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www.999777.com-安定讲堂 >> 正文
`
|
|
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第七周) |
2007-10-10 出处:团委、学生处,物理组
|
|
美国小学教师达琳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非常高,有一次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样东西——圣诞树!
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
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她顺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颗圣诞树。
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
令她更吃惊的是,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以后,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们竟然抓耳挠腮,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就是无从下笔。
达琳不得不把墙上那幅圣诞树揭开。。。。。
是的,达琳面对的这群小“绘画天才”,只能够模仿,不知道如何创造,不会独立思考:“快乐的节日”应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应该放上什么景物、什么人?怎样安排画面的布局?
例子虽小,却非常有普遍性,指出了国内学生普遍存在的痼疾:不会独立思考!他们面对考试,总是尽可能多地做题,记住各种题型的解法和标准答案,而不是在用自己的脑子分析、思考。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培养,它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
在美国,小孩上绘画课,经常是老师给一个题目,让孩子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说——好哇!好哇!
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没有规矩的孩子到了大学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美国大学的VLSI设计课程上到深处,学生就可以做出实实在在的ASIC芯片,然后拿着自己的设计去硅谷或别处工作面试,说:“这是我做的东西。”是的,大学学生就可以开发设计自己的专利产品,用它来敲开微软公司的大门。
念到硕士博士,考核内容就更加“离谱”了。
美国教授一般会让自己的学生多参加研究工作,而不是做重复性的项目。美国的博士生一般有一个资格考试,在硕士期将近结束时进行。考试时提出一个新兴的课题,摆出方案,由五人评议小组审核课题的新颖程度、意义和方案的可行性等。通过资格考试,你才可以在这个课题上开始你的论文研究。如果评议期间有人就同一课题发表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你就必须修改课题甚至从头再来。
UCLA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系博士资格考试有这么一项:几个教授从某篇新发表的文章中提取课题,让博士生在两三天内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测验学生对前沿研究的敏锐程度。这种考试有时一个通过的都没有。
看出来了吧,博士生就应该挑战学术最前沿的尖端课题,读博士是为了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的更高——这就是独立思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当老师提出问题时,许多同学都只是等待着老师的答案,而错失独立思考的良机,同学们高考毕竟是要自己独立面对的,不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呢?我觉得以下几个方法较为可行:(1)用自己的话讲知识,把课本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就要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2)在做了一定题目的基础上,对题型分类整理,概括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3)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难题,积极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4)自行编题考同学或考老师,编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的过程。
同学们:只要你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你会终生受益的。
金忠明 |
|
录入:汤一鹏 审核:韩良 |
上一篇:
流水苑校区军训会操教官发言
下一篇:
从自律走向成功(第七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