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动态教师之窗学生天地家庭教育后勤服务
English  
 
站内搜索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课题研究 >> 正文 `

抓学校文化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义乌市佛堂中学陈文民

2009-10-26  出处:杭州教师教育网

  
        
    摘 要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学校规范制度的总和,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树立形象提升品位的需要;是学校适应校际竞争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设高品质校园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凝聚力、亲和力的根源所在,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所在和活力源泉。 
    关键词 学校文化,内涵发展,学校发展 

佛堂镇中学地处义乌市第一大镇——佛堂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卫生镇、生态镇、文明镇。系千年古镇、百年商埠、产业新城、佛教胜地,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现有41个教学班,2068名学生, 150余位教职员工,校园占地近80亩,具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教育教学质量名列义乌市前茅。系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Ⅰ类标准化学校、金华市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学校。 

近年来,学校遵循“抓文化建设,促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抓建设、强德育、重课改、兴科研、创特色、提质量”的工作思路,秉承“教学生三年,管学生三十年”的育人目标,求真务实,规范创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基础课程改革,扎实开展德育工作,积极构建学校文化,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育“和谐有制、民主有序、诚信有礼、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积极创建“三园式”(学园、乐园、家园)精品校园。 

一、抓环境文化建设——寓情于景 

学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环境文化中艺术性、教育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充分考虑环境育人、绿色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着力构建一个环境优美,人际环境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现代化绿色文化校园,体现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以环境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体现教育特性和品位,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美丽的校园环境也能成为一本教科书,让生命的绿色渗透出历史和文化,让树木与学校一同成长。 

近几年来,累计投入900余万元,不遗余力的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05年;安装多媒体设备40余套,新购电脑40台,购置图书3000余册,更换全部办公桌椅、文件柜等。06年进行教学楼、综合楼墙体改造,完成400米塑胶操场和诚信大道建设,新建2个排球场,购置电脑75台、图书1200余册,安装了语音室,并进行线路改造,使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空调,购置了体育器材、音响、图书柜等,同时开始学校的绿化改造工作,牺牲几十万元的年收入,停开学校商店。07-08年新建体艺楼,安装电子阅览室、添置电子白板、新建演艺大舞台,改装校园网络,新建文化墙,同时稳步推进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新建了圆亭,廊架、花坛、景石等,种植了一大批桂花、栀子花、红枫、广玉兰、五针松等名贵花木,配置了白色塑钢围栏等,乔木灌木,绿草红花,错落有致,交相辉映,清新典雅,极大地改变了学校环境,有效提升了育人品位,荣获了浙江Ⅰ类标准化学校、金华市文明单位、金华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金华市现代化示范实验室、义乌市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09年计划新建大型雕塑、喷泉,安装电子显示屏。 

学校因地制宜,先后将充满艺术气息和教育意义的学生书画作品制作成可以悬挂的镜框,通过在楼道、过道、办公室的合理布局展示学生才华,以此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设立天气预报温馨提示牌,公布临近三天的天气状况,给人一种人文的关怀;使每一面墙壁都学会“说话”,如:实验室、读书室中悬挂中外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校十佳中学生肖像;会议室中的“团结、严谨、实干、高效、奉献”,综合楼大厅中的“正气、大气、才气;实在、实事、实效”,教学楼中的“我参与、我自信、我成功、我快乐”等提示语;校门口的荣誉窗、楼梯口的镜子等;通过上下课、就寝、就餐时音乐铃声元素的构思、文化长廊里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展示;文化墙(学校围墙)中 “文明礼仪、育人典故”的主题绘画等,给人一种听觉上和视觉上的艺术和人文冲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效果,让师生员工置身于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校园环境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的教化。 

学校环境建设的内容上充分展示“可谈性、可感性、可接受性和可利用性”的德育要求,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富于内涵,成为鲜活的德育教材。围绕“诚信、礼仪”的品质教育重点,以学校的重要道路、庭院的命名为切入点,提升文化品位,学校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路名、庭院名称,全体教师、学生参与讨论,分别冠以德馨园、清华苑、百草园、憧憬园、文明路、诚信大道、园丁路、文化路等名称,使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使学校文化底蕴拥有更深的内涵和更美的教育意义。同时,学校积极开展班级文化个性化建设,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文明就餐等的评优活动,以此来推动学校环境文化向人文化、个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二、抓教师文化建设-----寓教于心 

