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经总结过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成功=刻苦学习+正确的方法+少说费话,可见学习方法正确与否的重要性:
1、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态一定要平静,每一次考试认真对待,好不骄傲,差不气馁,关键在于凭心而论你努力了就行了。
2、随时随地不让自己做无用功,看书看不进去时就做题,头脑发胀时休息一会儿。学习若能统筹安排,就不会觉得十分疲劳。
3、既不能妄自尊大,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也不能妄自菲薄,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努力。决心给了我们动力,信心给了我们勇气,恒心给了我们成功。每一个人都要做好一种心理准备,承受一次次的打击。量变达到一定的度,就会质变。
4、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使“8-1>8”。每天适当的到操场活动一下,让大脑有更充沛的精力学习。
5、多一份自信。相信自己曾经成功过,自己一定能行。
6、可能有人觉得努力了好一阵子也不见效,可是如果不努力更不会见效,努力总有一天会见效的。
7、获得总是在付出以后,要克服惰性,不要给自己找理由放松自己,做每一件事都想一想对于学习有没有好处,再决定去不去做。
实验证明:人脑中约有80%的“处女地”有待开发。据闻,爱因斯坦,这位跨越时空,彪炳千古,有着辉煌业绩的科学巨星,也只动用了大脑潜能的30%。可见,人脑承受力及其潜在能量对相对处于无限时空之中而其极短暂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来说,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资源。
对于如何把学习学好,以下再提出几点建议:
一、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一个成功在等待,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
二、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结合。
中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学科学习来说,也要全面发展。语文、英语作为语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数学作为运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须学好;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础,也要努力学好;政治课的学习,能使我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地理知识以及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对于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养对高雅艺术的欣赏鉴别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也要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自己准备选考的科目,既要培养对它的兴趣,又要努力把这个科目学好。第二个含义是要有自己特别热爱的领域或技能,如电脑技术、书法、绘画、音乐、体育等,力争达到较高的水平。要摆脱那种千人一面的传统轨道,让自己的个性、创新精神和潜在才华得到发展。你有哪一项特长,你就在那一项活动及其相关的竞赛或考试中一显身手,展示你的才华。
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快乐的学习时光中才能学得更聪明。上帝总是奖赏那些走在别人前面的聪明人。只要有决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2005年5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