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
|
应看到优质课评选背后的文化冲突 |
2008-11-16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
|
应看到优质课评选背后的文化冲突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中学 钱晓明
许多人认为优质课评选活动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有许多人把评选成绩作为评价一名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其实,优质课评选活动并不是简单的、具有同质性的教学研究活动,这背后也隐含着文化冲突:城市教师、学生所代表的现代城市文化与农村教师、学生所代表的农村文化之间的冲突。
从文化基因角度看,城市文化往往代表现代化,具有先进性。而处于弱势的农村文化,则常常是“落后”的,是需要被改造的。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称为“支教”,而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则称为“学习”。词语的差异,折射出的其实是两种文化的优劣观。文化的劣势基因,注定农村教师在优质课评选中处于不利地位。获胜者往往是城市教师,极少数侥幸胜出的农村教师,他们也要付出更多代价。这种代价的付出,在表象上,体现为吸收城市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等,实质上是农村教师对弱势的农村文化的抛弃,实现“基因突变”,融入到城市文化中去。
城市教师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他们享有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化的专业成长平台。在一些地区,教研员或一些名师与城市学校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使城市教师在成长上占尽先机,而农村教师却远离城市,通常生活在贫弱的农村文化生产机制中,需要经过培训才能得到素质的提升。而他们得到的培训机会却少得可怜。在优质课评选中,大多是城市教师胜出,其实就是两种文化生产机制强弱对比的结果。
优质课的文化冲突,还以隐性的方式体现在课堂中。几乎所有的优质课评选活动,都把开课地点放在城市学校。于是,农村教师从一开始便处于“客场”,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农村学生,脱离了熟悉的农村文化背景,他们的教学风格、教学思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华丽转身,“取悦”城市文化,谈何容易。因为,从进入课堂的那一瞬间起,教师所代表的农村文化与学生所代表的城市文化冲突已经不可避免。而占尽“主场”之利的城市教师,面对同样在城市文化熏陶下的城市学生,当然是如鱼得水。设想一下,如果在农村文化环境中,城市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吗?
谁也不会怀疑优质课评选活动的价值。但是,我们看优质课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学水平的先进或落后,也不必着力评判两种文化的优劣,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优质课背后的文化冲突,以及产生冲突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观念,教育公平理念、教育均衡的思想才能深入人心。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14日第5版
|
|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用教育哲学搭建教师成长的思想支柱
下一篇:
分阶段分主题使教研活动目的明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