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课题研究 >> 正文
`
|
|
优秀教师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 |
2007-11-26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
|
优秀教师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
来源:班主任(2007-9) 发表日期:2007年11月1日
拜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被魏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被其教育艺术所感动,很想把那些显效而又艺术的方法在自己的工作中借来一用。然而,当我遇到情况尝试用魏老师的方法来解决的时候却出了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班学生在自习课及晚上宿舍熄灯后喜欢偷偷说话。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管理方法,刚好在魏老师的文章中看到“自习说话接力本”及“评选说话大王”的管理方法。我如获至宝,马上套用。一周下来,自习课上不再传出嗡嗡声,熄灯后也不再有学生讲话。我暗自欣喜——魏老师的方法可真管用。可才过两周,我却发现班里的学生变了,变得沉默寡言、消极倦怠,原本团结向上的班集体风貌似乎一下子不见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魏老师的方法应该没问题吧?肯定没问题,魏老师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我就是按照魏老师的方法做的,一点也没走样呀。过去我也借用过魏老师的一些方法,效果确实挺好。那么,这次的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我迷茫了。找班委、学生询问,他们支支吾吾,表现出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在迷茫、反思、苦恼中,一个月时间过去了。我隐约觉得问题可能出在“评选说话大王”和“自习说话接力本”上。在我觉察出问题所在后,这两个方法就停用了,可为什么班风仍不见好转呢?我带的是毕业班,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正在我陷入“山穷水尽”的境地时,我想到了魏老师的一句话——“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
我认真反思:学生不愿意说心里话可能与我脾气急躁、做事急于求成有关。我刚接这个班不久,学生还不太了解我,只看到我严厉的一面,因此不敢说、不愿说。我决定改变策略,采用书面形式了解学生的想法。上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班主任》。
课后,我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证实了我的猜测——学生对“自习说话接力本”和“评选说话大王”两个方法不满意。这两个做法对学生造成了伤害,很多学生对此感到不理解,认为老师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人身自由权等权利,伤害了他们的自尊。有个学生甚至写道:“把我不光彩的一面暴露在全班同学面前,并且写在黑板上,还不如叫警察把我抓去,那样做比警察逮捕无罪的人还卑鄙。”我惊呆了,我从未想过我的做法竟给学生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我马上真诚地向他们道歉,请他们给老师改正错误的机会,再次解释这样做只是为了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充沛的学习精力。学生是宽容的,接受了我真诚的道歉。慢慢地,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协作互助的班集体又回来了。
问题总算解决了,可我的思绪却久久不能平静。同样的方法,为什么魏老师用起来效果那么好,而我照搬过来却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我们该向魏老师学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总结出了三条经验教训。
第一,魏老师的方法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总结出来的,用在当时的学生身上非常合适,因为那时的学生个性没有现在的学生强。我就是1990年初中毕业的,那时我们非常听老师的话,老师让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有时对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现在的学生不一样了,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心灵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敏感,像我现在带的这个班的学生,又自卑又脆弱,用“自习说话接力本”和“评选说话大王”来管理他们,无异于在他们脆弱的心灵上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所以,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要看社会大背景,要看学生的心理状况,不能完全照搬。
第二,教育是一门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艺术,向别人学习也是一门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艺术。向优秀教师学习,必须注意所教学生的个性,不能把对某一群学生有效的管理办法套用在个性不同的另一群学生身上。在借鉴优秀教师经验时,要因时因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本班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我们经常说向老教师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然而,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究竟应向优秀教师学习什么?我认为,应该学习的是优秀教师经验中渗透的教育理念、方法体系,而不是断章取义地照搬套用某一具体方法。
教育有一些普遍的、共同的规律。正因为这样,许多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才能推广,青年教师才能借助后发优势,迅速走向成熟。可是教育所面对的是能思考、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活生生的人。这些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个性千差万别,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他们,不出问题才怪呢。另外,就教育者本身来说,他们在个性、能力、经验、素养、人格魅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在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时,要结合学生特点及自身情况,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习优秀教师教育思想的精髓,优秀教师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 |
|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校服:一种身体管理策略
下一篇:
走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