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
|
要引领教师写“土特产”论文 |
2008-10-13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
|
要引领教师写“土特产”论文
在新教师定级、职称评审、评选学科骨干和名师等各类考核中,经常会遇到教师论文造假的尴尬。然而,在批评教师缺失职业道德底线、心态浮躁和功利、公信力下降的同时,作为管理服务部门,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和行为是否有偏差?论文造假是否仅仅该由教师承担责任?我们能否从制度上去引领教师写好论文?
需要准确定位。为什么要求教师写论文?他们应该思考和关注哪些问题?应该写些什么样的论文?我们该如何引领他们去写好“自己的论文”?根据观察,笔者以为,管理部门服务乏力,更缺少有效引领。教师们不是理论工作者,要求他们写文章,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反思习惯,自觉梳理身边问题和经验,提升思考力,以更好地跟进行为、改进工作状态、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执教能力,而不是着眼于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突破。可按照现行规定,甭管是职称评审还是参评各类荣誉称号或通过考核,只有在省级以上正规刊物发表的文章才予以认可,而这些刊物通常注重的是文章的理论水平。
鉴于此,有关部门必须“以师为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标准,认可由他们自己原创的“土特产”和“小儿科”。那些有创意的教例、案例和课例,有新意的教学设计,自己设计、编制的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作业和习题,有思想的读书心得、教育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笔记等,都应视为教师们所撰写论文的表现形式,一视同仁地列入考核范畴。
应该强化管理。从当下对教师的论文考核要求看,存在诸多弊端。首先,以静态考核为主,缺少动态考核;以文本考核为主,缺少真实的能力考核。只要教师提交了论文,且符合要求,考核就会顺利通过。至于论文是否原创,是否代表了被考核者真实水平,却无人过问。其次,论文权重太大。几乎所有考核都有论文要求,没有论文就“一票否决”。难道论文真的能反映出被考核者整体能力吗?再其次,轻后续管理。不少教师高级职称到手以后,便再也看不到他们所写的新文章,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新声音。
人都有懒惰劣根性,没有了考核新要求,人都会变懒;没有了新压力,多数人都会失却激情,难以维持发展新动力。唯有深化改革,变革机制,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管理,推动教师持续发展。学校在年度考核、聘任考核等常规管理过程中,可弱化论文发表成果要求,但必须强化自我研修和教学反思“痕迹”。学校要出台政策,鼓励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养成善于反思、勤于学习、用心撰写教学笔记和教育随笔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记录闪光的思想,如可以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并提交一定数量读书笔记、反思性文章与跟进实践的新设计方案等原创性本土化的“作业”。
必须注重引领。在日常管理中,一些学校以抓考试成绩、抓升学率偏多,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尤其对教师的读书和写作更是放任自流。而事实是只有重视了教师素养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目标。为此,校长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采取有效措施,把教师素质提高放在第一位。在多数教师都难以发表论文的态势下,要动脑筋开通校园绿色通道,为教师写作练笔敞开方便之门。如拨出专款,收集、汇编教师的教研成果;适当挤出资金,开通校园网,建立教师博客群,鼓励教师撰写博客,把自己思想犀利、观点鲜明的随笔、体会和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大胆发表在自己的博客里,既展示个人成就,又让同行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共享成果。(周建国)
《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7日第5版
|
|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在黄土地上刷新教育思想
下一篇:
解秘美国教育的变化小趋势中隐秘的大发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