大学完全自主考试,这没有问题,完全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进,但是这一点我们现在并没有做,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多的,也不是所谓的政治问题,所以我觉得不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和政治问题这个含义非常宽泛的问题挂钩,我们有很多东西是马上可以做,而且问题是效益比较高的,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能做什么,我们逐步的做一些什么问题,我觉得这几个要分开。
[荒若>:如何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优秀师资都向大城市靠拢这个问题?
【顾海兵】:我觉得对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看。对于优秀师资向大城市靠拢,我觉得这不见得是坏事。这是人的追求个人利益,追求人往高处走的一种必然表现。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就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义务教育的学校都应该处在公平的起跑线上,如果你不能使他们处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这种流动就是正常的,实际上是政府部门在这个问题是有责任的,你没有履行自己的公平的责任,没有使得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在一个合理的差距之内。假如这个已经成为现实了,学校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不能解决怎么办,但是一定逐步解决,比如保证五年之内使得所有义务教育小学和小学之间,在基本的硬件上应该完全是差距不超过10%,应该做到这一条,如果做不到,说明政府的责任是缺位的,你没有完全自己的任务,应该有一个时间表,而且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我们做过这个计算,农村的中小学是不是每个农村都有一个小学,有些数量很小的山区,完全可以集中,政府可以出一部分费用,也许在发达国家可以做到这一条,但是我们做不到,几个学生办一个学校,我们还不如解决他们整个的寄宿问题,让他们到优秀的学校去学习。
还有我们现在一些优秀的学校,或者所谓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我一直有个建议,凡是义务教育阶段因为主要是靠财政经费,这些学校他们的教师我觉得应该进行挂职锻炼,就像我们现在讲大医院的医师到一些中小医院进行挂职,比如每一个人大医院的医生,必须在30年的工作当中,有那么一到三年,到下面去挂职锻炼,实际上我们现在公务员这一块已经做了,就是发达地区的处长甚至司局长到比较不太发达的地区挂职锻炼,而且是一到三年,现在有一些优秀的中学,比较优秀的教师必须去到落后的学校挂职三年,我个觉得政府恰恰在这一块应该有所作为,因为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肯定是财政投入的,强调追求的是公平,而且在这一块政府完全要公平,我们按照公平的原则进行行政的配制,所以我觉得优秀的师资,从个人角度来讲,向大城市靠拢这是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另外一方面作为政府部门,面对这样一个差距的时候,应该有一些行政的手段。当然这里面要解决人才的流动,有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不能说非常简单地从这个学校跳槽到另一个地方,也许这个学校已经给你做了很多培养,你突然做的跳槽,我觉得这里面应该制定游戏规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才流动,因为和企业的流动不一样,作为教师来讲,可能你的很大一块投入成本,用的是学校的经费,或者是我们财政的经费,这时候你的流动自然应该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有一定的门槛。所以我觉得从个人角度来讲这种流动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就政府部门来讲有一个资源的公平配制问题,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政府部门必须履行起自己的责任,应该有一个时间表,在几年之内,解决学校和学校之间硬件设施差异过大的问题,比如我们用五年的时间,我觉得现在的经济条件GDP每年增长8-9百分点的条件之下,应该解决这个问题没有问题,而且每年的财政增长速度都非常高。
[现在还安全吧>:前两天山西出了车祸,21人丧生,原因是学生5点起来晨练和司机的疲劳驾驶。我想请问嘉宾,你对如此封闭式教学和军事化管理用在基础教育上有什么看法?
