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德育之窗 >> www.999777.com-德育研究 >> 正文 `

不许“老鼠爱大米”校园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

2005-6-11  出处:学校办公室


   
 不许“老鼠爱大米”校园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 
 

  
        
    流行歌曲被收入爱国主义歌曲目录、武侠小说入选高中语文读本、网络歌曲在小学遭禁、中学成为手机禁区……这些近期社会热议的话题,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流行文化对中小学校园的冲击。在信息多元的社会,校园已很难回复往日的平静,如何看待像潮水般涌来的流行文化,是我们教育必须面对的选择。堵,自然简便易行,但实际效果令人生疑,而且极易造成“说一套做一套”的负面影响;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
  武侠小说登上大雅之堂 
  相关新闻: 
    “但听得蹄声如雷,十余乘马疾风般卷上山来。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毡大氅,里面玄色布衣,但见人似虎,马如龙,人既矫捷,马亦雄骏……”这样的武侠小说词句如今出现在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里。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选入了金庸的《天龙八部》片段,同时还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片段,两者合成一个单元———“神奇武侠”。 
  争议焦点: 
    武侠小说中的“怪力乱神”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可能有负面影响。 
    观点: 
    学生需要的不是栅栏,而是一双甄别真假、分清善恶的眼睛。 
    近来,围绕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入选高中语文读本的事情,争论之声不绝于耳。拥护者称“金庸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怎么评论都不会过高”;反对者则强调金庸小说是通俗读物,不能登大雅之堂,且“其中难免有‘怪力乱神’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可能有负面影响”。拥护者与反对者观点截然对立,颇似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门派之争。 
    金庸小说所反映的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一部分。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说法,侠士与儒生并列。汉代司马迁在《史记》里则专设有“游侠列传”。唐时文人喜好仗剑周游四方,诗仙李白著有《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对侠士极尽仰慕之情。渐渐地,“侠”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扬善除恶、匡扶正义的形象。到了现代,武侠小说更是将“侠之大者”提高到“为国为民”的高度。可见,“侠”这种现象,武侠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古已有之,所谓难登大雅之堂之说难以立足,费力去“堵”流传几千年的文化更是大可不必。 
    当然,沉迷于武侠小说对青少年的成长也会产生负面作用。一旦着迷,首先要付出的就是时间。若有更痴迷者,梦想着将小说中的武侠世界移植于现实生活中,去模仿,危害则更大。最近有报载,金庸想修改《鹿鼎记》的结局,以避免人们去学习油腔滑调左右逢源的小混混韦小宝,足见其危害已引起重视。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即使高中语文读本不选,影视报刊网络上大量的武侠作品也会进入学生的视野,这时,学生们需要的就不是栅栏,而是一双甄别真假、分清善恶的眼睛。因此,在对待武侠小说进课本的问题上,老师和家长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指明哪些是文学的想象、哪些是可以借鉴的,而哪些又是要坚决反对的。“堵”之吃力,不如“导”之。 
  校园成手机禁区 
  相关新闻: 
    校园应不应成为手机禁区?最近,成都一些中学校纷纷作出规定,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行为表示认同,有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在中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上作出统一限制,但要求各校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出发,可依据具体情况制定校规。 
    争议焦点: 
    学生使用手机干扰正常教学秩序,非要一棍子打死吗? 
    观点: 
    用霸道的“强堵”思维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进行教育管理,很难行得通。 
    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理由,无非是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分散学生精力、影响教学质量等。但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手机也不例外。手机的负面影响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并不只是在学校才有,如果都按照学校的做法,一禁了之,也许由手机所带来的种种烦恼会立马烟消云散,而手机带来种种便利也将不复存在。由此推而广之,诸如电视、网络等都该禁了,因为电视是“精神鸦片”,网络中也掺杂诸多不良信息。这种逻辑显然是荒谬的。 
    然而这种荒谬的逻辑却在当今教育管理中大行其道,由“禁止学生留长发”、“禁止学生当众拥抱”、“禁止学生校外租房”等一道又一道禁令编织成的巨网将学生裹得严严实实,直叫他们喘不过气来。但是我们的教育管理者们却似乎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们行为有两种支撑:其一,学生进了学校就是“特殊公民”,学生所该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在“学习”的名义下,校方有权剥夺学生的某些权利;其二,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他们能“学好”,加之中国历来强调“严师出高徒”,因此学校对孩子提出一些严格的要求永远不会遭到家长们的反对。正是这两条,给予了我们的教育管理者们颁布一条又一条禁令的“勇气”。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过往的一道道禁令,其施行的效果如何?事实表明,用一种霸道的“强堵”思维和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进行教育管理,很难行得通。 
