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也 说 “ 封 闭 ” ,朱佳 |
2006-9-26 出处:
|
|
也 说 “ 封 闭 ”
日期:2006-7-4 作者:重庆市大足中学 廖凯[来源:班主任网>
我们这里讲的“封闭”是指个别学校硬性规定学生在较长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或几个月或一学期)内不能走出校门,不许与外界接触,只能埋头读书。还有的学校规定学生之间不准相互请教问题,担心瞎子牵瞎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有的中、小学特别是个别私立学校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一涌而上,也盲目进行仿效,对天真活泼的学生进行硬性的封闭,扼杀学生的天性,在“封闭”上大做文章,鼓吹“封闭”“优越”。
笔者认为“封闭”这种作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它只能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阻碍学生与社会进行正常的接触,阻碍学生与同伴们进行正常的交往、交流,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是高分低能,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教育理念比我们古人的教育理念还要落后很多。
我们的古人也提倡人与人之间进行正常的交流与交往,鼓励学生与外界接触,要求学生多思善问。
我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写了这样几件典型的事,出身于寒儒薄臣之家的秦钟曾向贾宝玉发表见解:“读书一事,也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有些进益。”无独有偶,祖上军功显赫的北静王初见宝玉,就对贾政建议:“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邸,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内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垂青月的。是以寒邸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谈会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依秦钟、北静王所说,三五成群,并非是乌合之众,而是要有“知己”、有“名士”、有“高人”,也就是说要在群体中有“智慧源”;而且,人聚在一起不是只是由“智慧源”来高谈阔论,而应该是“大家讨论讨论”、“谈谈会会”;当然这种学习活动不能偶尔为之,而应该是“时常”、“常到”、“常去”进行才行。
可惜的是秦钟夭逝黄泉路,贾宝玉好象并没有到北静王府“常去谈谈会会”,他倒是在大观园里与众姐妹的活动比较频繁。特别是三丫头探春发起“海棠诗社”后,他们做海棠诗,做菊花诗,在特定的环境下即景联句,又做红梅诗,填柳絮词,真的是有点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他们互相称赞、斟酌、评析,一时间大观园里好不热闹,过得多么快活、自在。
如果宝玉他们能够再到大观园的外面走一走,那他们的收获会更多。所以对宝玉而言,他们的这种活动无疑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那种极有吸引力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它有利于大家的共同进步。对本性懒于诗词的迎春、惜春而言,在这样的氛围中,她们也能够诗才日进。
秦钟的见解,北静王的建议,以及贾宝玉他们的实践活动,都充分说明了搞封闭不好,人应该经常与外界接触,三五成群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人们锻炼思维,增进学问,认识、了解世界。在一个小规模的团体中,成员们彼此交流知识、交流思想,并通过各种方式的比较、对照,甚至诘问、责难。这样不仅使自己的知识仓库日渐丰富,而且也会有意无意地学到别人那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克服某种思维定势,少走很多弯路,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高。
通过交流,得到启发,获得信息,取长补短。现实生活中实现知识互补的成功案例层出不穷,我们这里无法一一列举。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际之间的正常交流、交往与协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接触社会对认识、了解世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研究有关问题帮助很大。据说美国普林斯顿研究院经常邀请各国著名学者去从事研究工作,院方并不要求每位学者必须举办什么讲座或交出什么论文,但是规定他们必须参加周末茶话会,请大家即兴慢谈个人学术研究中的心得体会。于是不少学者就在茶话会上得到了很多启示,终于打开了思路,解决了某些长期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或者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和新的观点。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他们在第一个25年中,因协作进行研究而获奖的占获奖人数的11%,在第二个25年中占65%,而到第三个25年则上升至79%。显然,交流、交往与协作取得了最佳研究效果,所以人需要与社会进行正常的接触。
《学记》里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实际证明:盲目地搞“封闭”是弊大于利。
作为今天的学校,其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等都不应该是“封闭型”的,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入社会后难以生存和创新。“封闭”只能约束学校自身的发展,约束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互相接触、交流、合作的大平台,才能培养出新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作为家长,更不能把自己的孩子闭于独室、限制他们有限的活动范围和方式,而应该是鼓励、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去和同伴们进行正当的接触、交流和交往,互相学习,认识、了解世界,甚至于“得意忘形”;或争辩反诘,或“短兵相接”,以提高学生们的创新、生存适应能力。
归根到底,我们可以这样说:合理的接触和正当的交流、交往是产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源泉!所以,我们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应该清楚地看到“封闭”作法没有生机,它只是顾及眼前利益,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发展后劲。学生对封闭说得最恰当不过了:“左封闭右封闭,整得学生不服气,现在看到分数高,走入社会差能力。”
中、小学搞“封闭”那是少数人猎奇心理的错误作法,它影响了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违背了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的确属于“应试”教育的产物,我们应该及早废弃这种错误作法。
但在社会变革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由于本身中、小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差,再加上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很科学,我们有些学校为避免学生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家长的确又没有时间管理孩子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把学生科学地组织在一起学习、生活,那叫集中管理,而不叫所谓的封闭。从目前的形势和群众的要求来看,那完全是应该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对我们构建和谐家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完全有利,学生也不可能会与世隔绝。看吧,凡是把学生暂时科学地组织起来共同学习、生活,科学地培养、发展学生,学校就一定会兴旺,学生毕业后的满意率就特别高,家长也认可,群众也满意,社会也承认,这就是铁的事实。所以,我们搞教育的一定要把握好相对集中管理与封闭这个度,科学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否则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
|
录入:解放路高二 审核:解放路高二 |
上一篇:
没有班主任管理靠手册 美中学生不分“班”,冯爱萍 摘自<班主任杂志社>
下一篇:
班主任角色谈 ,朱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