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心理专家谈高考心理调节小秘诀 |
2009-4-29 出处:网上
|
|
心理专家谈高考心理调节小秘诀
如何顺利的度过考后这40天的焦急等待;如何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揭榜的那一时刻;如何稳步踏入理想的大学殿堂……这些,成为了高考过后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们更加关注的话题。
心理专家认为,“后高考时期”的心理调适是每一位高考学子在高考后需要追加的一门功课、一项考试,是考生要走好的生命转弯口。
高三学子考后有哪些心理表现值得关注?心理专家把它们归纳为五种类型:
走过高考,就进入“后高考时期”,意味着发榜和招生即将开始。在高考后的6、7、8三个月内,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期待中伴有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常态。长期从事高考心理研究的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学堂专家顾问团成员心理专家提醒说,考生在“后高考时期”容易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因为尽管高考已经结束,但考生还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还有很多潜伏的心理危机,有些甚至“一触即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考后更需要呵护和关爱。
个案1 放纵型心理
东东是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考完高考最后一科,他先是与同学狂欢了一夜,紧接着又开始了新的 “疯狂”:看电视、上网、睡懒觉、外出旅游等,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想把压抑了多年的想玩的欲望全都释放出来。他已经无瑕顾及自己到底考得怎么样,“尽情释放”,先玩了再说,生活规律全被打破。
点评:
心理专家说像东东这样的考生属于放纵型心理,这类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到头了,所以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辛,因此毫无节制地玩,甚至也有一些家长,有弥补心态,纵容这种行为,因此此类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有些考生还不惜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每年都出现几起乐极生悲的情况,要引起重视。
建议:
高考生考前的饮食和睡眠一般都讲究规律,但考试结束后生物钟突如其来变化甚至颠倒,这种逆转对考生们的身心有着巨大的伤害,因此,“放纵有边,松弛有度”,尽早回归有规律的生活,健康快乐充实地度过后高考时期,甚至也可以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做相应的准备。
当然,家长也有这个义务和责任来科学引导这些自我控制力还不够的孩子们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后高考时期。
个案2 抑郁型心理
王某高考后感觉自己发挥得不是很理想,估完分后,他觉得自己会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本来性格就很内向的他情绪开始变得非常低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考试时的情景,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做着高考题目,想着那道做错的题,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王某变得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有意无意地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甚至闭门不出,不愿见同学,不愿见亲友,连自己最喜欢的球赛也不看了,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点评:
这类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很容易走入心理误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建议:
高考后这段时间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一定要及时捕捉、梳理高考学子的情绪,对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调节,以防患于未然,别让高考再成为许多人生命中的苦痛与梦魇。
对考生说:
1、不要停留在过去的考试情景中,要回归到当前来,对高考对自己未来进行正确认知。当高考已成往事,自觉接纳,考不好的考生要有落榜的心理准备,条条道路通罗马,高考也不是人生唯一一条道路。不管对或错,重新开始。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放弃了其他许多条道路。
2、正视自己的情绪,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也不要害怕,及时进行调节。如找家长或好朋友沟通倾诉,或参加一些有益的运动来排泄不良情绪。当然,也可以通过找专业老师,正确疏导。
对家长说:
1、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对于那些考不好或平时学习成绩就不好的孩子不要过多指责。要尽力保持正常状态。既不要冷淡也不要过分殷切,否则,容易对考生形成一种负面暗示,给考生增加心理压力。
2、多与孩子沟通,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灵健康、快乐成长应该说更重要。
3、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引导,陪伴孩子平安度过这段等待期。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烦躁等异常情况出现,家长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疏导,严重的话要借用专业机构帮助。
个案3 茫然型心理
西西考完事后,美美地睡了几天,把长期缺失的觉大大地补了一下,但过了几天,西西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无所适从,特别无聊,时常茫然不知所措,觉得自己的智商到了最低点,往日充实的学习生活一下云消雾散,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点评:
这是一种茫然型心理。许多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毕竟高考是伴随着学生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一个梦想,考试一结束,对于相当多的学生来说,在高考的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着走,随着压力的释放会有相当一部分产生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感觉,尤其高考后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及态度的变化,大家期待的眼光都放在分数时,这种感觉更明显,尤其在等待分数或在填报完志愿后,在等待录取结果中,对于考生或父母来讲,都可能会经历这种感觉。
建议:
1、父母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运动、引导孩子交往,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
2、考生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为随后到来的填报志愿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奠定基础。
3、考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
4、考生也要加强自我调理,适度地与同学结伴郊游、阅读、听音乐等,或者帮家长做点家务。
个案4 焦虑型心理
高考过去几天了,小琼一直忐忑不安,她对自己的成绩充满期待,总体感觉自己发挥正常,会考个不错的学校,但她又很担心自己万一失利。离发放成绩还有一段时间,她实在心中没底,加上家长和亲戚不断过问考得怎么样,让她越发焦虑、烦躁,严重的时候晚上还会失眠,她觉得这段时间真难熬!
点评:
这是一种常见的考后焦虑型心理,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的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这种不确定性让考生更加焦虑,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并且加重。比如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焦虑到抑郁……因此,及时调节考后焦虑情绪显得特别重要。
建议:
1、在合理估分或得知真实分数后,对分数、自我和未来要正确认知。
2、勇敢面对现实,自觉接纳现实,将自己心态调适到顺其自然,积极进取。
3、要学会自我放松,分散注意力,比如可以听音乐、打球,与三五好友结伴做一些户外运动,找同学好友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等等。4、考生家人也不要做过多的盘问,当考生出现情绪低落、心情郁闷等现象时,要尽力保持正常状态,既不要冷淡也不要过分殷切,以免给考生增加心理压力。
个案5 依赖型心理
考完试,丽丽松了口气,这次高考估分还不错,但随之泛起淡淡的焦虑,意识到马上要上大学了,要离开家人,离开妈妈,该怎么办?因为她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会做,从来就不会洗衣服,不会照顾自己,她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她除了在学校认真学习,学业成绩一向很好,几乎也没有其他特长,也很少与父母亲以外的人接触,马上就要单飞了,她隐隐感到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担忧和恐惧。
点评:
由于高考体制存在等原因,许多高考学子,在寒窗苦读十二年中,都沉浸在学习分数的拼杀上,而往往忽略了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于是要面对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丽丽出现的恐惧依赖心理似乎是在情理之中。
建议:
把握这将近三个月的自由时间,将自立自理课补上,有意识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比如尝试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衣服,尝试着拓宽自己的交往能力,提前了解大学生活的状况,提早感受大学校园的氛围,为步入大学做准备。
在这段时间考生可能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但只要科学应对与调适,以“平常心”度过高考后的“等待期”,就能够过好这短暂但美丽的准大学生生涯,让未来的日子更加从容。
|
|
录入:丁海锋 审核:韩良 |
上一篇:
高考心理调节小秘诀
下一篇:
中国家长身上藏着十把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