围绕“抓建设、强德育、重课改、兴科研、创特色、提质量”的工作思路,学校始终将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支撑点,着力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敬业奉献的优良教风。 

1、扎实开展师德教育 

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只有教师首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用良好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学生,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学校以培养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意识、能力、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格局。倡导“爱生敬业、务实创新、积极奉献”,强化“规范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追求“正气、大气、才气;实在、实事、实效”。学校制定《佛堂镇中师德考核实施意见》、《年度考核办法》等十几个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让全体教师在讨论、修改、制订和完善过程中学习教育,达成基本一致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魏书生、任小艾等教育大家的师德报告,学习了市委党校校长的“创建和谐校园”专题报告、高校教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专题报告,特级教师的“谈课堂有效教学”专题报告等,学校每年组织评选先进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群体,被评为市十佳“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学校”。 

2、积极构建学习型学校,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以“读书节”活动为载体,开展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学校为教师提供读书专项基金,用于订阅购买相关书籍;发挥阅览室教育基地的作用,设立课改书籍专柜,为教师的读书要求提供条件;开展教师读书征文活动,通过征文评比和奖励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学校定人、定点、定时开展每周一稿的系列化主题式读书活动,教师及时记载,及时反馈,使教师的读书活动有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借脑工程”,每学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指导工作;与兄弟学校联谊,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进行学术交流;走出去,北上山东、北京,南下广州、深圳,组织多人次教师到外地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参加年会与教研活动,借助外部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经验,以借他山之石攻玉。 

同时认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每周定时、定点、定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后及时上交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记载表,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的作用;教研活动为教师间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互相切磋的平台。 

3、狠抓课堂文化建设 

实施以教师候课制、学生备课制、上课限时制、作业限量制、年度考核挂钩制等为主要内容的课堂管理实施意见,牢固树立师生平等、学生主体、不拖堂等新课改基础理念,提出“决战课堂”的口号,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推素减负提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开展各项活动,以“课堂教学比武”、“校级教坛新秀评比”、“现代教育技术大练兵”等载体为导向,开展“五个一”(一个课题、一节示范课、一篇论文、一个课件、一个优秀教案)活动,积极尝试“先学后教、以学论教”的教学模式。 

4、积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以“课例研究”,“同课异构”、“网络教研”等为主渠道,开展教科研活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其中网络教研的发贴日吞吐量居教育网学校专区榜首, 07年度金华市重点课题《农村初中学校文化重建的实践研究》获市二等奖、08年课题《常态教学中的关键事件研究》在浙江省级立项,并成为省级课题《初中作文系列训练》基地学校,每学年各学科有市级研究课题5-6个,基本上人人参与www.999777.com-课题研究,切实有效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着“教、科研、教科研”三位一体的策略,为新课程的实施保驾护航。多人次获得市三级评优优胜者、市优秀教师、金华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每年教师论文获奖达80余篇,金华市课改论文大赛获优秀组织奖荣誉,学校也被评为“校本研训先进单位”、“课改综合先进学校(三连冠)”等称号,学业考试升学率、合格率、优秀率、重高上线率等均居全市前列。 

5、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工会活动 

为了活跃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教职工的审美情趣及身体健康,工会先后组织了书画比赛、演讲比赛、重阳登高爬山活动、大众广播操比赛、教师集体舞培训、排球赛、校际篮球赛、教职工趣味运动会、茶话会等,有效促进了教师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抓学生文化建设-----寓德于行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学生文化是是学校最醒目也是最富有标志性的文化领域,学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重视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培养他们博大的人文精神,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使其富有正义与责任感,努力成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才。为此,学校与教师、家长及有关专家共同商讨,初步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如《礼仪教育》系列、《我的家乡——佛堂》、《人生•理想》系列等等,同时还启用《校本课程使用记录册》,关注活动的全过程。 

