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www.999777.com-家长学校 >> 正文
`
|
|
“儿子把刀架我脖子上怎么办” ,请听省委党校教授、省成长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吴锦良支招(今日早报) |
2006-3-13 出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
|
一个单亲家庭的初中学生,特别喜欢女孩子的东西,玩胸罩,看成人杂志,整天泡网吧;父母老师眼里的坏孩子原来是人才……尽管昨天天气不好,但早报成长学校却异常热闹,原本定于下午4点结束的讲座,家长们一个个苦恼的问题一直把吴教授“拖”到傍晚5点多。一位有个沾上网瘾儿子的母亲焦急地发问——
请听省委党校教授、省成长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吴锦良支招
网瘾发作举刀威胁母亲
问:我儿子现在读高中,可能是因为处于单亲家庭缺少父爱的缘故,他的青春期比同类男孩对女性物品、人体艺术画册等成人杂志更感兴趣。上了高中后他又开始迷恋起网络,趁我不在家的时候经常上网聊天,还在网上谈起了恋爱……年初二,我把家里的门都锁上了,不让他出去通宵上网吧,结果他竟把刀架在我脖子上。我报了警,他却乘机逃出去上网吧了。我实在是没办法了。
答:你现在所能做的不是一味地责骂和阻止他,而是要改变你和孩子的关系。第一,既然你孩子有这种现象,你得找到一个底线必须让自己接受现在这个状况,因为你现在没办法也没能力改变孩子,你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态度,接受现状之余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抓紧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这是基础也是基本;第二,要在抓住这层关系的基础上让孩子慢慢地淡化他自己不好的一面,让他自己认识到这些错误,让他在多次的挫折中慢慢清醒过来,引导孩子思考这些问题、挫折,更多地引导孩子来思考自己的前途。
玩动漫就像得了鸦片瘾
问:我的女儿读高中了,现在好像中了动漫鸦片瘾,花很多钱来买动漫方面的书,我把这些书藏起来,她就萎靡不振了。
答:不用把这个问题看得太严重,最重要的是掌握一个度。你们可以利用现在良好的母女关系制订相应的制度,比如对待有动漫瘾的孩子,这位母亲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制订分阶段、小步子的计划,在协商双方都能接受的前提下慢慢减少看书的时间和数量,也可以减少他身边的零花钱,不要妄想她能在一夜之间戒掉这个“毒瘾”,切忌在这个过程中打、骂孩子,但是必须严格地执行规定,在和谐的环境下改变。
老师要让我儿子退学
问:我儿子今年9岁,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上课不听讲、作业拖拉,成绩也是倒数的,他不敢让我们和老师见面,老师甚至向我们提出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要让他转学或休学。
答:这位老师的要求可能比较高,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是老师不是万能的,他们有时候也是会犯错的,一般的老师都比较喜欢上课认真听讲、成绩好的学生。作为父母必须要有个理念,坚信孩子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要保护和帮助他,你们不能转变老师对孩子的看法,但是你们可以将伤害减到最小,让孩子充满信心,如果这个学校或者老师真的不适合孩子,那转校也是一个办法。
父母和学校别摧残孩子
问:我的孩子就是好动,怎么说他也没用。
答:半山实验小学有一个学生比你的小孩更严重。老师和家长都把他看成是坏孩子,老师还要求全班同学在下课的时候不要与他说话!父母当着我的面说他的种种问题,一说半个多小时。我对孩子的父母说:你的儿子没有问题,贪玩、调皮、好动,都是他的天性,他语言能力强、思维有条理、反应快、胆子大、交际广,将来一定是个人才!孩子没有问题,学校和家庭出了问题!在摧残他。幸运的是,这对父母全听进去了,基本上按照要求去做了。结果,两个月后,母亲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变了一个人,老师也不敢相信,太谢谢你了。
这就是心灵教育的功效,那么,塑造孩子心灵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自我形象塑造:通过表扬和鼓励建立“好孩子”形象。
2.“大目标小步子”分步推进,引导孩子体验“我能行”。
3.孩子自我形象的管理。
孩子在想什么母亲不知道
80%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责任落在母亲身上。
每次讲座,来听课的80%以上都是母亲;打电话找我咨询的,90%以上是母亲。
母亲的困惑: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给我们研究所来信,全部是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的,用一位母亲信中的话来说:“为了孩子我已经心力憔悴了,我真的支撑不下去了,吴教授,你一定要帮帮我,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
我认为,父母的传统观念已经大大落后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两代人的代沟越来越深,父母不懂孩子的心。(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杭州今年做了个一个中小学生家庭的调查,结论是半数以上的父母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每个孩子是跑得最快的精子
故事:小学生生理课上,老师正在讲人生的奥妙:“千千万万个精子向一个卵子冲去,跑得最有力的那个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经过10月的怀胎,人诞生了。你们都是千千万万个精子中跑得最快的那一个,得了个冠军,所以你们就变成聪明的孩子。”
课堂里顿时一片欢呼,大家纷纷自我祝贺:“我们都是跑得最快的胜利者。”
将“全差生”送入重点中学
绍兴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王力(化名),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性格自闭、自卑,厌学,成为老师心目中的 “全差生”。父母教育他说:“你这样下去将来只能在大街上拉板车。”他对父母说:“我宁可拉板车也不想读书了”。后转学杭州,经过吴教授三年时间的调教,性格活泼开朗了,与父母关系改善了,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大增强,成绩达到了班级较好水平,最终考入了杭州市某重点高中,父母惊喜万分。
改变孩子
从父母开始
在我国,一方面是孩子不喜欢父母。江苏常州市妇联对有孩子的700户家庭进行的调查中,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心中最不喜欢的人是谁”,结果竟有45.5%的学生的回答竟是父母。
另一方面是,父母最爱孩子。如果你问中国的父母:你生命中什么最重要?孩子!毫无疑问!但是,中国的孩子最不喜欢的却是父母。
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啦?他们的哪一根神经出了问题呢?实际上,孩子的问题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教育孩子就好比在种庄稼,庄稼种不好,不是庄稼不听话,而是种庄稼的人不懂庄稼的成长规律。
现在我们种花要搞培训班,养乌龟要搞培训班,但是父母养孩子就没有什么培训了!人是万物之灵,养孩子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啊,我们就没有了正规的、高质量的培训班啊。这是多么悲哀啊。中国新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太需要家长的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而不是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横加修理。
|
|
录入:刘小平 审核:刘小平 |
上一篇:
家法虽小却管着3个人呢 ,求是星洲小学一家长借“法”教子
下一篇:
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