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之窗 >> 教学科研 >> www.999777.com-课题研究 >> 正文
`
|
|
于永正教学魅力之我见 |
2009-10-26 出处:杭州教师教育网
|
|
2005年11月13日,有幸在滨州市滨北镇凤凰剧院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两节作文指导课,感觉其教学魅力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讨:
一、教学技术操作层面
1.指导的细化。这两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组成:由《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引出对话的重要性;对话写作形式指导及小练习;听人物对话录音 (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想象人物对话的具体场面和经过;看哑剧表演(于老师与一学生现场表演)想象人物语言。于老师先教给学生对话在写作形式上的两个特点:一要分段,二要合理灵活地运用提示语。提示语位置变化时,标点符号也该作相应的变化。从写作形式上给学生一个明确又具体的思路,学生们可以马上仿效使用。之后听录音想象写作时,他又要求学生从三方面思考想象:对话发生在何时何地,环境应具备哪些特点;人物的服饰打扮及说话时表情动作会怎样;听了老人的劝告后,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会怎么做。这样避免了学生作无效的思考,更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给哑剧配语言时,最后一个学生得了180分的高分,于老师又结合其语言,有层次性地总结出该生之所以取得高分,是因为他会想象、会观瘵、会感受、会表达,指导很有针对性。
2.借反复强调来加深印象。如为突出对话的重要性,于老师对下面这句话至少重复了五次:“好多事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对话结束了,事情就结束了。”这足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他们重视对话的写作。还有对话写作的基本形式——要分段,提示语要有变化——在写前与写后都作了充分的强调和突出,很有实效。
3.及时送名言妙语。有的说明作者,有的不作说明,也可能就是于老师智慧的结晶。如:“字不够,对话凑。”“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再念,再念,再念。”(叶圣陶)“要善于倾听。”如果把一节课比做一道菜的话,这些佳句就好比是菜中的味精,是不可缺而又不可滥用的调味品。
二、人文气质展示层面
1.说悄悄话。“告诉你个作凑字数的秘诀——字不够,对话凑。别告诉别人。”于老师开始就以这种方式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非常亲切,随和。他还喜欢把回答问题的孩子叫到前面,搂着他们的肩膀说话。这样孩子们自然就不那么紧张了。
2.找亮点。“你的坐姿最好。”“你进步太快了。”“你的提示语有变化,很好。”“你的字清晰,看起来很舒服。”“你写得最快。”总之是变着法地夸奖与激励,使得孩子们能增强自信,又很自然,不做作。
3.温馨提示。“要注意写字的姿势,保护视力。”“一定要多读课外书,要记,要会用。”“语言要有根据,不要有漏洞。”“读课外书时要注意作家如何写人物语言。”于老师的这些话里都充满长者的关怀,很让人感动。
4.挑战传统与正统。于老师有些观念很新鲜,如:给自己看的东西可以写得潦草;不会的字先不要查字典,画圈,不要打断思路;题目可以最后写。其他做法如:教师权力下放,由学生决定下一个问题由谁来答,还可以是惩罚式的——看谁不顺眼可以提问谁;满分无极限,给学生打分由90到100到 150再到180分,让人感慨:满分原来也可以这样来打。孩子们的热情于是变得更加的高涨。
5.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于老师工工整整的板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想起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大而化之谓圣。”用这句话来总结于老师的教学艺术,一点也不过分。
|
|
录入:林海鸣 审核:林海鸣 |
上一篇:
抓学校文化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义乌市佛堂中学陈文民
下一篇:
在思维与生命的悖离之间
|
|
|
|
|