学校明确坚持“重基础,重建设,重实效”的德育工作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创新性和主动性,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网络。继续深化问题学生教育,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强化学生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学风、班风、校风建设,鼓励学生“做人、求知、立志、成才”,努力形成“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进步、成才”的办学风格和鲜明特色。因地制宜,寓教于乐,立足实际,注重实干,追求实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近几年来,学校以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做人教育为抓手,在全校深入开展“做文明师生,创文明校园”、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等系列活动,进行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就餐的考核评比,并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效果,多次在全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学校被评为义乌市德育特色学校(文明礼仪,市德育特色学校工作会议同时在我校召开)和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学校。金华、江山、龙游、兰溪等县市兄弟学校领导教师来校作客,公安、卫生、交通、物价等部门领导来校检查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学校正在积极争创浙江省文明单位。 

1、以“问候制、首视制”等为载体,开展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规范学生的师生观意识、环保意识。组建学生会监察部,成立了小卫士分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时进行提醒和督察,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为“问候制、首视制”的真正落实提供保障。 

2、以“诚信试场”的创设为新思路,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学校政教处严把“诚信试场”的纪律观,举行诚信宣誓仪式,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诚信明礼、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无人监考的考场,无人作弊,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3、组建兴趣团体,开辟学生发展的天地。学校从学生的特长、兴趣入手分别成立了文学社、美术兴趣小组、摄影小组、铜管乐队等,积极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高空落蛋探究技能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等,学校创办了校刊、双林文学社、浙中新报小记者团等,让学生的才华得以尽情展示;同时利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书法、美术、演唱、器乐、航模、演讲、摄影、体育运动会等系列比赛,在学生中开展背古诗、读名著、看经典影视、每周写日记等文化工程。学校评选首届十佳中学生、十佳学习标兵,通过评比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注重学生特长和能力的提升。 

4、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主题活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如走进敬老院,送去真情的关怀;走进雪峰故居,缅怀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走进自来水公司,感受水资源的珍贵;走进章舸生物公司、华鸿相框,感受改革的风云、科技创业的艰辛;走进驻义某部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确保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互动让师、生感受部队官兵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吃苦精神,把部队当作提升个人境界,磨练个人意志的最好课堂。此外,学校与浙中新报一起组织小记者团赴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东阳红军长征博览馆采风,让学生走进历史,与名人对话,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激发创作灵感,写出了100多篇真情实感的作品,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文化洗礼,浙中新报给予了整版的专题刊登。 

几年来,在音乐、美术、书法等比赛活动中学生竞赛多人次在地市级、甚至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教学质量走在义乌市初中教育前列,09年10月浙江省体艺2+1工作现场会在学校举行。 

文化是学校的内涵,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实践,作为浙江省示范初中、金华市文明单位,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成为当地的文明典范,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学校加强文化建设的做法,中国教师报、浙江工人日报、浙中新报等多家媒体均给予了充分的报道和肯定。 

我校地处农村乡镇,优秀学校文化的形成受历史传承、社会环境、地域文化、个体素质和受教育背景的制约和影响,应去粗存精,与时俱进,持之以恒。既要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挖掘和传承学校的文化底蕴,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规划学校文化发展的前景,凝练符合学校自身特点,适应学校发展的文化主题,使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有新计划、新手段、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提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校文化建设还要体现以人为本。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易被师生所接受,并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内化,更好地建设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文化,从而让厚重的文化积淀更好地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和谐管理——学校管理的新思维,许建珍

  • 下一篇: 于永正教学魅力之我见


  • 2019年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报通…
    祝贺金晶、曹美阳等老师市级规划课题被批…
    杭州市第二届教育科研重大课题成果展示活…
    祝贺沃建华老师市级课题被批准立项
    关于杭州市2018年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申报工…
    关于申报2018年杭州市基教教研课题有关事…
    中文核心期刊名录查阅方法
    关于推荐杭州市第三届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学…
    我校召开杭州市第二届重大课题阶段总结会…
    祝贺沈玉佩、高成、周少品老师市级课题被…
    祝贺周燕、叶启垦老师市级课题被批准立项…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微课发展关键在系统规划
    教育领域里的悖论
    走共同学习之路——北欧大众成人教育考察…
    更多 >>  

    学校地址:杭州市转塘环山路1号(转塘校区) 邮编:310024 电话:85454088 传真:85454704
              杭州市解放路50号(解放路校区)  邮编:310009 电话:87073818

    浙江省www.999777.com 版权所有 / 浙ICP备10213222号

    自2013年9月8日起浏览量:9672486 / 版本:Version5 130908 / 制作&维护:周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