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我随中国基础教育代表团,受日本文部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ACCU简称)的邀请,遵循伟大教育家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诲,满怀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情愫,访问了世界名都东京和风景如画的三重县的9 所学校。所到之处,日本中学生尊敬师长热爱学校的真情,让我们闪烁着灵感,飞溅着哲思,流动着魅力。
教师职业在日本是受人追捧的职业。许多学生有着当教师的梦想。全国704所大学有554所大学开设教师资格课程,开课率78.7%。07年光参加全国公立学校的教师考试的学生为16.5万,录用了2.1万人,竞争率7.6倍。早上上学,学生看到老师, 面带微笑,深深鞠一躬:”老师早上好,我来了”;下午放学又会向老师道别:“老师辛苦了,再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不凡的成绩。
比如幕张中学,该校校训是自调自考。所谓“自调”,即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自然的声音。所谓“自考”, 即自觉地去参加人生的各种考试,让每一个学生参加考试都有一张笑脸。因此,学生上学脸带微笑,教师上课脸带微笑,于是该校以高考升学率名列千叶县第一为主要话题,以高考升学率99%为骄傲,以今年有30名学生考入名牌大学东京大学为荣耀。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该校学生非常热爱学校,具有浓烈的校园环境意识。每间教室里都有四个颜色不同的分类垃圾箱,其中有两个垃圾箱作用很特别。一个垃圾箱上面写着“鸟儿的食物”,学生们把每天吃剩的食物收集到一起喂鸟,这样既不浪费粮食,又可以给鸟儿提供食物。另外一个垃圾箱专门用来收集废电池,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在农业与环境课上,老师让学生们拿起农具亲自下地,体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学生尊敬老师给老师很大的压力。教师认为:学校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资质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能力”、“健全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和“国际竞争能力”,“生存能力”,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只有了一流的老师,才有可能教出一流的学生。教师们非常敬业,教学既生动活泼,又严谨。师生关系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其乐融融”。
而今,我们有个别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成绩好,是自己脑瓜好使;成绩不好,是老师教的不好;自己喜欢的老师,上课能认真听;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上课就不听,还以之为荣。于是我想起了孔子。公元前525年,二十七岁的孔子,他为了向郯子求教鸟经,在暴雨中苦苦等了一整天。 “秋雨淅沥,寒冷彻骨”, 孔子说:“求教郯国君王,如饥似渴,虽秋雨连绵,不敢离去,唯恐错失良机。” 公元前523年,二十九岁的孔子,各种乐器,无不炉火纯青。然而他感到自己似乎是长于实践,短于理论,常常是不知所以然,难以居高临下。于是他专门去鲁国,拜师襄子为师。孔子学琴,一连三日,不出门户。一日三餐,有丰盛的佳肴,但他不吃,只让曾皙拿些干粮过来,填塞辘辘饥肠。第四天,师襄子听孔子曲调已经弹熟,前来祝贺:“此曲你已弹熟,可以再学新曲了。” 孔子回答说:“感谢夫子教诲!该曲虽已练熟,然技巧尚未纯熟。容丘继续练习。”第七天师襄子又说“此曲你已弹熟,可以再学新曲了。” 此时孔子还是不肯换曲。第十天,孔子演奏的琴声,能惊天地,泣鬼神。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同志式的关系。师长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德、才育人,博学多闻;以身示范,亲切关心,尊重信任;学生尊师好学,求真务实、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能创造出什么样的景象呢?此时,我想起在杭七中100周年校庆时写下的朗诵诗《杭七中种在心中》,现在我选出几句,作为我的回答。
十一月的杭七 ,是这般的迷人
十一月的杭七 ,是这般的美丽
十一月的杭七 ,是这般的欢腾
多少次,我曾想为你
千次地放喉,万次地高歌
可我的嗓门呵
是那么沙哑,粗劣
多少次,我曾想为你
千次绘画,万次描意
可我的画笔呵,
竟是那么笨拙无力
多少次,我曾想为你
复述那一个个动听的故事
可我的语言呵
竟是那么枯味,贫瘠
但在这金秋之际
我再也抑不住-----
情思滚滚,心潮激烈
但在这金秋之际
我再也抑不住-----
山一样的浮想,海一样的回忆……
一百个春秋
一个世纪
科教兴国,创建一流
是杭七人办学的大前提
百年老校,重振雄风,
是杭七人的精神动力
三月------红花
八月------绿叶
酷暑中, 你飞身跃进
明月下, 你策马扬鞭
暴雨夜, 你挑灯夜战
风雪里, 你志坚山移
研究性课题
讨论是那么热烈
教学成果展示会
赢来一片群英济济
连续几年高考创纪录
美术班力争浙江第一
你的奖状上写着那么多第一
今天,我自豪的说,
你把全身献给了锦绣大地!
同学们,今天,我们能不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老师、爱我们的学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