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另类思考

2008-12-21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来源:教师博览(2008-2)  
  
        
    1.教师——一种感动的理性人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训练——就更像一条受过很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教师欢乐和创造的源泉;没有教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只有真正成功的老师,才能带给学生真正的成功。只有当师生双方感情产生共鸣时,心灵的碰撞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学生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还要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懂得以爱育爱,用追求完美的人格教育人,用不断上进的精神激励人,用高度的责任感感化人,用表扬、鼓励、赞许、认同等鼓舞人;教师要“蹲下来”用“心”跟孩子对话,通过细节培养孩子的耐心,让孩子的心也能静下来。老师不要让学生害怕自己,更不能让学生讨厌自己;要努力让学生敬重自己,更要让学生亲近自己。教师不要轻易瞧不起学生,也不要被动等学生来喜欢你:一味企求学生喜欢,未必能够等到喜欢;先表示自己对学生的喜欢,往往就会引起学生对自己的喜欢。这就是“喜欢引起喜欢”定律。 
    教师不要试图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你。如果你希望和每一个学生都搞好关系,最后你付出了很多时间去给学生帮忙,不欣赏你的仍旧不欣赏你。甚至有这样的学生,你帮他十次,九次成功了,一次没帮好,他就记恨你一次,最后你还是得罪了他。相反,如果你认真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又不狂妄自大,自然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2.教师——农业化生产的庄稼汉 
    教育就像农业生产,既允许同一块地里的作物有差距,又允许在大豆的间隙种芝麻;当阳光、空气和水分不理想 
的时候,可以人造温室、人工灌溉,甚至监测土壤、对应施肥。庄稼出了问题,我们不该指手画脚地责骂庄稼,而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对策。教师不必埋怨学生,而要先问自己的能力和态度。多反思自己的教学,你就能找出解决学生学不好的问题的办法。 
    学生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就像庄稼不在乎你的存在一样,除非你给他一个尊敬你的理由;学生接受你的领导有两大原因:一是你能使他佩服,二是可以从你这里得到利益。你如果不能使他佩服,就让你所提供的东西成为孩子眼中宝贵的礼物——一如阳光、空气和水分对于农作物。 
    学生花时间来听你的课就是对你最大的支持,所以你要竭尽全力地回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你不要老是站在学生的“上面”和“对面”,要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一如农民深入田间地头;要知道他们最想要什么,最不想要什么,也要让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3.老师——“问题学生”的终结者 
    胡适说过:“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和积聚,都是因为要解决问题。”而“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问题是教师教学的心脏,也是学生学习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生对外界的信息反应迟钝,对诸多有意义的现象熟视无睹,关在图书馆也不会用书,锁在实验室也不会有什么发现,更遑论发明与创造。那么是谁造成学生“没有问题”呢?是老师!老师提供给学生的习题,既不能启思,又不利设疑,既没有反思价值又缺乏‘对话’功能,学生学习只需要“学答”,而不用“学问”,于是“问题(思索)止于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事实:“问题止于老师”。教师由于经验丰富,涉猎广泛,而且善于表达,有时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十分“圆润”“妥帖”地将学生的疑虑化解,其实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崇拜,在这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便终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胎死腹中。 
    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传输知识的过程,还应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过程。教育需要有学生的自主观察、感受、体验、发现和领悟。为不让“问题”止于自己,老师既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心,又要坦率的承认自己的不足,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采取平等、诚实、开放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讨,一起成长。只要有了自由、宽松地探究问题的环境,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学生出现。 
    4.教师——“实用主义”的践行者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应用。不是学什么都是有用的,有些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有什么价值? 
    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5年、3年。有人预言:人类现有知识到本世纪末只占当时知识总量的5%,其余95%现在还未创造出来。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被学力教育取代。只有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生命才能永葆活力。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并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有用知识的方法。教师不仅要把“有用”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有用”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别让很多同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一堆知识垃圾,你还去抱怨他笨,智商不高。 
