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揪(qǐu)”------真正的主人是学生,杜振华摘录

2006-10-9  出处:

“揪(qǐu)”------真正的主人是学生
            孙  四  周
 
两年前,《南京高考之痛》引起了南京市民的广泛议论。两年后的今天,高考之痛已不再受到关注,另一个词“揪(qǐu)”又成为常用语。这一南京方言里本没有的苏北地方词汇,在短时期内迅速普及于南京各阶层,简直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
但是,究竟什么是“揪”,并未见有谁给出过明确的界定,因而对它的理解也就人人言殊,对它的评价自然因人而异。视揪为法宝者固然有之,谈揪而色变者亦不乏其人。作为高考第一线的老师,我认为很有必要为南京的高考之“揪”说两句。然也否,欢迎争论。 
一.何谓“揪(qǐu)”
首先,我认为那些说“死揪”、“揪死”和“往死里揪”的人,含有明显的调侃意味。其实,真正的揪,它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揪”的主人,而不是揪的对象。中小学生需要揪住的东西太多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做人的道理、公德的遵守等等。揪,就是认真对待,绝不放松的意思。而这些,本来就应该是家长和学校的职责之一,也该是学生们的自觉行为,只是原来三方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位、现在才来正本清源而已。
南京某名校的校训中有这样的一句:“习惯决定成败”。这是句非常中肯的劝告,我们成年人见了,都会深受教益。由此我们就想到:在中学阶段必须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因为中学阶段正是从少年步入青年、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期,是习惯养成的至关重要的阶段。恰恰在这一时期,他们又面临着最大的升学压力,承受着繁重而艰巨的学习任务,家长和学生极易出现只抓成绩不管纪律、只求升学不及其余的现象。甚至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心疼”孩子,而采取过分迁就甚至娇宠的态度。如果老师再没有一个冷静清醒的认识、如果学校再不能把学生的行为习惯纳入到一个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去,而是放任自流,让学生错过人生的关键时期,那么对学生终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可能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毕竟我们所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习惯的影响却是全面的;学生在校的时间是短暂的,行为习惯却是伴随终生的。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学会解数学题要有价值得多。 
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朝一夕就可做到的吗?绝不是!这需要学生长时间的认认真真的态度,需要老师始终如一的严格要求。这恐怕是需要一股坚定不移的“揪”劲的。
曾有这样的一个班级,收回作业本一看,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连姓名都无法辨认,因为字迹太了草。另有几个人只写了姓而没有写名,还有一同学什么都没写。一般地讲,学生在新的学期,启用一个新的作业本,都是很珍惜的,不论他写字的水平如何,都会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姓名,认认真真地写第一次作业。但是,还是有那么多的人连封面都那么随意、连写自己的姓名都马马虎虎,那么他的作业是怎样对付的,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学生,即使是有很高的智商,有很好的悟性,也不可能把学习搞好,将来更不可能有什么突出的业绩,因为他没有一个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当然不会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单就高考而言,它的试题不但对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其评分标准还对解答的规范性有着严格要求。每年高考后,都有一部分考生自我感觉考卷做得很好,可等分数公布后却与自己的估计相去甚远。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解题的规范性不够。把会做、而且能做对的题目,分数丢掉一大半。更有甚者,看到老师写的大红的“订正”而字,有的人是毫无触动,嬉笑自若,有的不予理睬、就当没有看见。
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习惯,指望学生自己醒悟、“树大自直”吗?不可能。指望家长或教师几句话的点拨,他们就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吗?也不可能!这时,家长和老师的“揪”就是促使他们尽快转变习惯、形成良好作风的强大助力,对有些学生来说,是不绝不可少的外力。我正是要求他们从 “写好自己的名字”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个题目。首先,对每个作业题都要认真思考,对会做的,要给出完整的、规范的解答;对不会做的,必须想办法解决,可以讨论、可以找老师讲解、可以查相关书籍,就是不允许以“不会”作为搪塞老师的借口。对于做错的题目,毫不客气地要求其订正,一遍订正不对或不认真,就订正两、三遍,曾有一个同学把同一个问题订正了5遍才算真正解决问题。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知道了老师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们尝到了这样做的甜头,于是都能自觉自愿地认真完成作业,不再需要老师和家长费心了。
二 谁在“揪(qǐu)”
刚到南京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常会发现不完成的情况,问之,答曰“不会”。答的很轻松很坦然甚至很不屑,干干脆脆的两个字,多一点的解释都不愿意、稍微一点的羞愧都没有,似乎在说着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又透着明显的不耐烦。“不会”,当然不能完成,老师当然不能批评他(她),这就是他们的逻辑。但是,面对“不会”,他们采取的态度是什么呢?苦闷了吗?急躁了吗?认真思考了吗?去找同学讨论了吗?去请老师解答了吗?统统没有。看着他们在课前谈天说地、悠然自得,在上课时无所触动、“举重若轻”,以 “不会”二字把责任推到九霄云外,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难以相信世界上还有这样无所用心的学生。
