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杭州市小学生入学报名正式开始。
今年的“择校风”,究竟会怎么吹?
本报记者近日在中国杭州、美国加州两地就“择校”这个主题进行采访,并获得了有趣的结论。
国内的家长,其实已经开始越来越理性地对待“择校”。许多家长都认同“小学阶段
的学习目的不惟分数”。家长要求学校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得自由、学得主动”。
美国加州的采访结果也不出人意料——华裔家长是最热衷“择校”的群体,这真是一种非常令人感动的传统。但是,美国著名的私立学校也并不是以“考分”见长,而是在“综合能力、体育特长、宗教传统”等方面令家长和学生满意。
其实每一种选择,都会有得有失。
只想善意地提醒家长,在“择校”时千万别以为可以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坐等学校把孩子培养成才,因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长要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
新闻调查
今年,杭州小学生入学报名将在6月24日至25日进行。不少家长这些天一直在多方打听消息,有些家长甚至提前1年多到处活动,目的只有一个:争取把孩子弄进“名牌小学”。
“择校热”已经热了好多年,但热门的学校一直没有降温。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进了名牌小学,进名牌中学的几率就大,然后就有可能考进重高,最后是一帆风顺进入名牌大学。
难道在普通公办学校读书的学生,真的就比不过所谓“名牌小学”的学生?为此,记者在杭州市学军中学的两个高二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
9成重高生来自普通小学
杭州学军中学高二(7)、高二(8)班一共有105名学生。目前,同学们搬进了刚刚参加完高考的毕业生教室,俨然已经投入了最后的冲刺。
记者设计的问卷其实挺简单,就是想知道他们是从哪所小学毕业的。问卷收上来一看,杭州古荡一小、杭州吉如小学、杭州铁路四小、杭州和睦小学……这是一长串普通小学的名字,它们分布在杭州的每一个城区。
而从记者和家长们比较熟知的“名牌小学”毕业的学生仅有12人,如杭州学军小学、杭州天长小学、杭州求是小学……这就是说,这两个班级里有近90%的学生并非出自“名牌小学”。
择校全部是父母意愿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当年择校的学生共有10人”,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就近入学。
回忆当年择校,学生都认为是父母张罗了一切。虽然今天已经顺利考进重高,但有6个同学认为,当初的择校根本没有必要,他们的理由是:“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就近入学的优势就是在方便孩子的同时也方便了家长,择校反而会让孩子很累”。
那些选择就近入学的学生告诉记者,如果太早就开始竞争学习成绩,就可能会丧失童年。
其中一位学生对择校的看法或许可以让家长有些反思:就小学生而言,选择名校对于他们的将来是否有益,始终是个未知数,也许有些小学生可能会因为有好的环境而有好的发展,但沉重的压力也同样有可能阻碍他正常的发展。
习惯比“出身”更重要
杭州学军中学的张同华老师是这两个班的任课老师,也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张老师认为,“名牌小学”和重高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发展最关键是在初中,小学主要是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全国模范教师、省特级教师黄黎明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很多家长花力气把孩子送进好学校,也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环境,好的习惯。”
不过,把孩子送进“名牌小学”只是培养孩子的开始,“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进学校以后,什么事都交给学校了,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有一点,在普通小学孩子容易冒尖,而在名牌小学学生背负的压力比较重,反而放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