    问题出现了,我们应首先考虑如何去疏导,而不是强堵,更不该总抱有作为教育者的一种“优越感”,凌驾于学生的正当权益之上。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完全可以有其他的解决方式,用得着将其一棍子打死吗? 
    流行歌曲也爱国 
  相关新闻: 
    “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台湾歌手周杰伦的这首《蜗牛》已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这是由政府部门第一次出面向学生推荐歌曲,之所以会选择《蜗牛》,是因为这首歌的歌词思想内容十分上进,唱起来琅琅上口。 
    争议焦点: 
    歌手的叛逆形象与传统的榜样人物标准相去甚远,是否会误导学生? 
    观点: 
    没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教育最终只能流于形式,甚至适得其反。 
    周杰伦的这首歌被列入政府推荐的歌曲还是受到了某些意料之中的争议。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周杰伦自身的形象与我们印象中传统的先进青年相去甚远,吊儿郎当的表情、口齿不清的演唱、叛逆的个人形象,这些都很和我们一贯推崇的榜样人物的标准背道而驰。然而,他同样也具备了一个我们以往榜样人物所不具备的优势,就是在青少年中拥有超强人气,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带来的深刻变化,现在的青少年已经越来越不愿接受强加于他们的思想。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强制手段灌输他们认为正确的思想,学校可以通过考试考核去让学生熟悉学校认为先进的理念。可是,没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些教育最终只能流于形式,甚至适得其反。能够以贴近学生心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可喜的转变。 
    《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曲目是件好事,它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正在走向人性化,正在向符合教育规律的方向发展,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原本就应该是平等和谐的,而不是对抗的。 
    不许“老鼠爱大米”? 
  相关新闻: 
    “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日前,这首风靡大街小巷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在北京崇文区前门小学吃了“闭门羹”。因为担心其中歌词低俗,不适合小学生,学校将不许孩子在校诵唱此类歌曲,同时还鼓励孩子创编一些健康向上的校园歌曲。 
  争议焦点: 
    流行歌曲歌词粗俗,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观点: 
    流行歌曲成了全国通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问题出在优秀校园歌曲的缺位。 
    《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流行歌曲在社会上红得发紫,小学生对这些歌曲感兴趣,并随口哼唱,毫不奇怪。学校想凭借自己的行政手段封住学生的嘴,这做得到吗? 
    学校担心这些流行歌曲歌词粗俗,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但事实上,学生们喜欢的是歌曲的曲调,对歌词所表达的信息仍是懵懂的。与其说中小学生是在唱流行歌曲,不如说是他们在欣赏、模仿这些歌曲的旋律,从而使身心得到某些愉悦。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在适合中小学生的歌曲实在少之又少,这是音乐界在歌曲创作方面“嫌贫爱富”的结果。在市场化的社会,经济杠杆倾斜于流行歌曲的创作、普及,因其收益可观;而相对利润微薄的校园歌曲,则少人问津。校园毕竟不是音乐沙漠地带,孩子们需要欣赏音乐。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老师可以教,下里巴人的流行歌曲即便老师不教,孩子们自己也会模仿。想封住孩子们的嘴,谈何容易?即便校园里不能唱了,走出校门,他们哼着“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谁能管得了? 
    流行歌曲成了全国通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罪不在流行歌曲,也不在传唱的学生,而在优秀校园歌曲的缺位。 
  不要泥沙,但不拒绝珍宝 
    继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入选中学读本、周杰伦的《蜗牛》被收入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后,罗大佑歌曲《现象七十二变》新入选新版《大学语文》。种种迹象表明,向来不被教育界接受的流行文化,正在抢登“大雅之堂”。这究竟是福是祸? 
    无论是金庸武侠小说的入选,还是周杰伦歌曲被推荐,都曾引来不小的争议,反对声响成一片。把流行文化视为洪水猛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那时候,看见有人穿喇叭裤、唱流行歌曲都会被认为不正经,更不用说染黄头发之类了。现在,大家早已接受了这些流行文化,并且在享受着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尽管有糟粕,但还是有许多先进的基因,在教育和影响着人们。传统文化中的“大雅之堂”,也是在历史的积淀中逐渐形成的,它并没有排斥当时流行的东西,就像现在早已入选课本的一些古典民歌,当时不就是流行文化吗,你能说他们不雅?我们现在对这些流行文化“登陆”的反对,是不是也像当年反对喇叭裤一样过于敏感? 
    这么多的流行文化,我们不能一概否定。流行文化虽然泥沙俱下,但其中也不乏“珍宝”。我们可以不要泥沙,但也不能拒绝“珍宝”呀?“大雅之堂”之所以雅,雅在对外来优秀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吸取了它们的精华,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流行文化纷纷“抢滩”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我们要警惕的是泥沙俱下。 
