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www.999777.com-家长学校 >> 正文
`
|
|
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爱心”是基础,“身教”是根本 |
2008-10-7 出处:浙江家庭教育网
|
|
每一位家长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表达了天下父母亲对子女的深切期盼。然而,作为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是否想过: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呵护孩子,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人的一生应接受四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圣贤教育。家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圣贤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升华。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说:“教人婴孩,教妇初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应从婴幼儿甚至从胎教抓起,尽管孩子很小,甚至不会说话,但他会听、会看,这时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耳濡目染、环境熏陶的力量是强大的。
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教子体会:
一、 重视对孩子的扎根教育
首先,要从孩子的德育抓起。高尚的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正直善良,具有博大爱心,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常为他人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能获得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
那么,从哪里入手呢?第一,从培养孩子的“爱心”,唤醒孩子的“孝心”开始。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要唤醒孩子的“孝心”,家长要首先做好,给孩子做出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见到老人主动打招呼,对老人说话面带微笑、和声细语,有好吃的先敬老人。久而久之,孩子会跟着做,养成孝敬长辈的好习惯。等我们上了年纪就不至于像许多老人一样活得那么痛苦和无奈。看看现在的一些年轻人,未成家之前还算说的过去,但结婚以后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小家为重,以孩子为中心。有的甚至对老人冷言冷语、残羹剩菜、破屋旧房,与老人断绝关系,这样的家庭尤其在农村不知有多少。这是多么令人辛酸和悲哀啊!孩子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一张空白光盘。你从小教他‘您好!’、‘谢谢!’、‘对不起!’他就会常常这样说并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你若教他打架、骂人,或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也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子不孝,父之过”子女不孝,实际上是我们对家庭教育的疏忽所致。
现在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已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人家孩子有的,自家孩子没有,父母心理就不平衡。有什么好吃的,总是首先想着孩子。美味倘若先给孩子享用,势必增长他自私自利的心性,并使他感觉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大了什么样我们想想便知。很难想象,一个自私自利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放在心上的人,会以真诚心去爱他的同事、领导、工作和单位,更谈不上真诚奉献他的国家!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可能得到社会的尊重,获得真正的幸福呢?有多少人看上去很有钱,也很有才能和地位,但他们在教育孩子上却有着很大的缺憾。
须不知疏忽了家庭教育,受害的何止是孩子和家长!这样的教育代代相传,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会逐渐败坏。这是一桩多么严重的事情!教育后代,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它是和国家繁荣、社会和谐息息相关的!诸位家长朋友,我们的责任重大啊!如果有谁不去重视家庭教育,把培养孩子的重任全部推给学校,自己仅仅做孩子的保姆,谁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第二,落实好人生的必读教材——《弟子规》。《弟子规》是根据中国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至圣先贤孔老夫子当时要求学生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所编写的,也是现代人日常生活的良好行为规范标准,更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法宝”。为了让孩子能尽快背诵并落实《弟子规》,我们应带头背诵落实。
《弟子规》云: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作为儿女,父母教导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父母责备的时候,要专心地听从,态度很诚恳地接纳,不应有意无意惹父母生气。作为父母,教育子女的时候则应特别注意到,孩子有没有专心的听讲;如果孩子作错了事情,要及时纠正,千万不要含糊过去。若一个人在家里不听从父母的话,不能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将来在社会上与人相处,就很难用虔诚之心去对待别人,尊敬长辈,服从领导。就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和幸福;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意思是说,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不喜欢我,我还能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大孝。作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建立这样的思想观念,并懂得如何宽容别人;“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对待他人的父亲,应象对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对待他人的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的恭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若人人按照《弟子规》去待人处事,国家将安定团结,社会将和谐繁荣!
希望孩子做好,父母首先要做好。身教是根本!
二、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要想对国家、社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不仅需要有德有能,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反之,若一个人疾病缠身,不仅自己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给国家带来相应的损失。
只有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俗话说“病从口入”,健康的身体主要来自健康的饮食。当今社会,癌症患率非常之高,慢性病患也如此之多,还有那些奇怪的新病,不能引发我们深思。多油、多盐、零食、多肉食等对人的身体损害非常大,所以平时我们很注意引导孩子清淡饮食——少油、少盐,一日三餐水果蔬菜为主,对雪糕、饮料、果糖、糕点等严加控制。刚开始的时候难度很大,但日久天长孩子也就逐渐适应了,不再和我们讨价还价,因而饮食上也更有规律了。因此,孩子近两年来很健康。看到许多孩子经常感冒或因其他疾病打针吃药甚至因此请假,我很为他们惋惜。“病从口入”。其实,这些通过健康饮食一般是可以避免的。
三、培养孩子文明高雅的性情
我们应让孩子从小养成有爱心、耐心,讲文明、懂礼貌、不自私、平静、沉稳、做事认真、不说谎、勤俭节约、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等良好习惯。我的孩子小时侯也和其他一些小朋友一样比较自私。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往往是揽在自己怀中、眼睛盯着,害怕别人分享。为了让孩子克服自私的心理,当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和孩子一起吃,并教育孩子有好吃的要礼请长辈先用,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种做法真的效果很好。我的儿子原本非常迷恋电视和网络游戏。经常看起电视、玩起游戏连吃饭顾都不上,脾气也更加暴躁,经常学一些奥特曼、哆啦A梦的暴力动作来对付父母。为培养孩子文明高雅的性情,我们家拆除了电视信号,用DVD播放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碟片引导教育孩子。刚开始,孩子时常抗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我们身体力行也不看电视,并以 “爱心”感化,孩子性情日趋稳定,自制力逐渐提高。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貌、懂得尊重别人,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有位蔡老师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实事——有一次,蔡老师对几位客人鞠躬行礼时,一位陌生的喜欢给年轻人创造机会的卢叔叔从旁边跑过来,蔡老师就对这位陌生叔叔非常恭敬的深深一鞠躬,从而为自己一生的幸福奠定了基础。原来这位卢叔叔是一位德高望重、统领八万员工的一个公司总裁。这位卢叔叔因此很喜欢蔡老师,就将自己多年的人生处世、工作学习的经验和智慧无私的奉献给了这位知谦虚,懂礼貌的年轻人。因此改变了蔡老师一生的命运。因此,在这方面我对孩子严格要求,注意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教育孩子见到长辈行礼问好,并用《弟子规》提示孩子应怎样做好人。为让孩子做好,我们全家背诵《弟子规》,并以此作为待人处世的日常行为规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使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我们全家人下班回家相互行礼问好,有客人来时也鼓励孩子行礼问好。
另外,我们还注意培养孩子有规律的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即使星期天也不例外,这将才更有利孩子的健康与自制。
不要企求立竿见影,希望孩子一夜之间就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培养人才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需要每一位家长的爱心与耐心。当发现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用赏识教育,赞叹鼓励我们的孩子,强化其优点和长处,下次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水滴石穿”。尽管我们的孩子基础较差,重视家庭教育起步较晚,但我们并不灰心。看到孩子的点点进步,我们更加坚信孩子是能够教的好的。
“爱心”是基础,“身教”是根本!
“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力量无坚不摧!如果有哪位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那么请用“爱心”去激励我们的孩子,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去感化我们的孩子。“爱” 是理智的,不是溺爱;“爱”是宽容,不是纵容;“爱”是身教,不是空头说教。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让我们的孩子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
|
录入:刘小平 审核:刘小平 |
上一篇:
“冷处理”爱抬杠的孩子
下一篇:
“习惯”出一生的财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