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
|
做好惩罚的“善后工作” |
2009-3-8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
|
2009/3/4/14:04 来源:现代教育报
做好惩罚的“善后工作”
日常教育工作中,遇到迟到、自习乱说话、“刺儿头”、“冷血动物”、“没治”的,怎么办?有些教师往往采取罚站、罚抄多少遍作业等等方法进行一定的惩罚,来告诫学生。
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处罚是应该的,但要将惩罚处理得恰当合理,不要让学生产生心理负担。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增强的关键时期,对于事物的判断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往往会认为对于一桩小事,老师的惩罚超出了自己能承担的程度,或者根本就不该受到惩罚。但又屈从于教师权威,只能被动地接受。由于被惩罚时,往往面对的是全班同学,从而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同伴不接纳、甚至嘲笑自己,导致学生行为退缩、心理闭锁,自我评价降低。有的还会对老师、同学和社会产生敌对的情绪。因此,教师在惩罚学生后,要注意做好“善后工作”。
第一,作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惩罚氛围。要注意一致性,惩罚的标准、态度、程度要统一。批评教育后要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避免只堵不疏。
第二,作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创设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的情景,比如给学生讲讲自己年轻时候受到惩罚的经历和感受;改变原来严格的教育方式,用平等、民主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第三,根据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学生共同讨论老师为什么会惩罚学生,从而让学生理解老师选择“惩罚”的教育方式的原因。
第四,重塑自我,寻找学生潜力和优点。让学生知道,人的行为中违反规定的事情是经常的,难以避免的,因此受到挫折也是必然的。这并不代表因为有了这样的错误和受到惩罚而完全否定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自身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协调统一起来,树立自信,给学生以充分的信心。
第五,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动员学生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交流,融入到集体中去,真正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另外,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转移内心的压力。
总之,教师在惩罚学生时,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用学生的眼光来看问题,用换位思考法来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必要的知识做指导,就能够避免学生产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安全、快乐地度过青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山东省滕州市滕东中学孙开琦)
|
|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下一篇:
以文化为铺垫以课题促教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