  倾听学生心中的语言 
    近日,王老师苦恼万分。他要在几天之内填完一百多本《学生成长记录册》。“我怎么会了解那么多学生的具体情况呢?事实上,我根本叫不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名字。”王老师抱怨道。在同情之余,笔者深深地为王老师感到遗憾。没有充分的先期铺垫,缺乏学生的成长档案,填写《学生成长记录册》势必苦不堪言。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而独特的个体。当教师用学号机械地点名时,怎能实现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交流?灵光乍现的教学机智令人激赏,但它太不可靠,而有效的对话能使成功的教学走向必然。对话的前提是理解尊重。只有在充分唤醒学生自尊、热情、潜能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有效的精神气场。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学生成长档案,它可以促进教师了解学生,有助于学生精神心理和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它的功能实现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是教师真诚地了解学生的生命状态。教师应该同时了解学生的三个生命维度,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有指向性地写一些随笔,从而了解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现有状态。例如在自然生命中,你会惊讶地知晓学生的名字蕴含了祖辈多少的厚望,了解其在某种生理特征上的自卑情结,了解他对待生死的基本态度。在社会生命中,你应知晓对他影响最大的家长,了解其基本的家庭背景和教养方式,了解他自我身份的定位和对历史的全程思考。文化生命中,你应知晓他对哪门人文学科情有独钟、对他影响最深的人文著作和经常阅读的报刊杂志,了解他对科学精神的初步思考,了解他最大的业余爱好以及内心的理想抱负等等。 
    其次是师生平等地协商个性的成长方案。通过测试诊断和对话,教师基本了解了学生的优势智能、兴趣志向和知识结构。通过更为深入的讨论,师生可以协商制定更具个性化的成长方案。老师可以开出难易适度的书单,提出符合兴趣的课题,向每一个个体推荐更易收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选择扬长避短的行文风格等等。点燃热情的激励、民主平等的氛围、画龙点睛的指导等,都能引爆学生学习激情、润滑师生情感关系,从而在课堂上自然地建立起一个精神气场。
    最后是师生互动地实现辉煌的教学双赢。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同时实现精神的成长,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教师是不自由的,他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指向,适时地作出阅读调整。当你远离现实生活,跟学生缺乏共同语言时,很难想象自己的教学会有良好的效果。 
    由于具备了相近的智力背景,师生对话更易引起共鸣。由于更为精准地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知识底蕴和兴趣指向,老师更易准确地拨动学生的心弦,真正让课堂成为多元思想、多种情感交响奏鸣的精神圣殿。有了这样的先期铺垫,老师在填写《学生成长记录册》时将不再苦恼。 
    让高中女生喜欢体育课 
    要让在高中念书的女生也能喜欢上体育活动,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的确不容易。不过,作为“磨刀不误砍柴功”的实践者———上海市川沙中学却令人信服地做到了。在该校,每天下午放学,操场上、体育馆,到处可看到学生锻炼身体的情景,连比较害羞的女生也喜欢上了体育活动,作为上海市田径传统学校,每学年举行的竞赛有400多场次,参与的学生在8000人次以上,平均每个同学参与4次。 
    校长陈忠新分析说,体育活动在川沙中学不仅有地位,而且有作为,不是那种为了应付而勉强行事,也不是为了脸面而做做样子,学校是真心搞,学生是真喜欢。 
    这是一种对体育的透彻理解。现在孩子生活条件好,但体质、机能却不见得那么好,不是营养缺少,而是运动太少。学校体育在相当时候作为摆设,甚至当大考来临时,首当其冲的就是砍去体育课或体育活动。其实,这种做法是以学生的健康去兑现所谓的高分,是缺少长远目光的短视。有一位领导说得好,到我们这种年龄再来锻炼身体恐怕就有点晚了,学校体育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锻炼意识和健身能力。川沙中学开展的体育活动是为学生健康奠基的,所以贵在天天坚持。支撑这种执着的是清晰的体育观。 
    这是一种对健康的理智选择。健康的重要性,当从病人口中出现时,已经不健康了,而健康人往往忽视健康。学校体育的基点,是让尚处于健康状态中的学生更健康,而不是当学生不健康或亚健康时再来“补课”。体育锻炼,不能包医百病,它的最大作用是在健康时的“合理补充”和“适时积蓄”。因此,该校体育活动立足于当前,不搞突击的“运动”,而是春风化雨,让学生感觉很惬意。 
    这是一种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学生以学为主,但必须以身体为先。强壮的身体是支持聪明的脑袋和表现善良的德性的“必须条件”和“前提条件”。川沙中学的学生是健康的,是幸福的,这是因为体育让他们每天充满朝气。  
 
  

录入:韩良   审核:韩良

  • 上一篇: 印发王国平书记在全市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 下一篇: “早恋”,老师如何对待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文明出行 杭城更美” 倡议书
    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与资助工作的完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体测签“生死状”荒谬中有无奈
    确立综合评价制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为何频频回眸陶行知
    乐业是更美的师德
    从美育高度开展学校公共艺术教育
    智慧校园精准发力构建新生态
    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李克强:播洒爱心 放飞希望 努力促进教育…
    孩子的成长,父亲绝不能走开
    分数是谁的命根?
    朱永新:教育要让人身心统一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9550868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