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李新 来源:《新华文摘》2006年第1期 |
2006-9-25 出处:
|
|
一、坚守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三个命题
学校德育的改善需要进行各种理论和实践的尝试,其中应包括对涉及学校道德教育何以可能以及如何有效坚守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一些基本命题进行深入追问。
1.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
近代以来的制度化教育始终伴随着培养完整人的讨论,工业化背景下成批量培养有专业技能劳动者的教育实践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间的对峙,使这种探索充满艰辛。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经验促使我们必须重申:学校教育一定是为着培养完整的人,即“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是学校的中心职责。“学校必须是‘有教育意义的’,因为它们必须成为我们弄清楚如何实现人道、亲切、优美和共同利益等学校和社会中通常缺乏的价值观的主要基地之一”。
我们认为,完整的人是以品德(或德性品格)发展为内核和基础的。如果用球型隐喻人的发展,那么品德就是球心,也是支架,可以统摄整个球的内涵和球面,与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审美发展都有密切关联,对人的整体发展具有支撑性和统摄性作用。过去,人们主要将道德教育视作把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其实,品德发展不仅为着人的社会性发展,为着社会的需要,而且关乎个体的生命成长。道德教育不仅要把自然的、个体的人变成社会的、文化的人,而且要把人培养成基于他自身条件的、精神发育良好的有个性的独特生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教育具有享用的功能、个体化的功能,有促进个体情感发育、智力发育的功能。那些品德发展良好的孩子,懂得关心别人、与人相处的孩子,其身心也能获得和谐发展。因此,道德教育不是可以离开个体生命成长的事情,相反,它必须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学校教育的这种独特功能认识不足,尤其在今天这个日趋教育化的社会中,学校固然不应当与社会相脱离成为“文化孤岛”,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与其他具有教育潜能的社会机构的区别,从而坚守学校培养完整人的独特使命。
2.德育需要打好品德基础
我国长期以来指称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个大德育概念。从根本上说,德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基于个体社会化经验的价值关系的形成和拓展,要求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建构,而非各种零碎的相关社会知识的聚合,它需要一种根基和核心。我们认为,作为类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最早发生的社会关系是生命的价值关系;作为个体的存在,人最早介入的社会生活是道德生活,道德关系是其他社会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也是个体建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支柱之一。因此,德育需要从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尤其是基础品德入手,它将有助于增加人对道德关系的敏感性,为完满精神世界奠基,并为人终身受益。
道德品格的培养需要从小打基础。研究表明,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道德品格的形式发展和实质发展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尤其在生命早期,由于人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时间顺序,由于最初对环境的机体感受和社会适应,人的基础性社会情绪和情感发展有一个敏感期或关键期,容易形成某种社会性认知的固定倾向。进一步说,在生命发展的敏感期,在人最具可塑性的时候,基础品德是比较容易植入和不易移易的,也是比较扎实的,因为它具有一种印刻和固化作用。德育需要十分敏感于不同年龄阶段道德发展的内在可能性,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活动。
道德品格的培养需要遵循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整体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基本参照点,是人据此行动的基本原则、理想、标准和生活态度。它不仅与个体形成自我同一性和整体性密切相关,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恒常的价值。在日趋多元的现代社会中,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另一重意义在于营造更大的价值共享空间,以便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和方向。事实上,不同国家和社会有不同的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和立场。我国专家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发现,道德价值主要包括集体、真实、尊老、律己、报答、责任、利他、平等八个独立内容。2001年我国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上述价值观如何具体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层面,尤其对于学生基础品德的形成而言,如何更为明确地提出一些与社会整体价值体系相一致的基础价值观,在学校教育的不同年段按生命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对这些基础价值观应当如何进行排序,这些依然是目前我国道德教育急需研究的问题。
3.学校教育要为实现人的道
德潜能提供支持性环境和条件人有道德学习的潜能。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由于生物种系的不断进化,以及相伴随的大脑构造和机能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人具备对复杂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和适当反应的能力。神经科学研究也表明,与道德发展有重要关系的人的情感发展有脑神经基础,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吸引,使得新形成的突触勾联并固定化为有一定方向的网络,积极的情绪应答启动人的神经中枢,并带动神经元网络进行情感化活动,从而产生有助于德性形成的亲社会情感。
但是,仅仅有潜能是不够的,人的德性成长还必须由教育经历、社会环境、文化生态为其提供支持性条件和引导。尤其是个体外部存在的对其道德潜能及其运用领域持肯定、赞许和鼓励态度的情感氛围,以及由此而来的个体适应感和成功感,必然促成新的道德成长动机。反之,如果缺失了这种外部和内部感情上的支持,人的道德学习潜能将很可能被压抑而沦于道德麻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存状态决定其道德学习行为和动机出现的可能性,而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个体出发,细心、耐心地保护和支持其道德学习潜能的生长和强大。
