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教学改革 >> 正文 `

“实”的课才是好的课

2009-6-5  出处:教科室,语文组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给单一的语文教坛注入了活力,活跃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这座百花园中的并不都是些又大又美又香的鲜花,里面也夹杂着一些病态的花,那就是一些老师唯恐被别人嘲笑、怕跟不上课改形式,在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或认识模糊的情况下盲目模仿这些教学方式。这样的赶时髦,不顾实际效果的教学不是病态又是什么呢?鉴于此,笔者认为:不是时髦的课才是好课,只有“实”的课才是好课。 
    所谓“实”,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达到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先说实际情况。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一般教师的共识是备课除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而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备自己。因为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明确教学方案,才能上好课。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教师的优点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备课前要明确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自己有多大能力,自己能灵活驾驭哪种教学方式。然后是备学生,教师要明确掌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精神风貌、爱好习惯等。最后就是备教材,掌握教材内容,明确要教给学生什么。只有掌握了这些实际情况,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接下来谈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方式的采定(其中包括教具的选用)。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还要符合学生的学情。不可定得过高、过低,也不可定得过多、过少,其根本原则是看能否收到最好的效果。对于知识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设定较高、较多的目标,以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反之,只能设定较低、较少的目标,以适应其他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必完全按照教参的要求。总之,设定目标时,不能让学生“吃不饱,饿着”,也不能让学生“吃不了,噎着”。  
    教学内容的选定。一直以来,教学内容就是教学大纲规定要教的内容,但本着实效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一些调整。知识能力水平较高的班级在学习教材时会感觉内容不足,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内容以作拓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反之,可减少一些内容。例如,笔者所教的两个班,一个班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而另外一个班相对较低。笔者在教苏教版(必修五)周晓枫的《斑纹》时就作了灵活调整。应该说周晓枫的散文是难懂的,难在她那天马行空的文笔,难在她那文字背后的深邃意义。因此在素质高的班,笔者按照教参的要求指导学生鉴赏全文,结果学生都能读懂文章的内涵,而且读到了周晓枫散文的不同一般之处,他们还想多读一些,于是笔者又给学生印发了周晓枫的《燕子》。有的同学甚至还利用课余时间专门找了周晓枫的散文集来看。而在素质稍低的班,笔者只是选讲了其中的一部分,学生也能领悟到笔者所点拨的内容。虽然只讲一部分,但有所收获,比面面俱到却一无所获要有效得多。 
    教学方式的采定。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学方式也层出不穷,几乎每位教师都在尝试着改变自己陈旧的教学方式。有的去探索新的方式,有的去模仿别人优秀的模式,这些尝试都是应该肯定的。但笔者认为:只有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能有效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的才是好的教学方式。例如质疑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这种方法好是好,但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能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判断甄别能力,能快速判断甄别哪些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还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不能让学生信马由缰,问到哪里是哪里,把课堂弄得一盘散沙,达不成目标,收不到效果。另外,这种方法还要求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如果教师和学生不具备这些能力和品质,最好不要采取这种方法。我们宁可按部就班,也要让学生学有所得。那种不顾实际情况,只求表面热热闹闹的做法实不可取。 
    教具的选用。在教具的选用上不能错误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启发式教学,也不能错误地认为课堂一定要搞表演活动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特别是像没有先进教学设备的农村学校,能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用好黑板和粉笔也是很不错的。教具的选用应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看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如果教师对实际情况了然于胸,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那么,怎么可能收不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呢?■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 下一篇: 生本教育:不只是一种模式


  • 杭州七中“三支队伍”工作条例(试行)
    祝贺!沈玉佩老师获评“教育改革创新年度…
    办学特色要服务于学生发展
    对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
    韩平副厅长在浙江省转变育人模式现场推广…
    走读高中课改:永嘉中学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萧山二中模式
    走读高中课改:天台中学模式
    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艺术教育协会年会论…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会通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
    教与学的“阶梯式分解”
    教师成长需做实“隐性功夫”
    浙江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2014年年会论文评…
    叶开:面对考试我教女儿“出卖灵魂”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0355120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