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全国赛结束了,我们七中DI拾山队从全国四百多只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这是对我们社团这三个月努力付出的肯定,是我们莫大的荣耀,也是对于努力付出的我们最好的回报。
这次比赛能圆满落幕,离不开一直陪伴并给予我们帮助的领队老师鲍亮老师和任可老师。也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还有音乐老师、通技老师、信息老师、木工师傅、宿管阿姨和保安叔叔们。
今年10月,我们七中DI社派出两支精英之队,取名为“拾山”和“错与对”。两支队伍在省赛中,奋勇拼搏,齐心协力,突破自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高一的“拾山”在省赛中取得团体第二,并获得了文艺复兴奖,获得了与其他省市区的精英队伍国赛的资格。高二的“错与对”在克服学考和美术班外出写生的双重冲击下,最后一周废寝忘食获得省赛第三的好成绩。
12月,在国赛中,我们壮志凌云,勇往直前,斗志昂扬,赛出了我们的态度,赛出了DI的精神,中心挑战感染了裁判,观众,以及我们自己,获得了全国第六的好成绩。由于在即时挑战过程中,虽有失误,但我们让裁判看到了我们团队的高度凝聚力,给予了我们高度的评价。最后,我们获得了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这次比赛不是一帆风顺的,时间的紧迫、学业的压力、音乐编排的难度、团队的分歧、搬运的困难……但是,这些困难在我们坚定的意志面前,都是不足为惧的。我们,利用晚自修的时间加紧制作,使道具变得更加精致;我们,通过交流沟通与换位思考,加强了队员间的默契;我们,通过与木工师傅的交流研讨,解决了道具搬运的问题……
十个小时的奔波,从校车到火车再大巴,我们来到了比赛场地,天下第一城。夜晚,我们加急改进道具,熟悉比赛场地,搭建框架,完善音乐,反复排练,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下一天的比赛。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化妆,换衣服,来到比赛场地,中心挑战里,我们精彩绝伦的表演,每个人放开的热情令评委印象深刻。即时挑战里,虽然有失误,但是我们高度的凝聚力,默契的团队合作令评委折服。
对于像我们这样,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的人来说,参加全国性比赛带来的感受还是很多的,像这样的比赛总结也是第一次写,由于感受太多的原因,我想用一种全新的总结方式来完成这次比赛总结。
聊天五分钟,想出五句词——轻松加愉快的编写
《黑象》剧本的第一版编写,可谓是充满戏剧性的。第一次进行编剧的我们,面对桌上白纸黑字的比赛主题——变调的音乐剧,竟没有一丝迷茫,脑海深处色彩斑斓的思绪碎片重组拼接,源源不断地涌出新奇的点子,仅仅聊了五分钟,《黑象》的初稿便获得了生命。别的咱不夸,夸一夸拾山队呀,这对好在哪?咱真不是夸他,有梦想有亮点就是最棒的!省赛小成功,结尾HOLD住全场——紧张加惊喜的省赛
浙江省的比赛是一次对我们实力的检验,零基础的我们心态极好,想赢不怕输!我们每个人都放飞自我,尽情地享受比赛,已经不只是大声唱出戏中的对白,而是把每一段要唱的曲,要流露的情感全都吼出来!音乐剧更是如此,一字一句都让全场能清楚得听到,一颦一笑都让全场观众和评委为我们沉迷,最后一个尾音落下,热烈的掌声响彻场地。
晋级全国赛,编写从头来——痛苦加“饥饿”的“压榨”
经过省赛,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剧本的重要性。赛后总结后,我们决定重塑剧本,也是此时我们才意识到,其中的难度何其大,我们第一次品尝到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而压榨自己的感觉。人真的应该像乔布斯所说的一样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常保饥渴求知,常存虚怀若愚 。
音乐虽然定稿了,但我们还需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真的是十分严格,从每个音符的强弱,每句台词的腔调,到整体的语速;从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到大的肢体动作;从台前演员的深情演绎,到幕后人员的换幕调整,都要求所有人配合默契,不能有一点偏差。为了台词更加熟练,在比赛前的每一天,我们的嘴里都时不时冒出几句音乐剧里的旋律,说每天做梦都会是在练习音乐剧一点都不为过,每天我们能练习不下20编,回寝室以后嗓子基本接近失声。每天,在DI教室不断的练习,一直练到10点,甚至熬到深夜,急剧缩短的睡眠时间对我们是一个痛苦饥饿的过程。
参加完国赛颁奖典礼后,我们回到宾馆,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些许疲惫,但这些都不能遮盖住发自肺腑的喜悦之情,坐在床上,静静的享受着这个来之不易的三等奖带来的喜悦。当我们在宾馆时,有其他学校的领队,看着我们说:“是不是上午演黑象的那个?”我们赶紧用力的点点头,自己的表演竟然能给别人如此深刻的印象,竟然在宾馆被人认出来,这或许是对我们这么多天来努力的最好的回报,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十分震惊!
我们这次比赛的经历,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梦想是一只雏鸟,经历过风雨才能展翅高飞;梦想是一株幼苗,破开土壤才能茁壮成长。DI,不仅是目的的想象,目的的创新,还是有目的的——成长。
高一“拾山”队员:高一12班 王笑 周楚之 高一11班 王晗竹 高一8班 朱彦 高一10班 阳晨恺 张怡 高一6班 周佳敏 孙逸 蔡妍佳 石亚鹏 林韵
获省赛二等奖并获“文艺复兴”特别奖,国赛三等奖
高二“错与对”队员:高二8班 傅诗睿 绕伊宁 高二11班 林璨 刘一诺 薛佳琪 毕浚皓 高二6班 陈雨蓉
获省赛三等奖
供稿:王笑 高一(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