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方向
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生活现实,需要关注人的生存和体验方式的现代转型,需要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基。基于这种新的问题背景,我们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调整的重心不在于实现工艺学上的某种技术转型,而是要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
1.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
我们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传统的道德教育立足于教育者及其经验中所体现的社会道德价值,试图通过改变价值信息提供的数量、质量、途径和呈现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而较少虑及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学习道德的过程,很少关注学习者已有的道德经验和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难以真正获得预期效果。有鉴于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转向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
首先,儿童、青少年不仅具有道德学习的潜能,而且作为学习者,他们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以及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把道德教育界定为“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德性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它要有儿童、青少年作为主体的参与和介入才可能实现。道德学习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回到自身”的反思与体悟,强调学习道德的过程也是学会承担自我发展责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顾及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其次,学习者独特的生活经验在道德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意义的生活是个人的生活,是有兴趣的生活,是能满足其道德发展需要的生活。再次,有意义的道德学习要求学校“帮助学生像构造艺术品那样来构造生活”。我们认为,必须重视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它通过课程、环境、管理和服务为学生的道德探究提供奠基性素材和统整力量,持续地过滤社会价值信息、优化教育情境,将基于核心价值观的品格教育弥散于学生在校的一切时间之中。最后,学校道德教育应当推动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实践。学校道德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都可能成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契机。
2.学校道德教育应重视培育和发展人的情感
道德教育需要重视情绪和情感机制的运用。从个体生命角度来说,婴儿和养护人之间积极的情绪应答有助于满足生命的早期需要,包括激情中的定向需要、共同感受的需要和其他特殊价值信息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可能成为个体道德发展的生命基础。再从个体道德发生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从认同价值,产生动机,激励行为,并最终形成人格,其间都需要依助情感的作用。对信息进行道德加工,认同价值,激发道德行为,这个过程不仅需要理智而且需要启动情感活动,因为情感有动力作用,有强化作用,同样的信息有了情感色彩就会被放大和渲染。
个体的道德长成仅依凭作为类的存在而可能有的道德材料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一种支撑性的情感系统:依恋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感等。简言之,自尊是个体道德成长的起点,关爱和彼此感受到爱是道德发生的条件。由这种基础性的社会性情感进一步发展,将衍生出与人的德性形成有关的道德情感。有关研究表明,所谓道德情感是由社会性情感和认知性情感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社会性情感由生物性的亲社会情感(主要是依恋,它由期待和爱的需要产生),经过不断接受社会环境的挑战,积累社会经验,向更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发展而来;认知性情感的生物学基础是个体的奖惩系统,人受物质环境的挑战,不断发展认知,产生和不断成熟具体化了的认知感。在原始的社会性情感基础上发展心理支撑性情感,并进一步发展为道德情感,这是一个不断递升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人道主义关系,它包括爱、互相信任、尊严,没有这些,道德是很难生长的。其实,道德的成长、精神的成长需要一个长期、渐进、不断积蓄的过程。
3.学校道德教育应当重视双向沟通、对话、伦理和代际交往
学校道德教育强调师生互动和代际交往,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丢弃传统道德教育的三大主导方式:教导、榜样和规约。有学者提出,“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而言,21世纪意味着传统的‘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必须转变为‘教会选择的道德教育’”。但实际上,道德教育中强调价值选择是要有条件、有基础的,这种基础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经验建构,其中就包括被教导的经验、师从榜样的经验和遵从规则的经验。孩子天生就是敏感的发现者、观察者和模仿者,所以榜样在儿童早期道德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道理,儿童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适切的教导和积极的规约。但另一方面,今天的道德教育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其中,关心道德主体的建构成为新的基点,获取对话的经验、体验的经验、活动的经验成为学校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当学校道德教育承担起为未来公民奠基的社会责任时,它就不能不同时承认学生具有价值辨难和选择的权利,不能不重视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不能不更多地兼顾个体对道德的享用。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儿童从一开始就体验到发现的快乐,最好的教育是通过最纯粹的人对人的方式获取最能打动人心的智慧经验。所以,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的道德教育是不会停留在理性结论和简单告诫的层面上的,它需要过程的展开,需要相互的对话、相互的辩诘、相互的认同、相互的理解。
