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www.999777.com-家长学校 >> 正文 `

溺爱不是爱,信息来源:中华家庭教育网

2006-4-17  出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儿童心理学家告诫说,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认为整个世界都应当为他们服务,孩子的精力都花在如何操纵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逃避应负的责任上,缺乏责任心与自理能力,其父母是不合格的。
    现在许多家长热衷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实质上是对孩子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家长是在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不相信你处理事情的能力。明明的爸爸遇车祸去世了,妈妈就倍加疼爱他。他4岁了妈妈还是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明明去幼儿园了,老师告诉他的妈妈,明明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系衣服扣子,也不会穿鞋等,应该让他自己去做这些其他4岁的孩子应该学会的事情。可他妈妈却说:“我喜欢我惟一的儿子,他现在是我的一切,我宁愿为他做出最大的牺牲。”
    这样母亲对儿子的爱是儿子的可怜。她自认为是一个好妈妈,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儿子.可这种超常式过分的爱引起的负效应是很多的。首先,儿子会在心中感到妈妈会理所当然帮他做所有的事情,为他服务;他可以不干什么事情,而有一天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他便会有沉重的失落感。这种类型的妈妈,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是自私的。因为她忽略了孩子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倘若等孩子长大之后上了学,妈妈还是一如既往,还是不断地替他做事情,明明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愿学,那么就会更使他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或者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他将面临着一个陌生的世界,毫无准备。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拒绝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其结果却是我们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录入:刘小平   审核:刘小平

  • 上一篇: 教育之本在于莫使孩子失德

  • 下一篇: 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义荣辱观,信息来源:家教周报


  • 舒服地相处
    成长的人生
    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分享,学会担当
    和孩子们快乐成长
    我们是幸福的小康之家
    点燃女儿心中追求卓越梦想的青春激情
    【中国:孩子是家庭的私有财产 vs. 西方…
    【中国式家庭教育是“废了孩子的武功,然…
    孩子最愿接受的三种家庭教育方法
    别让感恩教育扭曲了孩子的心灵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质朴直白的百姓家风
    【家风溯源】
    “家风”调查“诚信”二字居首位
    高中生挑战: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适应新生…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9657048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