然而,如果学生有了“揪”的精神,这种情况就再也不会出现了。对每一个题目,他们都会揪住不放,会做的要细化要深化要升华,不会做的要苦思冥想、穷追不舍。或查课本、或问同学、或找老师,必欲搞懂而后快。这样一种状态下,学生整日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在难题面前不服输、不认输,在同学面前争上游、怕落后。浓厚的学风形成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创造性被激发了,好一个“揪”字了得。
学生的揪,是主体地位的突显、是主动精神的张扬、是上进心的喷发、是一丝不苟永不言弃的个人意志的贯彻。这样的揪,越揪越活、越揪越兴奋、越揪越精神,实在不能说是“死揪”或“揪死”。
那么,在揪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应当说,老师也在揪,他们在揪学生,更在揪知识揪能力。比如,学生出现了一个错误,可能他本人没有意识到,老师要准确地诊断出来,并督促他(她)彻底改正——这也许可以称作是“揪学生”吧。不但如此,老师还要另做大量更重要更复杂更系统性的工作。
我是教数学的,就我而言,当发现学生在某个问题上的缺陷后,第一步是解决原来的问题,而且要从根源上解决知识上的缺陷和认识上的盲区,包括强制他(她)当场把相关的书本知识背出来。第二步是追加2~3个类似的问题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务使学生对这一问题烂熟于胸。还有第三步,是紧跟着再来2~3个变式练习,包括改变问题条件、改变表述方式、改变问题背景、改变能力要求等,以养成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举一反三”。这样,三个步骤下来,我们就是用4~6个题目来把这个知识点揪住不放,学生除了解决原来的题目以外,还解决了它的根本问题和外围问题,同时弥补了能力上的缺陷。之所以这样“一揪到底”,是因为学生的错误(或失误)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多方面的、复杂的联系。 如果只就一个题目给以解决,恐怕远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原本的知识漏洞和能力缺陷仍然存在。有的家长和老师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讲过的题目你还错?”,原因主要就在这里。我们的三步揪:原题讲解——原样重练——变式提高,基本上能够在解决原问题以后,及时地扩充与提高,基本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特别在高三复习时,需要考虑的角度更广、范围更大、形式更灵活、思想更深刻。有时必须提高到综合能力、上升到理论高度,“揪”的方法、“揪”的程度、“揪”的水平,也就因人而异了。
不难看出,即使在老师占主导时,老师的工作仍然是围绕着学生来设计的,而且是通过学生来展开和完成的。最初的着眼点是学生、中途的着力点是学生、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学生,学生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也是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所以说,学生是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是“学生在揪”,而不是在“揪学生”。
三 “揪(qǐu)”什么
1.揪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教育界很早就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无小事,事事有教育”。确实,学校教育决不仅仅在课堂,教育的内容也决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点。学校应该提供的教育资源,本身就包含它的环境因素,所谓的环境育人。而环境绝不是也不可能仅是漂亮的校园、高耸的大楼,它更需要的是人文因素。生活在其中的人,那些活生生的人,他们为这个舞台提供了什么样的表演、他们对环境作什么样的贡献以及对环境作什么样的评价,这才是决定这个环境之优劣的关键因素。
走进一所刚建成不久的学校,你看到门窗不整、草摧花折、鞋印满墙、污秽遍地,你会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下去吗?你认为这里能造就出合格的人才吗?只要你不是太偏激,你一定会回答一个“否”字。同样,你看到学生嬉笑吵闹、脏话频出,你会因为这是课间而原谅他吗?如果你还是对他负责的人,你也不会。
上面的假设,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测、更不是故意吓人的盛世危言。现在中国的教育,是面向独生子女的教育,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教育现象。中国没有遇到过,外国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学生本人的自骄自纵、家长的忍让溺爱、社会的无原则牵就,在一部分孩子身上的确有所体现,而学校似乎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所以,出于对学生本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学校必须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加以指导甚至规范。比如按时就餐、不在课间外出买零食;遵守作息时间、有事旷课要请假;认真完成作业、没有完成的要补做;考试不能作弊等等,具体详细、此处无法一一列举。我认为这本来是作为学校的职能、作为教师的职责的正常行为,现在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理由只有一个:“揪(qǐu)”得太死。其实这些要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本来就不存在丝毫的问题,对此感到“不自在”的仅是一部分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如果在学校内建立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了健康的人文环境,那么大部分习惯良好的同学会生活得很舒心、会感觉到自由自在,而另一部分(少部分)人的不好行为也会受到同学们的及时提醒,这种提醒还会被理解成是友善的。如此一来,人人都是制度的监护者、人人都对违纪行为揪住不放。谁都没有被“揪”的抵触感,又都享受好秩序所带来的益处,可谓皆大欢喜。
