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是送帽高手,并不是指教师把一些难听的“坏”帽子送给学生,并不是把“笨蛋”、“调皮鬼”、“烂泥”……等侮辱性的帽子送给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解决每一件事时,处理每一件事时,都应给学生送“赏识”的高帽,“赞美”的高帽,“鼓励”的高帽。
请试想一下,当你工作取得成绩时,你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还是诋毁 ?当你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你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开导还是他的拒绝帮助呢?当你的行为有些过失时,你是希望得到别人得宽容还是铺天盖地的责骂呢?我相信每一个人遇到上述情况时希望得到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成年人的希望是这样的,作为未成年人——中学生更希望得到的是前者。因而作为一个中学教师,一个学生的引导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一个关注爱护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都会使问题的解决得到更大得机会。所以一个教育者更应该给受教育者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向上的学习环境。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多准备一些赞美的语言,表扬你的学生。应该多准备一些鼓励的语言,支持你的学生,也就是说你要准备很多很多“赞美”高帽、“鼓励”的高帽、“赏识”高帽送给你的学生。
一 、 “赏识”高帽,可发掘潜能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在〈〈幼儿才能开发〉〉一书中说到:“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不可估计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如果我们不会用“赏识”教育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潜意识,不会给学生送上“鼓励”的高帽,不会用鼓励学生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懂得发挥学生的能力,那么学生本身存在的优点就会受到埋没。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拿同等水平的两个班做实验,一个班专门批评,另一个班专门表扬,结果受表扬的班的智力水平成绩状况均好于受批评的班。
我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的父亲,正因为创建了“赏识教育法”,不断赏识、鼓励自己的失聪的女儿,在学习上不断送给女儿一顶又一顶“赏识”的高帽,另他的失聪的女儿读小学时跳了两级。并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如果这个家长不懂得不断地送“赏识”的高帽给自己失聪的女儿,哪她又怎会成为第一个聋人少年的大学生?
我国有千千万万个中小学生,作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在解决每一件事时,处理每一件事时,不懂得、不会常常给学生鼓励、不会常常给学生送上一顶顶“赞美”的高帽、“鼓励”的高帽、“赏识”高帽,令学生充分发挥蕴藏的潜能,那么学生将来又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国又怎会成为一个强国?
二 、赏识的高帽可令人改变缺点、错误
某市一位小学教师,辅导学生写字时,有个学生的字总是写不好,没有一次合格。多次批评他都没有收效时,他就采取鼓励的方法,哪怕发现他有一个字写得有进步,他就会加以表扬。后来,这个学生的进步惊人,还在写字比赛中得了奖。
在我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邻班一个姓“岑”的学生在全校是比较有名的捣蛋王。他的一些行为令全校的老师、学生都感到头疼。在一次处理我班学生与他产生矛盾的过程中,我与他交换了对事情的看法,告诉他“你是行的,别浪费自己。” 不久,他因伤人入了少管所,我托人鼓励他,希望他不要自暴自弃。他出了少管所后,文化程度只有初二水平。后来,只有初二文化水平的他,经过发奋,终于成为暨南大学的大学生。他回学校向我报喜时,说:“老师,我终身不会忘记您说的一句话‘你是行的,别浪费自己’。正是您这句话,令我感到做人不能被人看低,令我感到做人不能低沉,令我感到我是行的。” 后来,姓岑的学生不但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而且还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某公司的副总经理。当然,这个“问题”学生的转变成功,不单单只是我一句话的功劳,这其中还有很多人教育的心血。但试想一下,如果每个老师、每个长辈不能认识到学生的可塑性,而是一味地排斥有“问题”的学生,使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错误,无法改正自己的缺点,那么社会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对立面,又多了一场悲剧?所以,学校的老师应该以“仁爱”之心,宽待未成年的学生。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平时,教师对于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应赞扬他们,都应该送“赞美”高帽、“鼓励”的高帽、“赏识”高帽给他们。教师不能以为孩子犯错就把他当作坏孩子。学生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逼切想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
三、“赏识”的高帽可令师生关系融洽、工作顺利
