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自 浙江省教科院网站
为总结提炼普通高中多样化课程改革实施一周年以来试点学校的先进课程实施模式与运作机制,近日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健敏博士带领科研人员赴萧山第二高级中学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及学生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课改一年来萧山二中的师生状态以及课程开发实施情况。
调查显示,课改实施一周年师生状态发生积极的变化。95%的教师赞成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四成以上学生赞成扩大选修课比例,86.9%的教师和60%的学生对继续实施选修课有信心。通过选修课学习,53%的学生对文化课学习变得更自信,70%的学生学习更富激情与创造力,78%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的学习开拓了知识面,逾六成学生学习更自主,近七成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更多样化。开发开设选修课激发了87%教师的学科兴趣,提升了92%教师的研究能力,87%的教师变得比以往更关心学生的需求和心理;五成以上教师认为选修课促进了文化课程的学习质量;超过六成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体验到了教师职业的价值。
“发现兴趣点——夯实衔接点——生成研究点——探索拓展点”是萧山二中的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学生的兴趣是课程设计的立足点,萧山二中通过学生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主要兴趣点;然后理清支持学生兴趣所需的学科知识,找到兴趣与学科知识间的衔接点,设计课程;在具体某一课程实施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生成某个研究点,针对这一研究点进行深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知识和领域,从而形成新的拓展点。这一链式反应是萧山二中课程群落开发建构的主要方式。
跨学科整合模式是该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如该校的特色课程《校园电视节目制作》,涵盖了语言知识、艺术知识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这一课程就是在打破学科壁垒的基础上,整合多门课程,进行的跨学科设计。再如学校的《花卉与盆景种植》课程,最初是以生物教师为核心的课程开发和开设团队,到后来根据课程知识需要发展成为生物、地理双学科教师共同开发。
目前该校已开发出125门选修课程,这一课程群现已全面实施,2012年第一学期面向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达75门之多。作为选修课程试点学校,萧山二中先行先试,其课程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