事实证明,狠抓习惯养成、狠抓行为、营造良好氛围,是学生所普遍欢迎的。令人不可理解的,倒是社会舆论和个别家长对此不以为然。前一阶段,南京某学校门前小食摊密布。每逢下课,一部分学生便蜂涌而来,买得快餐边走边吃,包装纸则随走随扔,一片不雅景象。又兼存在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这当然让有责任心的校领导看不下去,便下令德育处静止学生课间出大门。又配合上食品安全教育,终于学生们接受了学校的观点,能在正常的就餐时间准时吃饭了。应当说这是一件好事,家长和学生都给以充分的支持和理解。但是,这得罪了门口的小摊贩,他们联合起来在校门口叫骂、侮辱参与管理的老师和领导,甚至假借学生家长的名义向媒体诬称学校为了自己的食堂盈利才阻止学生外出购买食品。有个别媒体缺乏判断力,竟然不做一点调查就完全采用了这一明显荒唐的说法,对学校大家挞伐。在社会上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知情的人还是对学校给予了充分的支持,部分学生和家长还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对这家媒体的强烈不满。我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然是学生和家长支持学校的一个原因,“学生成了学校管理中的主人”这一点,也是促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
2.揪出一个高效的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效率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那么,课堂的高效率又从哪里来呢?“严格要求、分秒必争、全员参与、落到实处”,这就是我的切身体会。
笔者接触过启东的一些老师,听他们讲到下面的一个故事:北京的一个学生在家上学一贯不服从管理,上课随便讲话、作业不认真完成、不尊重老师和同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家长便想办法把他转到了启东某中学。在第一节课上,他又故伎重演,想找旁边的同学“解闷”。没成想同桌对他不理不睬,他感到很没有面子就咂咂嘴。这一系列举动没能逃过老师的眼睛,老师停下来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应该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这也就算过去了。可等到下课后,所有同学都对那个意图讲话者侧目咂舌,意思很明显:竟然还能上课讲话?那个同学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合时宜”,“好像我是从外星球来的,”他后来对别人谈了当时的形势“这在北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启东就是不行。”从此以后,那个同学逐渐地改掉了原来的不好习惯,成了和其他同学步调一致的普通学生,成绩因此而稳步提高。
在北京很难管的一个学生,是谁轻易地使他彻底转变了?不是老师、不是家长,而是集体的力量、环境的力量。试想,有这样的一群学生,上课的效果会差吗? 
可以说,“严格要求、分秒必争、全员参与、落到实处”,其中的每一条都必须以良好的纪律作保证。所以,上课时随便进出、自由讲话、小动作、打瞌睡、走神,这些都在绝对禁止之列。于是有人认为这样太缺乏灵活性、太不够“人性化”,其实身处其中的学生是非常欢迎这样的管理、这样的效率的,外人对此不会有他们那样真切的体会。所以,真正拿“揪”和“死揪”调侃、把“揪”妖魔化的人,多半不是学生,或者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揪”的人。最起码,南通的学生没有对“揪”字不显得敏感,南通的家长也没有对“揪”投入太多的关注。在他们眼里,时间上抓得紧一点、效率上追求高一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这样做倒是奇怪的了。
三 揪的误区种种
揪的最大误区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有的人只会从形式上做文章,只知道把学生看在教室里,巴不得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不让他们休息。至于学生在教室里干什么、想什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承受能力如何,都不在考虑之列。老师则对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作了详尽的安排,学生只有接受的义务、没有提出自己意见的机会,只能按照老师布置的来完成,不能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作足够的调整。这样与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原则是背道而驰的,极不足取。
其次,认为“揪”就是盯紧学生,不能让他犯错误。对“已经犯了错误”的学生,则抓住不放,不能体现教育的宽容性和民主性,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最后,有人认为“揪”就是老师“揪”,学生“被揪”,把老师和学生置于矛盾的地位,严重影响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这将有损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违教书育人的教育道德。
这几种误区,都是没有摆正学生的位置、没有处理好师生关系而造成的,解决的办法就是一个:让学生成为“揪”的主人。

录入:流水苑高三   审核:流水苑高三

  • 上一篇: 湖南永州一老师的过激行为,无

  • 下一篇: 德育的误区,章煜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文明出行 杭城更美” 倡议书
    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与资助工作的完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体测签“生死状”荒谬中有无奈
    确立综合评价制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为何频频回眸陶行知
    乐业是更美的师德
    从美育高度开展学校公共艺术教育
    智慧校园精准发力构建新生态
    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李克强:播洒爱心 放飞希望 努力促进教育…
    孩子的成长,父亲绝不能走开
    分数是谁的命根?
    朱永新:教育要让人身心统一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0354927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