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陽
——读《海殇?》有感
指染一拓墨香,眉存一蔟欣然,眸观一纵海天相接。从暗尘中执起留残生命悸动的古卷,熹微的光线匀开了封存的印记,诧异,这片刻的柔情,这久违的邂逅,竟是中华文明在心间迸发的汹涌,是几代人没有停歇过的追求。在薄如蝉翼的宣纸上郑重的写有三个大字,“中国梦”。
“忘记过去,失去一只眼睛;沉湎于过去,失去双眼”。
昨天在看凤凰卫视的时候看到一则中国与爱尔兰之间经济合作的报告,一个依靠信息技术国家西欧国家,克服地方局限性,将人均GDP提升到了一个令人啧啧称赞的高度,评议员认为这将是中国经济进军欧盟的一个重要跳板,而我同样认为这是中欧合作的重要契机,如今的欧洲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欧洲,在这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不能拘泥于过去的繁荣与否,冷静客观的对待事物。中国需要崛起的不仅仅是海上实力更是思想文化上的软实力。
“中国的落后从海上开始,中国的复兴最终检验也在海上。”
文明从东方升起繁盛于西方,而此时这股温热的力量也将再次反哺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复兴、包容、创新”三位一体。中国已经从“改变自己,影响世界”的逻辑,上升为“文明转型”的逻辑,没有文明转型大国崛起不可续,民族复兴不可济。
很多人将欧洲拿来做比较,说中国没有民主,我想这是不客观的。
事实上欧洲的人权存在很强的讽刺意味。首先他们推崇人权优先政策,但“人权优先往往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这导致其工人工作比较懈怠,政治上也一再出现“民主赤字”,令人咋舌的是欧洲出现了“民主税”这一概念,惶恐不及,民主也变成了一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物质了。
其次,欧洲社会早已是一个选举至上的社会,政客采取的“先观望,后发言”的姿态,并不是真正意味上的重视民意,而是一种变相的媚俗。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欧洲对中国采取的应对政策,证实了作者所说的“欧洲的自由、人权是被需要的啊”,充分说明了欧洲对待民主的虚伪性。
所以对中国而言,中欧要真正志同道合的携手共建和谐世界就需要超越国家关注社会;超越复兴,关注创新;超越民族,关注人类。因为真正的世界文明,不是单纯的一个文明屹立于世,而是需要通过将那些伟大的文明融会贯通,注入新的动力而实现的。
中国如含苞的芙蕖,它装点了夏日的湖畔,嫩艳的骨朵儿,是一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度。中国恰似骄阳冉冉升起,用传承五千年的厚重,再次揭开人类文明不一样的粲然序幕。
很多人都向往欧洲高福利有保障的生活,我想一味追求安逸的生活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迄今为止,欧洲在摆脱了内外的威胁,一度松懈,历史包袱过于沉重使得他们畏惧回忆,从而逐渐的去军事化,去工业化,去技术化,去宗教化,使自己成为“经济巨人,政治矮子,军事侏儒”。如今的欧洲正以这样的状态在走下坡路,它“不光是物质结果,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与其形成对比的是现在中国正逐渐和平崛起,以不可阻挡的势头穿梭于世界的大风大浪中,向世人昭示,中华将崛起了。
有人问我,如果一次再生的机会,可以让我选择祖国,我会何去何从,我不假思索的回答,“中国,还是中国。”拥有这满腔的热血正是因为它在这个新兴的国家,只有在这个竞争的时代我们才能最高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有机会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因为生在中国而自豪,我的生活充实而充满了挑战。中国展现给我活力与生机,我也将热切的回应她我全部的青春。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