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地生活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也许哲学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有那么一个无数人想过,也有无数人想要究明的问题——即所谓“中国人的素质问题”。
暑假去了趟邻国日本,的确是被人均素质所震撼。随行的老师有些认命似地感叹中国人永远不会有这么好的素质云云。我平静地表示这只不过是多年的富裕生活和普遍的教育堆出来的文明。现在的中国甚至连素质教育都不能彻底地实现,如何去谈素质,如同民智未开,如何谈民主?中国的路还很长,那些不存一点包容之心的谩骂嘲笑者似乎看不清这一点。
胡适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依靠法律约束民众,那么到最后民众便会逐渐转向用道德约束自己;如果民众自发的用道德约束自己,那么最后也不得不靠法律才能约束他们。这其中大概有历史循环的意思,也有一些揭露人类劣根性的意思。
我无论如何不相信种族之间有优劣之分,无论是极端民族主义者还是崇洋媚外者内心或许都有纳粹的影子(印度沿袭至今的种姓制度在今天看来也显得愚昧可笑)。同样大多数人眼中更加文明更加有素质的外国人实际上和我们并无两样,甚至几百年前他们还是我们口中的“西夷”。
当遵守法律成为了一种习惯,所谓的文明行为也不过就是自然而然的。
这并非是道德,只是习惯罢了。我能想到的唯一的例子也就是《发条橙》的故事。这只是在人们看来,至少是积极的被迫选择。
这与西方的文化背景有关,说来也许有些残酷,西方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之间总是充满了耶稣基督的影子,上帝要求人们爱自己的父母孩子,于是他们去爱了,也是一种被迫选择,并且看来是一切被迫选择的基础,当生活建立在被迫选择之上时,也就无从谈起起道德。
我想我该为中国哲学喝彩了,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情本体此刻想来是如此的明晰精确,也许有人要对中国这个由各种各样关系所构成的社会表示不屑,许多人在赞赏西方人的公事公办,但我并不欣赏一个由上帝出发审视自己的社会。
我始终认为,生活应该是哲学的,至少道德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儒家中有“仁”和“义”的概念。在我的认知里“仁”是广义上的道德,包含了所有美好的品质(而今的仁已经简单地解释为仁慈,但在孔丘的哲学里显然它有更广大的意义“爱人”,而这是一切道德的起点),而“义”是狭义的道德的体现,是绝对的命令,只能是完全出自内心道德的考虑而做的事,如果是出于功利,那就是“利”。
孟轲相信“人皆有恻隐之心”,人人都能够发自内心的向善,能成为道德的人,后来的新儒家心学则承认“人人都可成圣”,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的结果,否则这个世界也将没有犯罪发生。然而这也说明了,道德的确可以自然地产生然后约束人们。
写意山水中有哲学,茶香袅袅烟雾缭绕中有哲学,琴声中有哲学,多数传世的书籍是哲学著作,甚至到了后期政治管理人才选拔的基础也是哲学。中国人从来都是哲学的,他们不注重宗教,因为他们意识到哲学拥有比宗教更纯粹的能力和价值。
儒家有应该被抛弃的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但也拥有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这些部分运用在当今中国甚至世界上显然是再得当不过了。就像爱伦坡可以花一个世纪等待读者,孔丘也可以花上数千年来等待中国哲学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