【顾海兵】:首先对这些遇难学生表示哀悼,但是我觉得这个事件实际上既是意外也在意料之中。其实不仅在是山西,就在北京的中小学甚至大学里面,由于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所以我经常看到,他们的课间操就是围着马路公路在跑。应该说当我们生活条件比较低的时候,城市里的汽车是比较少的,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安全问题,现在已经进入到解决了温饱,进入了初步小康这样一个社会,汽车的发展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私家车,还是运输车都在发展。现在我们要研究一下,我们不是简单的责备,说我们的汽车驾驶员有什么问题,而是研究我们的教育部门,在这场事情当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利用这个事件,对全国做一个调查,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学校,他们连基本的活动空间都没有,当然我最近看到北京现在正在下一个规定,不准学生到马路上再去跑步锻炼去了,实际说这也说明我们再教育方式上有问题,我们经常喜欢搞集中统一,搞什么事情非要把全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在同一个时间进行同一个事情,没有搞分散,即便是搞课间操,你没有必要非要集中在九点半10点这个时间,大家完全可以错开,你集中了,再有空间也是偏小的,所以我们现在再教育方式上很粗放,都是很多传统的做法,都是不进行创新性的做法,过去这么做了,我就这么做了,永远这么做了,没有思考改革。这就涉及到,我们有很多学校,也未见得没有空间,而是这个空间没有容纳全校同一个时间完成这件事情,如果错开了,可能绝大部分学校还是够的,这次出的车祸,实际上是早晨,早晨有必要非得搞这种统一行动吗?我觉得没有必要,学生一定起来这么早吗?我们小孩18以下都是未成年啊,非得那么早起吗?我觉得我们的学生完全可以晚一点,9点上课行不行,搞得交通那么紧张,孩子本来多睡一点,所以实际上,我们可以总结的原因很多,我们的整个教育,包括我们的教育管理,本身需要改革创新,所以我觉得教育部门应该承担起他的责任,司机承担具体的责任,教育部门本身的责任是什么,这个事情出来以后,我们的教育局长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山西教育厅的厅长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我觉得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直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看到辞职或者处理的情况,我觉得这是应该考虑的,像这样一个重大事故,现在出来了,实际上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而且不是今天出来,明天也会出来,不是明天出来,后天也会出来,说不定以后出现的事情会更加严重,所以我们应该借这样一个机会,对我们整个教育做一个全面的反思。我们的政府教育部门,要认真地听取一下社会对教育部门的意见,这样肯定加大人大对教育部门的监督,这一点我们做的还很差。
[我拉风>:各地自主高考命题,会不会产生新的不公平?
【顾海兵】:这个网友提出来,各地自主高考命题会不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省已经自主高考命题了,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各个省自主高考命题,实际上各个高校自主考试。今后各个高校自主考试也不完全是卷面的考试,根据发达国家的做法,实际上你筛选人才起码几种方式。一个是整个中学阶段表现。第二个就是所谓的文化课的考试,即便是文化课的考试,不一定非是制定科目,可以是各种科目,再一个就是面试,实际上筛选一个人才起码有三种以上测定的途径,而不仅仅是现在的一张纸,至于这个网友说能不能产生新的不公平我觉得对这个应该讲,任何改革都是有成本的,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改革前后成本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而且我们比较改革前后的效益,哪个效益更大,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可以肯定的讲,现在的高考制度,不可能培养创造型人才,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既然已经有了这样一个致命的缺点,不改是没有出路的,而你改就一定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会产生所谓新的不公平,我认为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在短期内是可能的,在局部也是可能的,但是从长期看,从整体看,他不可能产生更加严重的不公平。至于刚才网友有人讲,有几历史系的学生没经过高考,可能不经过考试进来了,我觉得局部的腐败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问题就在于腐败和遏制腐败的两种力量比较上,我们就讲这个世界上最亲民的,所谓廉政指数很高的北欧的国家,瑞典、美国等等,并不是说没有腐败,有,但是遏制腐败的力量,可能比腐败的力量大的多,对我们国家讲也是这个问题,目前这种统一高考制度,由于它权利的过渡集中,其中反而产生各种不公平,如果我们把权利分散了,真正分散到一千多个高校,两千多个高校,甚至三千多个高校,它分散了,我觉得反而更有利与公平的处理,因为最大的公平是让每一个有特殊才能的人都能够得到发挥,这是最大的公平,其次就是我们高校录取当中,如果配合以阳光的政策,配合以新闻的监督,配合以老师权利的扩大,学生权利的扩大,而且是全过程的监督,即便是你进来之后我还有追求的机制,那么我想,应该说,对这种大面积的不公平,不会存在这样的担忧,少量的轻度的局部的不公平这个存在也是自然的。但是如果我们遏制腐败的力量,遏制不公平的力量更强大,那么我们根本不应该有这样的担心,所以我历来对高考改革,由统一高考改为高校自主考试,由应试教育向高校创新教育发展,我是有信心的,目前统一高考弊端大家确实认识到了,而且确实认识到弊大于利了,而且确实已经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既然已经这样了,换一种活法,我觉得就有成功的希望,所以在这点上,当我们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候,我们很多传统的做法,都需要重新思考,要进行反思,要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整个事业的发展,才可能在世界上有一个立足之地。
[网友>:对于高校改革,你觉得应该怎么改?
