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www.999777.com-家长学校 >> 正文
`
|
|
美国高考拿满分托福考试得高分,18岁少女叩开耶鲁大门喜获全额奖学金 |
2007-1-13 出处:《家教周报》
|
|
这是一个高挑、漂亮、随和,有着灿烂笑容的阳光女孩。18岁的她,就读于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日语特长班。在去年10月份的SAT2考试(美国高考)中,她考出了数、理、化三门满分的优异成绩;在总分677分的托福考试中,她取得了663的高分……2006年岁末,这个名叫苏小恬的女孩收到世界名校美国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全额奖学金。
[人物解读>
成功无捷径 内修外炼累积过硬本领
喜讯传来,苏小恬成了沈城的“小名人”,成了同龄人羡慕的偶像。回望成长足迹,小恬拥有一连串闪光成绩:她是辽宁省优秀学生、沈阳市优秀学生干部,作为全国学代会代表,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日语通过了最高级别,钢琴达到业余十级……日前,小恬向我们透露了她的成功法宝:
法宝之一:勤奋+坚持+效率 课堂上从不走神
对于学习,苏小恬觉得高分无捷径,窍门就是勤奋+坚持+效率高。从小到大,在课堂上她从不走神,眼神总能和老师交流、互动。即使是学习繁重阶段,睡眠少,她上课也从不
打瞌睡,每天上下午靠两袋咖啡奶提神。学外语为增加词汇量,她大量阅读《英语世界》等杂志,用重复加深印象。
5月份,小恬参加托福考试,成绩是613分,虽已过关,但她“很不满意”。之后,她挤出每天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练英语听说,直练得口干舌燥。8月份,再次参考,她终于
获得663分的高分,自己这才满意。
凭着这份迎难而上的进取劲,在备考SAT2期间,小恬硬是将自己的非强项科目变成了特长。美国高考考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在数、理、化、史、英、日、法语等十几个科目中任选三门。选择科目时,日语对小恬来说是强项,几乎不用复习,而化学则是她相对的弱项。但为了挑战自己,小恬毅然选择了数学、物理、化学作为进军耶鲁的敲门砖,而这时,距离考试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美国教材,小恬就借;生涩的化学英语单词,她一个个啃;从未学过的化学知识,她和同学一起琢磨、向老师请教。不是强项的化学硬是被小恬攻了下来,最终取得了数、理、化3科均为800分的满分成绩。
法宝之二:经历+能力+机会 课堂外多长见识
SAT2获得满分并不代表能获得耶鲁大学的通行证。小恬说,自己能被耶鲁大学录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在学生会的任职经历及参加的各种国内国际交流活动。小学时苏小恬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上中学后,从学习部副部长到竞聘当上主席,她一直在学生会工作。虽然学生会的工作占用了大量课余时间,但这里接触人多,视野开阔,能锻炼人。
工作中她感到充实而快乐,有时搞活动,又是策划,又是拉赞助,累得坐着就能睡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学阶段,苏小恬两次出访日本,一次出访德国,2005年7月,她还参加了中华学联代表大会。在与日本同龄人的交流中,小恬与她们建立了深厚友谊,她在给耶鲁的申请信中,谈到的就是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法宝之三:虚心+自信+发现 生活中取长补短
有人问苏小恬:“你心中的偶像是谁?”她的回答却是“没有”两个字。的确,在她心里,人人都有闪光点,自己身边的人,或热心、或正直、或刻苦……总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小恬说,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功,需要感谢身边的许多人。从小到大的老师们不仅教给她知识,也教给她做人做事的道理,相处过的同学亦已成为她的良师益友。自己在学生会工作期间,有许多好朋友都曾给过自己建议,帮她开拓思路。
生活中善于取长补短,虚心与人相处的小恬,也是一个十分聪明、自信的女孩。她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个外交官,报考耶鲁大学时申请的专业也是国际关系。给苏小恬面试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一个高官,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等都成了1个小时对话的内容。小恬以她丰富的阅历和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感悟,使面试官频频点头。
[家长心得>
润物细无声 潜移默化培养良好习惯
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小恬的成长故事备受关注。许多人以为小恬的父母一定对她进行了特殊培养。
然而,小恬妈妈坦言,作为父母,他们给予小恬的非但不是刻意的培养,反而是极其宽松的发展空间。她说,小恬取得今天的成绩,他们也感到高兴与自豪,因为女儿身上的许多好习惯都得益于他们的潜移默化。
认识苏小恬的人,都觉得她是个非常有计划性的孩子,她的时间观念强到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时钟,邻居们甚至可以通过苏家的钢琴声来判断时间。“因为我自己是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做事喜欢有计划,小恬小时候学钢琴,中间休息10分钟就是10分钟,不多也不少。
现在,她的文具盒里总放着很多小纸条,把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记在上面,而且都能准时完成。”小恬妈妈觉得自己给女儿最大的影响,就是在时间观念和计划性方面。小恬小的时候,妈妈曾有个习惯,就是把自己看到的美文或警句剪辑下来装订成册,每周一本,送给小恬阅读。记不清这样的小册子究竟做了有多久,只记得一直做到小恬开始培养出读书的兴趣来。
想当外交官的小恬,有着比同龄人略显沉稳成熟的个性。而她的大气与淡定更多传承于她那当外科医生的爸爸,爸爸的性格宽厚,做事极其认真。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小恬也有过成长的烦恼,也经历过许多磨练。小恬初二初三那段时间化学成绩始终无法提高,一直徘徊在班级的后几名。如果分流考试不理想,很可能会由特长班转到普通班。小恬的妈妈回忆说:“小恬跟我说,不想再做学生会的工作了。”看到小恬承受这么大压力,慧心的妈妈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化学成绩上,而是开始在小恬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给她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那首歌……
因为工作忙,小恬爸妈有时候甚至连参加家长会的时间都没有,对待女儿的成长他们只能“顺其自然”。他们总是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放心地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对女儿取得的成绩也从没有过特殊的庆祝,即使是此次考取耶鲁大学,小恬妈妈也只是用一个拥抱表达了对女儿的祝贺。
顺其自然、张弛有度,或许这正是小恬爸妈的育女哲学。
|
|
录入:刘小平 审核:刘小平 |
上一篇:
最常见的无效的沟通方式,《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下一篇:
父母教育过当孩子厌恶学习需客观评价自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