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研成果 >> 正文
`
|
|
集体备课的规范化与多样化的探索 |
2008-4-25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
|
集体备课的规范化与多样化的探索
来源:中小学管理(2007-3)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但是,当前不少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少数教师掌握着话语权,其他教师要么不敢发表意见,要么不愿意发表意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1)学校缺乏合作与包容的文化氛围,一些教师怕自己讲不好而被其他教师看轻自己,所以不敢发表意见。(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单一,一般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对同学科教师进行排队、比较,这样,同学科教师就成了竞争对手,因此不少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与别人分享。(3)学校管理滞后,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制定集体备课评价制度,有些学校虽然制定了评价制度,但由于评价标准不完善,因此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的潜能,调动其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如何在集体备课中促进教师个性的发挥,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是当前集体备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将“集体备课与教师个性发挥研究”列为2006年向社会招标破解的重大研究项目。在此背景下,我校主要从规范集体备课流程、采取多种集体备课形式、建立集体备课评价体系3方面,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一、规范集体备课流程
1.初步拟定集体备课计划。各学科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在每学期开课前由备课组长牵头,组织本备课组成员集体研究并制定本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初步确定备课主题(根据教材编排顺序排列)和时间。集体备课一般每周组织一次,每次两课时。
2.主备竞标。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主题进行主备竞标。各主题的主备人选确定后,将名单列入集体备课计划中。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两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学校教科处。
3.个人自备。在集体备课之前,每位教师都要围绕主题进行个人自备。在个人自备过程中,要做到“四备”、“三明确”。“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明确”即明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明确课堂教学的可能生成点。
4.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一般在开课前一周进行,由备课组长主持。学校根据中层干部的专业特点和业务指导能力将其分配到不同的备课组,参与指导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中,首先由主备人介绍自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教学方案的设计,然后由其他教师进行“问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5.形成统一教案。主备教师在综合大家的意见之后,备出详案,制成统一教案,放到校园网上供教师下载。统一教案右边留有“个性化修改”空白栏,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进行再度调整,设计出个性化教案。统一教案最后留有“教学反思”空白栏,供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提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便在下次集体备课中讨论、交流。
二、采取多种集体备课形式
针对学校各学科教师队伍的结构特点,我们采取了多种集体备课形式:(1)同学科同年级集体备课。我校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人数比较多,教师实力比较均衡,这样他们就可以组成年级备课组,按照上述流程开展同学科同年级集体备课。(2)同学科跨年级集体备课。我校的英语学科教师队伍变化幅度大,骨干教师外流多,新教师补充不足,相当一部分教师属于半专业水平(即由于英语教师短缺,学校安排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教英语)。为此,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坚持以年级备课组为主,同时吸收其他年段的英语骨干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这些教师主要从前后年级之间知识与技能的衔接角度对集体备课活动进行指导。(3)同学科跨校集体备课。我校的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师很少,仅仅依靠本校教师无法开展集体备课。为此,我们与邻近的兄弟学校合作,组成联合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跨校教师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的传统备课形式,也可以借助QQ、Blog等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活动。此外,我们还鼓励教师通过同学会这一非正式组织形式,与自己过去的大学同学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这些同学现在大都分布在不同的学校教相同的学科,彼此之间不存在利益竞争关系,而且相互间又非常熟悉,这样大家在集体备课中可以畅所欲言,真诚合作。
上述几种集体备课形式并没有严格的使用界限,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备课形式。
三、建立集体备课评价体系
对集体备课的评价主要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展开。
1.集体备课过程评价。在每次集体备课中,备课组长和参与备课的学校中层干部都要对备课组所有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为鼓励教师参与主备竞标,学校在评价中设立基础分,其中,主备教师40分,非主备教师10分。(2)备课组长和中层干部根据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表现,评出每个教师的表现分。评价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主要看以下几方面: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准确,能否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实现三维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考虑学情,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进程的安排是否自然、连贯;有没有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并拟定几套可供选择的应对方案;针对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合理的改进建议等。(3)将基础分与表现分相加,得出每个教师在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中的总分。其中,缺席者为0分,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但不发表意见,或跟在其他教师后面人云亦云的教师,只有基础分,没有表现分。评分结果当场公布,对评分结果有意见的,由全组教师再讨论决定。
2.集体备课结果评价。集体备课结果评价主要看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案、论文、公开课、技能比赛的获奖情况等。备课组其他成员按获奖本人的1/4记分。
另外,由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校集体备课督导评估小组”,不定期巡查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情况,并且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各备课组编印的教(学)案、教师个体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对教(学)案的补充完善情况、教学课件质量、达标试题命制质量等。
学期结束时,“学校集体备课督导评估小组”综合考虑上述评价结果,评选出先进个人和先进备课组。评选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直接挂钩。学校向上级推荐的名师、教学能手候选人,也必须从先进个人中进行推选。
四、效果及反思
在近一年的实践中,规范化的备课流程克服了过去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弊病,多样化的备课形式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兼顾合作与教师个性发挥的评价体系淡化了教师之间的竞争色彩,合作研究的氛围逐渐形成。一些过去在集体备课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教师,先是迫于评价压力不得不说,在尝到合作带来的“甜头”(不仅是福利待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促进)后,现在已经从“要我说”转为“我要说”。
但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现有的集体备课操作及评价体系还存在以下问题:(1)集体备课时间难确定。我校目前主要按学科确定集体备课时间,这常常使需参加同学科跨年级备课的教师左右为难,既影响了他们所在年级组的备课,也使他们对跨年级组的指导难以到位。如果按年级备课组确定集体备课时间,则有利于跨年级备课的教师协调时间,但有可能出现很多个备课组同时开展备课活动、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问题,也不利于中层干部的集中监控和指导。(2)集体备课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适用于校内集体备课,跨校的集体备课应该如何评价,现在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本文作者为山东高密市柏城中学杜金明刘德润) |
|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信息时代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
用“阅读摘抄法”转变后进生的尝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