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世事沧桑
——读《当时只道是寻常 跟季羡林品百味人生》有感
花开花落,世事沧桑。
《当时只道是寻常》主要讲述了季老一生的经历,他对他的故乡,他的家人,还有他的老师、同学与朋友的悼念与思念。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精通数国的语言也译过了多本书,他的一生也是历经沧桑坎坷,品尽百味人生……
“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往日不舍,有遗憾自然也有庆幸。就像代序里写的一样“发思古之幽情,几乎是每个人都有的”。沧海桑田,世界变迁,这些都改变不了人们思古的情绪。当过去成为了历史,当现在成为了过去,当未来成为了现在,等到这时想想当年,过去发生的种种事情也只是寻常的了。眼界开阔了,整个人的认知也就更全面了,原来压在心里的烦心事或许也早已经看开,早已变成了不在乎的小事,亦或是早已经忘却。这一切也正如那句话:“你看到的世界有多大,你的心就有多大。”
季羡林先生有一个灰黄的童年。那时清政府刚被推翻,人们的生活远不如今日。季羡林家是整个村最穷的,最小的叔叔还被送人了。所谓不如意的事也总有好的一面,文革时北大的“老佛爷”想把他打成“地主”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开诉苦大会季羡林应该是第一名诉苦者,他连贫穷都不够。祸有祸福也正是如此,童年虽苦,开心的事也不会因此减少。吃白面馒头、肉也成为了最幸福的事。虽然不幸但是关心他的人也不少,大奶奶就是这么一位慈爱的老人。虽然我并未见过,但是从文字间就可以体会到,长辈对于晚辈的爱和那无微不至的关怀。她省着白面馒头给季羡林吃,又抱在怀中。这些小事对于当时年幼的季羡林是多么珍贵,直至这么多年以后,仍然记得苦难生活中的白面馒头。对于6岁就离开母亲去了济南,和叔父一起生活的季羡林,一切都是新鲜的。6岁的孩子还没懂事,也只是一开始想想母亲,后来也就很少思念了。就算想了也没有能力独自回来看母亲,只能在异乡读书、上学。八年来就回了3次家,都是奔丧,最后一次还是母亲的。一字未识的母亲在家中种田,独自生活着,无依无靠,又感到孤独,这种对儿子的思念是难以想象的。也只有这样母亲才说出了“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样的话。随着不断的成长长大,对母亲的怀念也必定是愈演愈烈的。所以季羡林才那么懊悔,也有了这个永久也不会消失的悔。夜里梦到母亲哭着醒来,怅惘灰天,从泪光中幻出母亲的面影。
童年只是开始,人生路漫漫。季羡林也从原来不爱读书的小孩,变成了发奋读书为了给母亲新生活的青年人。可惜时间不等人,那样的的机会已经没有了,母亲在他还未毕业时就离开了人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没有比这更贴切的话来形容季老的悔恨。机会错过了也就不再回来,就算到来也是全新的,也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时间更是如此。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现在,也就不会再有遗憾。人生无常,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随时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是避免以后去后悔的方法。
童年过后紧接着就是求学的生涯。和友人一起,有时在工字厅中,有时在荷花池旁,高谈阔论,天不怕地不怕的说出心中的所感所想。求学的生活一定是快乐的,有几个同道中人,一起聊天,一起分享。也就在这时季羡林认识了西谛先生,一个不摆架子的教授,平易近人。西谛先生在最有活力的时候飞机失事了,就这么轻易的离开了人世。紧接着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想着是在这之前西谛先生离开了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些事就是这样,是遗憾也可以说是庆幸,不用遭受这种磨难。但是社会需要西谛先生这种人来卫国效力。事情发生了就无法挽回,覆水难收,既然如此又能怎么样呢,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当时只道是寻常,回顾当年还不如珍惜现在。
高一(13) 张昊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