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变革社会中我们该怎样爱孩子

2008-11-14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高靓

  处于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家长、学校和国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责任的界限如何划分?成人该如何看待儿童?近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育学系系主任詹姆斯·康罗伊教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京师论坛,向学者和学生阐述了他对变革社会中儿童成长的思考。

  康罗伊教授长期致力于道德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他认为,怎样教育儿童与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们对前景的预期十分相关,当今英国社会是一个物质化的社会,鼓励人们去消费,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存在4个误区。

  儿童被当作消费者。当前英美两国电视节目中充斥着以儿童为主角和对象的广告,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去什么地方通常被孩子们作为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的主要方式。康罗伊到过苏格兰的一所小学,该校学生家境并不富裕,班里却有24个学生穿着同一种价格昂贵的名牌运动鞋。因为你不穿这种鞋,就有可能被排斥在群体之外,学生家长只得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据他分析,相比于追求其他目标,如发展某项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技能,买东西是最容易实现的,只要付钱即可,因此在外界商业环境的刺激下,孩子们很快便发现了这一寻求他人认同的捷径。在康罗伊看来,大学生中不断增加的有车一族,也是这种消费文化的表现。而学校,不仅对学生的这种消费行为不闻不问,甚至也在扮演着传播这种消费行为的角色。

  儿童被视做公民。康罗伊说,从过去人们将儿童视做父母的财产到现在承认儿童拥有自己的权利,这是社会的进步。在英国,儿童权利不仅被写入法律政策,还受到儿童委员会的保护。但是,人们在强调儿童权利时似乎忘记了一点,儿童该有些什么权利?在康罗伊看来,儿童应该有被保护、被尊重和被爱的权利,但是让儿童拥有过多的自主权,过分强调独立,可能会使教育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儿童的成长。例如康罗伊曾经辅导过一个“问题儿童”,这个10岁的孩子表示不愿和父母说话,但追问下去,他说出自己在一所小学放火的真相,拒绝和父母说话只是害怕父母知道了会责备他。康罗伊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颜悦色的咨询和谈话并不能让孩子意识到他犯下的错误,如果仅强调孩子有“拒绝讲话”的权利是非常有害的。

  儿童被视为创业者。在分析了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和英国的“每个孩子都重要”两项全国性的教育政策后,康罗伊指出,政策的出发点往往是儿童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用,而非儿童个人的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孩子必须得为自己寻找一个位置,以确保自己将来在社会上能有一席之地。人们把儿童视为自己未来的投资者,要求儿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而在考虑教育投资时,计算的往往是经济回报而非个人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还提出,要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具备一定的经济意识和常识。

  儿童被视为危险分子。“如果你在英国看电视,你可能会觉得到处都是失去控制、制造枪击案的危险儿童。”康罗伊说,“媒体为了自己的收视率、点击率,对偶然发生的儿童间的伤害事件大加渲染,让人们拥有了错误的儿童观,把未成年人看作是公共场所的危险因素”。这种观念使孩子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公共活动空间。

  康罗伊认为,上述对待儿童的方式是危险的,可能造就欲望过多的一代。

  康罗伊还谈到了变革的社会给家长与国家在儿童养育责任划分上带来的变化。他认为,儿童养育正在从家庭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国家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干预父母的养育行为,家长又应该对儿童成长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目前界限已经模糊不清。近年来,一方面是离婚率升高、低技能群体早婚等问题带来的家长难以承担教育责任,另一方面英国出台的一些教育政策直接将手伸入家庭内部,也引起了争议。

  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学校身陷其中,承担起过多本不应由学校承担的责任。例如,提供免费校餐、为孩子提供医疗服务、为失职家长开办家长学校、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授孩子基本的社会技能、早期教育、课后管理,等等。康罗伊认为,学校教育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人们对学校教育寄予的无限期望,特别是对其政治、经济功能的强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儿童观。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学校教育应使儿童享受童年,还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争论中,后者再次占了上风。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1日第4版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与课改衔接:新课程高考新意迭出

  • 下一篇: 减负,需要从根上治理


  • 杭州七中“三支队伍”工作条例(试行)
    祝贺!沈玉佩老师获评“教育改革创新年度…
    办学特色要服务于学生发展
    对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
    韩平副厅长在浙江省转变育人模式现场推广…
    走读高中课改:永嘉中学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萧山二中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天台中学模式
    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艺术教育协会年会论…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会通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
    教与学的“阶梯式分解”
    教师成长需做实“隐性功夫”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年会论文评…
    叶开:面对考试我教女儿“出卖灵魂”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9580429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