当我刚出来做老师时,对待学生常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对学生的事情总是用成人做事的角度衡量他们,没有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更没有考虑学生们的想法和感受。对学生成绩不理想,就会不留情面地批评,对班干部做错事总会狠狠地批评,令学生与我的关系逐步淡薄,使得班上的气氛死气沉沉的,学生都怕了我,应该说学生都讨厌我 、都暗中地抗拒我,班上的工作很难开展。对这种局面,我百思不得其解,也不知从何下手。后来,一件事改变了我的工作作风。女班长上体育课受伤,因送她到医院治疗及送她回家,令我午饭也没有办法吃上,也可能是我的关心感动了她,她很坦诚地告诉我:“老师,其实你用不着动不动就批评我们,很多时我们做错事后都能意识到要改错,但你不留情面地批评,反而令我们有种叛逆心态,其实令一个人改变缺点并不一定要用不留情面的批评方式。”听了女班长的看法,自己与部分学生交换了对班工作的意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法,改变了自己的工作作风。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学会尊重学生,学会善待学生,学会信任学生,学会理解学生。从此,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的学习气氛,学习风气,精神面貌都比以前好了很多,学生都愿把心里话告诉我,学生中很多无法解决的事都请我协助解决……因为能与学生齐心协力搞好班集体,所以班多次得到学校的好评。
四、应多“赏识”学生
事实上,处理一件事如果能用“赏识”的方法去解决,就应该采取“赏识”的方法去解决。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阶段, 他们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很多发展的潜力,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和不足,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幻想,都会做梦,都会好胜,都会创造……因此,学生很需要我们肯定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更需要我们的肯定。所以很需要我们多肯定、多表扬、多送“赏识”高帽给他们。
医学界研究,人的神经系统是高度分化的,人类的智能具有多面性,人的七种智能在平时能起重要作用: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能力,因此在衡量一个学生时,应多方面的考虑观察,要重视学生中的差异,要注意学生的闪光点,要适时赞扬学生,要及时给学生送上“赏识”的高帽,“赞美”的高帽,“鼓励”的高帽。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发达日新月异,学生都是在父母未经历过的社会中生活,一些新的科技知识,如:计算机、网络等,学生会接受得更快,接受得更完善。甚至有些学生能找到资料,纠正老师上课时所传授的知识的误差,所以需要我们更多地肯定、更多地表扬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多送“赏识”的高帽给他们。
不少学生因为对社会的能力还未达到完善,因此不多不少会有出格的行为,对于有出格行为的学生,作为老师不要像吃了“摇头丸”那样,老是摇头,而应该具体分析原因。对于能够自觉停止出格行为的学生应表扬、赞赏,对于经教育后也能停止出格行为的学生同样应该表扬,更应送“赏识”的高帽给他们。
前苏联领导人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教好学生,首先要取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这样,教师就必须爱护学生。赏识学生,这种爱,这种赏识,主要来自教师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感。爱护学生,赏识学生,是教师职业特有的崇高道德情感。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掌握及其智能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培养,都是和他们的情感体验紧密结合的。一般地说,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希望教师以热忱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高,他们会逐渐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常常反映着自己所在集体甚至社会对自己的某种评价。因此,他们对教师的爱都十分重视。他们对教师的赏识都十分重视。他们对教师的赞美都十分重视。他们从教师的爱中,从教师的赏识中,感受到集体和社会对他们的肯定、信任和希望,从而引起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和乐趣。教育过程既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来决定对教师的态度。教师只有爱护和尊重学生,教师只有赏识和鼓励学生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和信任,才能建立起教育学生的良好感情基础。在实践中我常常会发现:师生感情融洽,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易于接受,学生因喜欢某位教师,对他任教的课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反之,教师不懂赏识和鼓励学生,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易接受教师的教育,对所教的课也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会不断下降。所以,我们为何不多给学生送上“赏识”的高帽,“赞美”的高帽,“鼓励”的高帽呢?
事实上,作为学校,完成的工作是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江总书记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我们希望中的学生将来都需要具备:无论什么岗位,无论职位高低,都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而后者显然已成为公民从事上岗的普遍性要求,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工作。我们老师的责任是重大的。
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在管理班级的工作中,套用常用的社会口头语:“赏识”教育的方法可能不是万能,但没有“赏识”的教育方法却万万不能。希望一切教育者放下你手上难听的、侮辱性的帽子,拿起“赏识”的高帽,“赞美”的高帽,“鼓励”的高帽,送给学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