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
|
行为规范内化 |
2009-4-29 出处:http://www.fdzx.com.cn/jydt/jycg/08fmmulu.htm
|
|
对学生行为规范内化的思考
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是指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对行为规范进行反映、选择、整合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形成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思想品德。要想使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意识,教师首先应当客观认识当前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现状,了解学生接受行为规范的规律,进而根据行为规范内化的动力机制,努力构建行为规范灌输与学生内化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使我们的行为规范教化模式更为科学、更富成效。
一、当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分析
1. 影响学生行为的因素复杂,而品德教育的渠道却比较单一。
虽然学生德育环境是青少年赖以成长的主要空间,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变化,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影响学生行为规范内化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学校教育只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我们往往忽略了整个社会道德环境的独立存在和家庭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孤立地强调学校的育人功能,这就会使学校教育显得势单力薄,其培养效果也是比较差的。
2. 教育方法上只强调灌输说教,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灌输教育强调“我讲你听”,忽视了学生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因而带有明显的规定性与强制性,抑制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也无法触及青少年品德结构的核心部分,即使一时的行为符合规范,也是不长久、不稳固的。事实上,学生的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源于个人道德上的需要及行为的自觉性。因此,在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规范学习、实践比较、情感体验中逐渐增强对行为规范的亲和力,才是促进行为规范内化的根本出路。
3. 只注重行为规范的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锻炼。
国家编写的行为规范教材当然是学生品德培养的主要依据,但这不等于只要传播知识就能解决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德育课考试成绩更不能反映内心思想品德的高低。不在实践中研究学生的现实表现,就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的行为偏差,也就无法推断其内心境界;不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锻炼,理论上的说教不可能真正内化为思想意识,进而外化为合乎规范的行为。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影响问题。现实中确实存在个别教师不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其行为表现最终导致了“其令不行”的尴尬局面,这的确是学生行为规范培养中的一大障碍。
二、学生行为规范内化的具体规律
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教育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学生是处在复杂社会大环境中的个体,其行为规范的内化过程首先表现为有目的的选择过程,因为他们对来自外界的行为规范往往不是盲目接受的,而是根据自己的感性经验或理性认识有选择地取舍。因此,解决问题的首先环节是搞清学生行为规范内化的规律。
学生是具有具体现实需要的人,行为规范的内化是在其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因此,学生的行为规范一方面应是社会对学生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是学生个人为了达到社会需要的道德素质水平,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发展需要,其内容应该直接与学生个人的立身做人、言行举止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能准确把握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受教兴趣,以至于使学生形成内化行为规范的良好心理基础,争取产生教学双方的同频共振。
由于受年龄的限制,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不仅受其价值参与的影响,更受情感参与的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内化活动中产生共鸣、冷漠或逆反效应的关键。教育实践反复证明: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中,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绪障碍,甚至会出现认知接受而情绪抑制,这就是品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的最大区别。同样,学生的临场情感体验也会影响其内化能力,这就是说,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研究,努力争取学生在受教中的情绪配合,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
|
|
录入:田春霞 审核:韩良 |
上一篇:
道德素质培养
下一篇:
对高中生教育应讲求因势利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