【顾海兵】:因为高校改革,我也曾经做过一些调查和了解。我觉得高校改革如果从可操作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目前中国高校的改革,首先第一步应该是取消高等学校的行政级别,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实际上是退步了,我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高校在形式上不存在级别,但是后来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高等学校的校长书记后来都有一个括号,有一些校长书记任命有副部长级,有一些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后面来一个正厅长级,我觉得这种做法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要改革,包括中学改革也一样,首先解决教育的独立问题,教育就是教育,行政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教育本身不能给他排一个级别,你是一个正副级高校等等,一旦给他打上一个行政级别之后不同的高校之间就不可能有公平的竞争,因为你是正副级,正厅级,咱们两个怎么竞争,没办法公平竞争,级别已经约定死,我觉得可操作可改革的第一步。当然还有很多大的改革,这个一步一步做。
再一个我觉得可操作的改革,要把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做一点处理,就是要把他隔断,现在有很多不好的在职的公务员在高等学校做兼任院长或者教授,而且还有一些刚刚退下来的高级公务员到高校做院长,我觉得这个必须杜绝,官和学必须分开,如果不分开又造成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比如说,我请了一个部长,到我这个学校做院长,另外一个学可能没有请到部长来做院长,那么我们来个高校之间没有办法有一个公平的竞争,在中国这个体制之下,你做了部长或者做了局长的人,或者做了市委书记的人,很显然你掌握很多资源,你掌握了资源之后,在某一个高校兼任院长或者教授,你必然把公共资源向你所兼任校长或者兼任院长职务倾斜,这样造成严重的不公,我觉得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当中,如果我们从操作的角度讲,务实的角度讲,不是从战略的角度,就是可改革的空间角度来讲,我觉得第一步是去所谓的校长和党委书记的行政级别,第二步解决行政官员和高校之间没有理清楚的混乱的关系,也就是官或者行政权利对高等学校的不适当的渗透,把这两个解决了。
第三个,就是政府部门所控制的公共资源,它的配制,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比如我一直主张,加强全国人大对高等学校对中小学学校的监督,对政府教育部门的监督,也就是说政府人大每年的预算,对教育费用的预算必须细化每一个学校用了多少钱,政府用了多少钱,我们人大应该介入,教育这个问题,应该每个季度,我们的教育主管领导,主管教育部门的厅长局长应该每个季度,向同一级人大,做汇报,通过这种定期的汇报,向社会公开,这种监督就不能够做到提前监督而不仅仅是事后的监督,现在很多监督都是事后的监督,我们缺少事前的监督,人大如果把政府部门的监督做好了,就形成了多方制衡,我想我们中国教育部门的改革应该是有希望的。当然媒体的监督,社会的监督也得有一个基本的渠道。我觉得从可操作的角度讲,中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可做的。
【朱永新】:我现在正在邀请台湾的著名的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做一个报告,他的学校给我很大的启示,因为他的学校学生没有坏的品行记录,他是把品格和人格放在第一位的。他要求他们的学生离开校门一步就要肩负学校荣辱,离开家门一步就肩负全家荣辱,离开国门一步就要肩负国门的荣辱。学生的刚刚出来没有文凭,那里的毕业生是不发文凭的。只有等到毕业生找到工作,老板很满意,学校才把文凭发给他。他给所有的学生都有品质的保证。学生的留级是不收学费的,但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要负责任。他要求他的老师在所有的学生在校园里只看中国的东西,不看西洋东西,只用筷子吃饭而不用勺子吃饭。他们对爱国主义的教育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一会还要给他的报告做一个总结。所以我要先离开去现场,当然针对这个问题我还会继续的关注和关心,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可以到我们教育在线进行讨论,很多的意见我会及时的反映如果需要交流和反应的话我会尽力的。
谢谢各位网友的提问,下次有机会再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谢谢。
【顾海兵】:各位网友,非常高兴有机会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和大家做教育这个问题的探讨,不能是回答问题,应该说我们是一个平等的探讨。从我本人来讲我是搞经济学专业的,搞教育也许是我的业余,是我的一个兼职。过去曾经有人对我提出一个意见来,他说你是搞经济学的,你为什么搞教育,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按照传统思维是对的,但是按照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前当的,教育和经济不是孤立的,教育和经济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作为我本人来讲也是一个教师,对于教育本身也多多少少有点发言权,从搞学问的角度来讲,其实各个学科的互相融合,比各个学科的互相分割,我觉得更有利与你所搞专业的发展,而且实际上你观察一下,我们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成就的大学问家,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往往不是孤立地搞某一个学科,比如大家公认的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不仅有经济学的《国富论》,也关于道德情操论的专著。我觉得一个人做事业,不要有意识地划定一个边界,说你只能搞这个,不能搞那个,不同的学科之间、不同的领域之间应该是互相渗透的,而且我希望我们的网友也不仅仅是提出一个问题来,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样一个渠道对某一个问题做深入研究,也不仅仅是讲一两句话,或是一种感情的冲动,对中国这个复杂的国情要做深入的调查,对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对我们的民办学校做深入的调查,用大量调查得出的实际数据说明问题。我希望自己今后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做一点实际调查,我也是一位网友。希望这种交流更通畅一点,交流的成本更低一点,交流的效果更好一点。
|
|
录入:解放路高三 审核:解放路高三 |
上一篇:
沟通更要讲质量,——来自《班主任网》 朱佳
下一篇:
善待每一位学生,作者:曾国琼 来自互联网,上传:章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