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高三(9)班的生活委员潘铖洛,对待工作我报以最大的热情和信心,能准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肯定。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学生仪容仪表的话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世界“礼仪之邦”,而读书人亦有文质彬彬,而后君子的古训,由此可知,中国人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衣冠仪表十分注重。
而今,社会也赋予了中学生普遍应有的仪容仪表要求,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使学校具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给学生的学习起进一步积极作用。随着时代潮流对人们生活追逐,中学生的思想方式与传统逐渐产生很大的距离,而仪容仪表更多地呈现出社会化和多元化,不少学生出现了染发,奇装异服等现象,由此又会引发一些攀比,追赶时髦之类的不正之风,给学习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
中学生朋友一定要注意仪表美。修饰打扮应以清雅素淡,大方自然,洒脱活泼为主。要显出青春的朝气和魅力。同时更要适合自己的身份,提倡简朴,注意经济耐用,老舍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美丽的人不多施指粉,不乱穿衣的”。还要结合自身条件,扬长避短,要整洁宽松,有利于健康,要注意场合,不标新立异,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读书时,曾在衣镜上方挂着一幅仪表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色宜和宜静宜庄。”他的一生风度仪表堪称楷模,为世人所敬仰,值得我们中学生朋友学习。而目前我们有的中学生留着长发,敞着衣服,穿着松高鞋,戴着手饰,满口台腔,嗲声嗲气,实在有悖于美!
但是,仪容仪表毕竟只是中学生基本素质一个体现,思想才是其最根源所在。一个作风不良的学生他的仪表也许很标准,而一个健康向上的学生,也许因某种原因无意触犯了严格的标准。对于这些,学生也同样需要学校的理解和体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要一棍子打死,又不要纵容不正之风的曼延,正所谓,首正者,其正表,只要我们能端正自己地学习心态,培养良好的自学的日常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做到百益而无一害。
我相信,只要我们尽力配合学校的工作,而学校又能给我们适当的尊重和空间,这两者相辅相成于外能正校风,于内又可正学风,这样素质个性和优良风气便可相得益彰,于此,让文明之风吹遍七中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