    5.教师——“好为人师”的尴尬人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其中固然有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多的还是教育者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孟子就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用来分析现在的教育现状,恰如其分。因为一旦成为教师,难免会在学生乃至所有人的面前,扮演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全知全能的角色,以指导者自居,成为“知识代表和化身”,这对一个现代人来说既是危险的又是可笑的。今日之世界,知识发展速度惊人,全凭个人的聪明智慧,是根本掌握不了所有知识的,面对孩子,我们的知识总有捉襟见肘的一天,我们不应以弘博的知识来赢得学生的崇拜,而要以好学深思的精神来获得孩子的尊敬。教师只是比孩子多读了几本书,早读了几天书,仅此而已。 
    6.教师——“吃力不讨好”的冤大头 
    有个故事说的是:球迷某甲外出未能看到欧锦赛半决赛的现场直播,于是赶回家去看他妻子为他录下的比赛录像。半路碰到球迷某乙,某乙见到某甲张口就说:希腊队输了。某甲一听大怒挥拳就打某乙,某乙不解,问为何打他?甲答:谁让你告诉我结局,我要自己去看过程。有些话有些事人家压根不想知道,你却喋喋不休硬往他耳朵里灌,这不是有意搔挠人家破坏人家心绪吗?想想那些自修课讲课、大面积辅导、全方位讲评试卷的老师不挨打,真是侥幸。 
    其实教师更应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反省自己好为人师的职业习惯,既不要迫不及待、随时随地地教育学生,也不要简单地将知识的储存位置强行转移,更不要把课堂变成你的演讲场所。有一个“268=?”的故事。我在北京进修的时候,有一次家里打来电话说女儿成绩退步了,我心里很着急,可因工作一时又分不开身,便写了一大段关于如何调整心态、改正习惯、寻找错因等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话通过手机发给妻子。当我把花了半个小时辛辛苦苦写好的稿子发出后,收到的却是“你发那么多的问号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我发的不是问号,而是“感叹号”——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呀!第二天上班我把这事跟同事说了,有同事问我:你的妻子用的是不是小灵通?我说是。同事说:“那就对了,一定是你发的内容太多,小灵通无法容纳!”不错,我的手机可容纳268个字符,我只顾尽力满载,却忘了小灵通的容量限制。原来如此!——作为大容量的老师,是不是经常在犯这样的错误呢,在给学生输入一大堆“?”的同时还责怪学生“不识好歹”? 
    马克思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任务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应该经常反问“到什么地方?”“怎么去?”“到了没有?”如果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识记、技巧性的解法,忽视分析思考的过程、思想方法的渗透,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是零散的、孤立的,教师势必经常忙于拾遗补缺;如果过多强化训练,而缺乏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缺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学习的信心、学生的发展潜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情感因素的关注,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是被动的、盲目的,教师就得无休止地鼓励、指引、调节。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是低效的、缺乏灵性的,难免事倍功半。 
    有位学者是这样描述课堂活动的价值的:“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更不在于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性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不在于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而在于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不在于学校走廊上悬挂多少名人名言,而在于学生对自己以及对身边的人和事有多少深刻的感受……” 
    教学最终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收到某一目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教与学的重点是思想的启发,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和分享。有了这样一种价值取向,教师,也许能成为“讨好而不吃力”的鉴赏家!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教研落点该在何处

  • 下一篇: 读书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两大法宝


  • 杭州七中“三支队伍”工作条例(试行)
    祝贺!沈玉佩老师获评“教育改革创新年度…
    办学特色要服务于学生发展
    对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
    韩平副厅长在浙江省转变育人模式现场推广…
    走读高中课改:永嘉中学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萧山二中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天台中学模式
    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艺术教育协会年会论…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会通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
    教与学的“阶梯式分解”
    教师成长需做实“隐性功夫”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年会论文评…
    叶开:面对考试我教女儿“出卖灵魂”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0358946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