今天,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这样的观念:道德教育需要代际合作,它是几代人共同成长的历程。成年人是促进青少年道德成长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的真理就只在成人的一边。其实,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都处在同一个统一、连续的文化生态中,只有彼此交往和沟通,只有通过社会情境中行动和言语的相互映射作用而引起“主我”与“客我”的辩证运动,才能真正促成完整道德自我的代际间重构。所以,道德教育需要一种志愿行动:走进福利院、走进困难家庭、走进贫困地区,需要学校发展“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教育计划”等。这些行动不是为了满足一种形式上的需要,如果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些行动真正跨入他人的生命世界,并在尊重、理解中读懂他人厚重生命中承载的意义,那么,这个过程就将营造起一种平衡的儿童道德成长的文化生态环境。
三、革新学校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学
校道德教育革新的目的不是为了抛弃传统,而是为了把握住传统与现代之间内在的承续性关联,在此基础上能动地适应和促进当代青少年的发展。我们主张把革新的主要着力点置于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课程、教师和校园文化。
1.抓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革新学校道德教育提供的机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期望推动学校教育将立足点真正从传递知识调整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而且,这次课程改革用生活德育的理念大大改变了传统专设德育课程的面貌,更重视生命的自然禀赋,适应和支持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学习,强调在真实、开放的生命感受中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就此而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解决以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智德分离、知情分离、道德与生活相分离等二元现象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
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学科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应当在课程改革中把各学科教学变成与学生的道德学习同在的一种活动。首先,不同学科学习的内容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其次,学科学习奠定人的认识论及其方法基础。最后,学科学习的过程无时无处不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为这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中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纪律约束与意志磨炼等。
就专设德育课程而言,虽然不同年段具体的科目名称不同,但其中却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即让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以感受体验为基础,以态度养成为表征,以情感和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为发展过程,以形成丰满的道德人格为目标。新的德育课程要求淡化说理性的知识传递功能,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在践行中,反复对话、反复感受、反复共享,使其心理过程、思想矛盾、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得以展开,从而建构和重构道德生活经验。
2.激发教师成为有道德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人
教育是一项具有道德性的实践活动,教师的工作是在职场中启迪心智、铸就品格、提升境界。因此,首先需要激发教师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其次需要唤起教师道德教育的热情。这种热情不仅包含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着教师对每个学生道德成长的关切,展现着教师在职场中所具有的道德智慧,而且也是教师自主生命成长内在需求的迸发。最后需要提升教师道德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有关道德教育的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伦理学等知识基础的支撑,也需要教师在职场中形成道德敏感性和教育机智。
3.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
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超越了家庭教育所包含的血缘关系,为现代人的成长提供最初的公共生活领域。一个学校究竟呈现何种质量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和精神面貌。我们强调,学校教育应当确立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锤炼基于历史积淀和区域地方特色的校本文化风格,要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应该遵守、且与学生发展阶段相符合的行为规范,形成尊重、关爱、公正、有纪律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倡导与人为善、鼓励与欣赏、严明与求实的评价机制及导向,建立有共同价值愿景的教师集体精神生活。现在的确需要我们像对待智育、对待学科教学那样用心做德育,尽管不能诉求校长和教师承担起未成年人成长的所有责任,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做教育,学校一定是可为的。
进一步说,只要我们转变道德教育观念,虚心了解、认识和探索未成年一代成长的精神状况和生存状态,认真研究未成年一代成长中的社会的变迁,积极推进崭新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国未成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可以进步的。
|
|
录入:解放路高一 审核:解放路高一 |
上一篇:
浅谈高中新生如何适应高中生活,摘自www.layz.net 解放路高一 唐琪洋
下一篇:
如何写评语,章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